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国民团结建基平等/胡逸山博士

一个在本地推崇中庸与世俗社会、主要由离退休前政商显要所组成的非政府组织,近月来与本地一个著名的英语电台,共同推出一系列有关本地教育改革重要性的网上论坛。

笔者受邀在本篇截稿当天傍晚,在其中一个有关“团结与公平”的网上论坛里分享。

这电台的听众或会上网观看直播这论坛的朋友们,应该多为非受母语教育者,而笔者作为一名独中生,应该主要被期待会分享受母语教育者的观点。

笔者觉得,在这里也用中文来陆续叙述一些笔者会尝试在论坛里分享的论点,可能对读者们来说,也还是有所裨益的。

坦白说,绝大多数从小在本地国民学校就读者们,无法理解一个区分母语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当然,他们许多时候也把国民型中小学与独中都包揽在母语教育体系里,认为都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

他们普遍希望当局不再允许母语教育的推行,而把这些母语学校都整合进国民学校,以便所谓各族儿女得以从小相处,促进团结云云。

然而,笔者认为这些有关母语教育的争议,其实是建立在更基本的国族文化争议的基础上的。

主导本地政治文化者们认为,国民团结是必须通过尊崇一种语文、一种文化方能达到的。

假如如此,自然全国学生都至少应以同一语文来受教育,能最终同化为同一文化等,当然更好,也更能促进国民团结。

所以,这些主导者们认为,全国学生们,无论其母语为何,皆应进入国民学校接受同一语文、同一标准的教育。

语文文化不同也无碍

但当然也有视野更为广阔者认为,国民团结更应建基于国民平等的基础上,有了平等的国民待遇与政策,则地位平等的国民们,即便语文与文化不尽相同,但也无碍于国民团结。

纵观世上,加拿大、瑞士等先进国家,都有着操不同语文的国民,但平等尊重他们各自的语文为国语,所以即便各个区域有着不同的母语教育体系,但也无碍于国民团结,而且国家发展也还不是搞得有声有色?

试想,如加拿大强迫其法语区的学生受英文教育,那所挑起的纠纷,不就更有害于其国民团结吗?

所以,也许主导者们不应本末倒置,注重他们主观认为理所当然的、其实颇为肤浅的国民团结版本,即全体国民上了同一种学校,都用同一种语文、生活在同一种文化氛围内,则自然而然地都会抱在一起。

然而,假如本来拥有各自母语背景的同学们,都没得上各自的母语学校,都必须到国民学校里去受同一种语文的教育,也无可避免地受到同一种主导文化的强势熏陶,那以后虽然很大程度上地被同化了。

但当出来社会做事时,却也发觉即便如此,但在制度上所受到的待遇却也还是截然不同的,那么他们即便表面上也敷衍国民团结,但打从心底里会心甘情愿吗?

而如此的趋于表面化的国民团结,又有什么意义呢?

反应

 

要闻

各族团结适度受控 团结部长:处事仍须谨慎

(万宜4日讯)国民团结部长拿督艾伦达干指出,大马各族的团结处于适度和可控制程度,惟在拥有多元种族、宗教和文化的国家,许多课题和挑战需深思熟虑和谨慎处理。

他表示,处理国家民族团结是一项重大议程,必须采取全面方法,尤其我国是个多元种族、宗教和文化的国家,人民需要谨慎、保持耐心、宽容和相互尊重,以应对彼此间的差异。

他今日在万宜会展中心(BACC)主持团结部主办的《团结论坛:面对社会亏损》开幕仪式致词,论坛吸引约800人出席。

共有10位来自学术界、宗教界、教育界人士为国民团结课题进行友好对话,包括国立大学民族研究所(KITA)曼苏诺教授、佛光山新马印泰教区总住持觉诚法师、亚庇教育讲师哈菲菲、优大创意产业学院助理教授查岚吉卡尔及主持人兼电视主播赛慕阿瓦。

艾伦达干说,2022年国家团结指数研究(IPNas)2.0的数据为0.629,与2018年的同比0.567有所提高,这也意即我国各族团结目前处于可控且良好的水平。

他强调,尽管属于可控水平,但现实中还是有诸多挑战,若处理不当将可能威胁团结。

“总的来说,我国的民族团结没有问题,团结部希望IPNas指数能在2025年提高至0.7。

“根据e-SEPAKAT监测系统报告的社区团结与和谐问题的年度统计数据,2022年共有812起案件涉及宗教、安全、种族主义和仇恨言论。”

种族课题属社会亏损

有鉴于此,部长希望这场对话可秉持“打开思想,放开胸怀”的精神,提供一个开放讨论空间,理性且良好地探讨对社会亏损的理解及国家团结面对的挑战。

他形容目前已将各种族课题与挑战归类为10项社会亏损,意即个人、家庭和社会等不同群体之间,在认知与意见存在差异。

“这些社会亏损如果处理不好,将阻碍实现团结预期目标的努力。”

10项社会亏损概括种族、宗教、社会阶级、教育、语言、年代鸿沟、性别、政治、城乡差距和媒体因素。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