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投资减 商业贷款降/白文春

我在上篇文章中提到,截至去年11月底,国内银行的贷款,将近60% 是放贷给家庭。换句话说,只有约40%是借给企业和商家。

这可归因于1997/98年亚洲金融风暴重创大马经济后 ,国内经济活动重心,已从投资转向私人消费。

货币危机前,私人投资一直是大马经济增长火车头,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占国内生产总值(GDP)逾30%。

私人投资(概括外来直接投资和出口导向投资)策略成功协助大马经济转型,并建立了直到今天犹存的财富效应。因此,当时国内银行忙于放贷给企业,在1996年,商业贷款高占银行贷款总额逾60%。反之,只有少过40% 的贷款是借给家庭。这跟目前的情况恰好相反。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商业贷款占GDP比重甚至高达94%。我还记得,当时银行担心商业贷款过高,而且一旦发生不测,它将如何影响大马经济。

私人投资水平偏低

有关担忧结果成真。大马经济遭到1997/98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银行呆账堆积如山。此次危机非常严重,到了2002年,私人投资占GDP比重,从30% 高位猛挫至约8% 的低点,过后才于2010年稍微回暖,反弹到12%水平。

政府2010年推出经济转型计划后,私人投资占GDP比重进一步回升至约17%。尽管如此,我认为,私人投资仍未回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而且,它主要来自产业发展的贡献,而广泛认为这并非协助国家经济转型的理想策略。

过后,私人投资占GDP比重从2019年开始重新下跌,并于2022年下跌至约15% 水平,因为经济转型计划的利好效应已消散,而我估计,该比重去年料保持相同水平。

随着货币危机以来,私人投资活动多年来持续下跌,商业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从1996年的62%下降到2000年的59%,因为银行将重点转向为家庭经济活动提供资金。

到了2010 年,随着银行继续向家庭提供更多融资,特别是以消费信贷,商业贷款所占比重已进一步降至 43% 左右。

尽管2010 年推出了 经济转型计划,但商业贷款的份额持续下降,在 2020至23 年的过去4年,商业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 40% 左右。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商业投资活动的稍有起色,被私人消费经济活动的更快增长所淹没。

家庭贷款占比续增

此外,经济转型计划中包含许多产业发展项目,由于住宅的强劲需求,银行越来越忙于向家庭提供贷款。因此,家庭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而商业贷款的比重持续下降。

住宅需求强劲

多年来银行对商业贷款的下降,主要反映在制造业活动贷款的减少。

这并不奇怪,因为在亚洲货币危机之后,外来直接投资(FDI)主导的私人投资开始减少,因此,为制造业活动提供资金的贷款也随之减少。

在此之前,马来西亚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成功吸引外来直接投资,主要涉及制造业,当时制造业投资活动强劲。

目前,制造业贷款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从 1996 年的 25% 以上,下降至 2010 年的 22%,到 2023 年 11 月底进一步降至 16%。这也反映了制造业活动占 GDP 的比例 ,期间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银行对批发、零售贸易、酒店和餐馆的贷款有所增加,占商业贷款总额的比例,从 1996 年的 13% ,上升到 2020 年底近 19% 的高位,随后略有回落至 2020 年的 18%。 截至 2023 年 11 月,这与作为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私人消费活动的增长相符。

冀望企业贷款走高

同样,运输、仓储和通讯领域银行贷款在商业贷款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也有所增加,这与这些领域经济活动的回升一致,而这些领域的经济活动与私人消费的增长和电子商务的增长息息相关。

此外,产业、金融、保险和商业活动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在此期间也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与其他贷款相比,农业和采矿业的贷款比例仍然相对较小,因为这些经济活动通常被认为风险较高。

总的来说,由于未售出住宅产业仍是一个主要问题,我认为银行在为家庭提供融资方面可能会变得谨慎。 因此,如果我国能振兴私人投资活动,我们可能会看到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开始再次增加。

希望更稳定的政府和最近更多外来直接投资流入的迹象,可以协助实现这一观察结果。

反应

 

要闻

掉社媒投资广告陷阱 2男女被骗近300万

(吉隆坡17日讯)受社媒上的高回酬投资广告吸引,2名六旬男女最终掉入陷阱,分别被骗走173万和120万令吉。

其中一名受骗者是63岁商人,他在2个月前误信脸书上的高回酬投资计划广告,随后被诈骗集团加入一个WhatsApp群组,根据指示在一家新加坡公司开设投资户头。

他在短短2个月内转账8次共173万令吉到多个指定的银行户头,作为投资黄金股的交易;然而当他欲提现时,却因需缴付额外费用而起了疑心,随后于本月6日报案。

另一名同是63岁的受骗者是自由业者,她于本月7日报案称在今年1月掉入外汇投资陷阱,损失逾128万令吉。

这名受骗者是点击帖文内附的链接后,一名自称是外汇投资主管的人士与其接洽,并透过线上教她如何投资外汇,3月期间游说她下载一个外汇交易的应用程式,承诺透过投资外汇可赚取30%高回酬。

她在3月19日至4月29日期间汇款6次,一共128万2315令吉到指定的公司银行户头;然而当她准备提现时,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搪。

之后她才到证券监督委员会查询,却发现有关公司已被列入“投资者警示名单”。

武吉阿曼商业罪案调查部总监拿督斯里南利尤索夫在新闻发布会上,揭露此事。

他坦言,若受骗者在投资前先查一查有关公司的背景,就有可能不会上当。

“无论如何,警方已开档展开调查,目前援引刑事法典420(欺骗)条文调查上述2宗案件。”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