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美债收益率高涨最大“灰犀牛”/安邦智库

随着美联储持续推行加息政策,希望遏制高企的通货膨胀,作为资金价格基准,和全球市场定价基础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逐渐升至高位,其波动也牵动着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神经。

美国利率高企,对于美国经济而言,同样不是好消息。IMF日前警告称,美国债务形势看起来越来越不稳定,随着利率居高不下,企业违约率上升。

一项衡量全球高收益债券的指数的平均收益率近期升至9.26%,创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几乎是2022年初的两倍。

目前,美国住房贷款利率已经突破8%,其带来房地产市场成交的急剧萎缩,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如果美债收益率持续保持高位,可能不仅带来实体经济受到压制,全球资本市场甚至有崩溃的危险,使得全球再次陷入新一轮经济、金融危机。就此而言,美债收益率的不断上升,成为今明两年全球市场和全球经济最大的“灰犀牛”。

从根源来看,美债收益率的不断走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美联储的加息政策。美联储不断加息,推高政策利率,自然也带动市场利率的提升。在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看来,更大的政策风险在于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

美联储方面,对于未来的政策路径似乎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市场对于是否继续加息不能确定,也不了解高利率政策需要保持多长时间,对于未来缺乏清晰的政策预期。

美联储模棱两可

美联储“依靠数据”来决定政策走向的态度,虽然会降低犯错的概率,但也使得政策路径没有方向。美联储官员释放的信息也相互矛盾。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反而使得市场更为担心。

正是这一原因,日前美国就业、零售数据释放出美国经济仍然强劲的信号,反而令人理解为美联储继续加息的理由,投资者对于利率“更高更久”的预期带来债券市场的抛售,拖动市场利率的抬升。

当然,短期来看,美国财政部推动的美国国债发行,对于美债收益率近期的快速抬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三季度,美国财政部的国债发行净额超1兆美元(约4.77兆令吉),创历史同期新高,预计四季度,美国国债的发行净额将达到8500亿美元(约4兆令吉)。

在9月14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经刷新33兆美元(约157.4兆令吉)新高。自9月15日到10月15日的一个月时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就增加了超过5900亿美元(约2.8兆令吉)。

在美联储收紧政策,推动缩表的情况下,美国国债的大量发行,自然会拖累债券价格,推升美债收益率。

两难变得更难

不断上升的市场利率,不仅对资产价值构成威胁,对于美联储所寻求的经济“软着陆”的路径,也在加大难度。目前来看,遏制通胀仍是美联储的优先选择。

不过,如此前安邦智库研究人员所谈到的,美国通胀所表现出来的粘性和顽固,可能并非完全是一个货币问题。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方面的政策掣肘也使得治理通胀更为困难。

美国财政部不断扩大财政赤字、推动美国国债发行的政策,不仅使得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也波及到债券市场,影响价格的稳定,给美联储货币政策执行带来障碍。

这种情况下,“更高更久”的利率政策,可能会通过将资本市场泡沫捅破,带来金融动荡和经济的快速萎缩,从而变成“硬着陆”。

这意味着美联储的两难选择会更为艰难,而且其再次犯错的可能性也会变大。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国际财经

美国6月消费者信心下降

(华盛顿26日讯)由于商业状况、就业市场和收入前景平平,美国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下滑。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从5月份向下修正后的101.3降至100.4。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估中值为100。

衡量对未来六个月预期的指标下降近2点至73,现状指标高于5月份下修后的数据。

由于生活成本上升、借贷成本居高不下,过去几年消费者信心一直受到遏制,最近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也对信心产生影响。只有12.5%受访者预计未来六个月企业环境会改善,占比为2011年以来最低。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达纳·彼特森表示,“6月消费者信心回落,但仍保持在过去两年一直处于的窄幅区间内,因为市场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信心盖过对未来的担忧,然而如果就业市场出现明显疲软,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心可能会减弱。”

对价格的担忧本月有所缓解,但消费者仍然注意到杂货价格上涨。

消费者还削减了对汽车和大型家电的购买计划,这些商品通常是贷款购买。计划下半年度假的受访者比例增多,反映出国内旅行计划的增加。

消费者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看法略有改善。大约38.1%的消费者表示就业岗位充足,比例高于5月份的37%。认为工作机会很难得到的受访者占比下降,两者之差自年初以来首次上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