名家专栏

国债高企,担忧与否?/胡逸山博士

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指出,本地各种形式的国债加起来接近1.5兆令吉,大约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0%。

这个比例乍听起来的确很惊人,就本地负的债相等于本地每年生产物品与服务的价值里的八成。

当然,这里有至少两个细节还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是这1.5兆的国债,并不是都需要一次过在今年内还清的,而是有些的确在短期内到期必须要还,另一些则在中长期(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到期必须要还。

有关方面并没有公告哪些或多少比例的国债几时到期、要还多少等的详情,不过一般上是不至于短期内要还完全部的,而且一般上也可以先还利息(所谓“服务”该些贷款)来“拖”一些时间,就相似于民间的贷款偿还,所以不至于本地今年的GDP的八成要拿去还国债,否则本地经济必定因而崩溃。

其二,之前有一些报道指出,本地的国债数目虽大,但债权方多数也还是本地而非外国的。

这一点也算是个缓解本地国债严重的管道,因为一般上国内债权方(本地金融机构、债券持有人等)碍于多多少少受到政府权势的管制,一般不会好像外国债权方般咄咄逼人地“追债”,而是可以与欠债方(政府)有商有量,最大程度地尝试重组债务等,所以这也是缓解本地严重国债的另一不言而喻的管道。

当然,任何欠债的政府也不能蛮横地“欺负”在其治下的本地债权方,如长期“耍赖”不还债,或不但不付利息、最终还的还比借的少等等。

因为如此一来,轻则本地金融机构不再愿意贷款给政府、政府的债券也没人问津等,重者则会导致本地金融业者对整个本地市场失去信心,纷纷离场他去,到时本地的金融市场也就一蹶不振了。

至于外国债权方,一般上就没那么客气了。彼等一般都是财雄势大的跨国金融机构,对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欠债方是急于要追回债款以及相关的利息的,因为过去如在南美洲与非洲的一些赖账不还,宁可破产的失败国家例子,再加上近月来黎巴嫩、斯里兰卡又重温这些耍赖做法,都令到彼等不留情面,很难在还债方面能有所通融。

当然,如果一国的外债实在很高(也不知当初如何借到那么多),那么外国债权方为求至少能够回收一些,也还是会允许一定程度的债务重组的。

还有,如果一国耍赖不还债,则它在国际上的信用评价就会一落千丈,以后要再向国际上借钱就很困难了,就算借到也必须付出更为高昂的利息。不过无论如何,幸好本地的国债据说是国内债权方的比重是远高于国外的。

国力大小有差异

扩大来说,这个世界是极为现实的,国债的严重性,其实也和国力大小是成反比的。一般发达国家的国力越强,则其借的即便再多的债款,其国内外的债权人也还是认为这些国家会讲信用地连本带利还债,所以这些国债也就不会被视为严重。

反之,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国力相对薄弱,欠下了相对大比例的国债,则会被普遍认为对其未来发展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君不见堂堂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其国债是很惊人的,是GDP的一倍多,但因为大家对美国有信心,认为其经济不会倒,或假如倒了则全世界经济也会一起倒,所以大家都想方设法地力保美国经济不倒。

所以债主在追起美国的国债来时也不会太过“认真”,有时反而债追不成还借出更多的债,所以美国长期以来也就肆无忌惮地越欠越多,搞到美国经济可谓十分畸形,借贷越多反而更为“巩固”。

但那只是美国才享有的独一无二经济特权。其他小国,也还是必须每时每刻地警惕国债的比重,力求要还得起,让国家得以有喘息的空间来发展经济。

视频推荐 :



反应

 

要闻

全球情绪报告显示 大马消极体验低

(吉隆坡25日讯)根据盖洛普(Gallup)《2024年全球情绪报告》,马来西亚在衡量人们日常积极和消极体验的最新测量中排名全球第二,是消极体验最低的国家之一。

与大马并列的还有蒙古和乌兹别克,其指数均为19;排名第一的国家则有爱沙尼亚、科索沃和俄罗斯,指数均为20。

这些情感指数是衡量生活中的无形事物、感觉和情绪,调查覆盖去年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4万6000位成年人。

盖洛普发布声明指,东南亚国家在积极体验表现突出,多个国家的积极指数位列全球高位,比如印尼有九成的成年人表示在调查前一天都频繁微笑或大笑。菲律宾则有75%成年人学习或做着有趣的事情,远高于全球54%的平均水平;越南(92%)和大马(90%)在充分休息方面位居全球之首。

拉丁美洲国家的巴拿马和巴拉圭得分全球最高,为86分,印尼紧随其后得84,大马、菲律宾和泰国均为82。

报告还探讨全球消极情绪的普及程度,该情绪自2014年以来首次下降,得分从几内亚的最高53分到越南的最低11分,越南也是第二次在名单中包尾。

尽管泰国和菲律宾的积极体验指数高,为82,但两国消极体验也不低,分别为26和35分。

鉴于孤独和孤立对人们的健康和福祉构成重大威胁,盖洛普最近将孤独加入为消极情绪列表中,报告显示东南亚各地的孤独感各不相同,从菲律宾最高的33%到越南最低的6%。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