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物价粘性,收入不济/胡逸山博士

近日本地各界好像大吐苦水,皆哀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物价高涨,从汽油到肉类皆如是。

但本地官方的最新通货膨胀数字,却也继续徘徊在2至4%左右,好像与大家每天出门或晚上购物所经历到的物价上涨有很大的落差。

这主要是因为当局做出有关统计时,所用的主要为大宗商品的价格涨幅,未必与我们日常货品一样。

至于是否应就此调整这些被统计商品的种类,那就见仁见智了,因为当局所更为注重检讨的,一般也还是宏观经济的概况。

而当局也还是有尝试要把百物价格往下拉的。如不久前国家银行把利率调高0.25%,除了是要强化令吉相比于美元等的主要货币的汇率(虽然这也没很成功)外,也是希望减少在市场上的热钱流动,从而起码在经济学理论上得以减低通货膨胀。

因为理论上热钱一少,那么市场上对于商品的需求量也就减少,而商品的价格也就应该应声下滑了。

然而,经济学上也有一个较为冷门的“价格粘性”概念,也就是说有时物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了,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显著地下跌,即便下跌也还是小幅度的下跌。

反之亦然,如价格大幅度地下跌了,短时间内也很难显著地上涨,即便上涨也是小幅度地上涨。

后者一般上是发生在有选择性的商品上,如消费者在决定是否要换新车、新屋、新衣(但非必要要换)等时,如果不久前才尝过这些对他们来说可谓非必要商品的低价好时机,那么一时之间是不肯付出更高的代价来购买这些商品的,所以这些商品也就有了低价位的“粘性”。

至于高价位的粘性,则通常发生在消费者们没什么选择的必需商品上,譬如汽油(因为在吉隆坡巴生谷以外的广大东西马腹地里的公共交通设施,说得客气点是还有很大改善空间,所以大家很大程度上还得自驾)、食品、日常用品等。

无论价格多么高,大家也还是得要开车上下班、要吃东西果腹等,所以一些无良商家也就趁机坐地起价,而一家起了价,其他商家可能也就跟风,以免“执输”了。

必需品再贵也得买

而起了价的这些商品,是你日常必需的,再贵你也得买,所以即便商品的成本下跌,商家也就没有降价的动机,倒不如继续维持高价位来榨取更多的利润?

此所以有关当局有时会把一些必需品列为所谓的统制品,对它们的价格设立一个顶线以免产生暴利但又不利于民生经济。

当然,还有一个相关的社会经济难题,也就是大家的收入涨幅赶不上通货膨胀。

本地是个所谓的中高等收入国度,但坦白说离开真正的高等收入国度,也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本地收入普遍不高,是有着发展中国家里员工被无良剥削的因素,但也有着本地员工的生产力相比于一些邻国被认为是偏低的因素,如果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在体制上以及教育上的结构性改革,是很难在一时之间大幅度增长收入。

而再遇上物价的高涨,也就苦上加苦了。

反应

 

言论

当政策无法U转时/许国伟

团结政府败走槟城双溪峇甲州议席补选后,各方检讨败因不约而同,指向了民怨。

民怨为何产生?

通讯部长法米说,重组柴油补贴政策或是原因之一;巴西古当区国会议员哈山卡林直接说,取消柴油补贴惹怒选民,物价上涨惹起民怨。

事实上,在槟城包括双溪峇甲惹起民怨的,不只是柴油课题,应该还包括大幅调涨水费的课题。

问题是,这几个惹起民怨的政策,政府应U转吗?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都讲了,他知道针对性柴油补贴计划不受欢迎,但为了救国,势在必行。

而且,政治圈和评论界不少人都大力称赞和支持安华削减和重组补贴的改革决心。

至于槟城调涨水费课题,槟城基本设施与交通委员会主席再里尔斩钉截铁说了,降水费是不可能的事,最多是给回扣。

所以,不论是柴油或槟城水费,如果U转也是灾难。

说得好听做时难

其实,人民也能明白为什么需要重组补贴或调涨水费。

或许,问题就在:高官爱打官腔不恤民情,总是说得好听做时难。

就说物价好了。

百物涨价,怕吗?问一般小老百姓,多数会担忧的。但是,正副部长貌似从来不担忧也不怕的。

高官总是爱打官腔,说食材和原料都降价了,用数据证明通货膨胀还是低。

例如,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很有信心,说运输业者不会因燃油价格浮动转嫁成本给消费者;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副部长傅芝雅也说,会确保物价受控。

经济部长拉菲兹在双溪峇甲补选期间说,根据内部民调重组柴油补贴措施引起的民间反应,在可控制范围内。

老实说,团结政府出台了多项补贴政策,补了鸡蛋又补电费,不是没有作为。

但是,小老百姓对物价上涨是最直接的感受,高官们一味的无感已惹人厌,还一直说假大空的话,民怨怎不沸腾呢?

比吃扁担饭便宜

再例如,槟行政议员再里尔谈水费调整,一开始就说这是合理收费,比吃扁担饭还便宜。

随着水费课题越吵越大,再里尔说水费调整后,一半的槟州人民每月水费只需12令吉40仙;当问到给水费回扣后仍面对反弹,他就说让人民适应新的水费率吧。

当然,政府可以有千百般理由来说明调涨合理,但可否不要这么顾盼自如,俯视众生?

这般高姿态,小老百姓心里有何感受?

再来,首相安华和教育部长法丽娜保证预科班10科A或以上的优秀生入读大学预科班。

言犹在耳,就传出有优秀生上诉失败,仍被拒于冂外的事;然后副教长黄家和依然是“联系我的机要秘书吧”的态度。

更别说,曾受诟病的土著和非土著的固打比例,是岿然不动。

当政策无法U转时,该转变的就是高官的态度和说话方式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