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美债收益率高涨最大“灰犀牛”/安邦智库

随着美联储持续推行加息政策,希望遏制高企的通货膨胀,作为资金价格基准,和全球市场定价基础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逐渐升至高位,其波动也牵动着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神经。

美国利率高企,对于美国经济而言,同样不是好消息。IMF日前警告称,美国债务形势看起来越来越不稳定,随着利率居高不下,企业违约率上升。

一项衡量全球高收益债券的指数的平均收益率近期升至9.26%,创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几乎是2022年初的两倍。

目前,美国住房贷款利率已经突破8%,其带来房地产市场成交的急剧萎缩,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如果美债收益率持续保持高位,可能不仅带来实体经济受到压制,全球资本市场甚至有崩溃的危险,使得全球再次陷入新一轮经济、金融危机。就此而言,美债收益率的不断上升,成为今明两年全球市场和全球经济最大的“灰犀牛”。

从根源来看,美债收益率的不断走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美联储的加息政策。美联储不断加息,推高政策利率,自然也带动市场利率的提升。在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看来,更大的政策风险在于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

美联储方面,对于未来的政策路径似乎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市场对于是否继续加息不能确定,也不了解高利率政策需要保持多长时间,对于未来缺乏清晰的政策预期。

美联储模棱两可

美联储“依靠数据”来决定政策走向的态度,虽然会降低犯错的概率,但也使得政策路径没有方向。美联储官员释放的信息也相互矛盾。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反而使得市场更为担心。

正是这一原因,日前美国就业、零售数据释放出美国经济仍然强劲的信号,反而令人理解为美联储继续加息的理由,投资者对于利率“更高更久”的预期带来债券市场的抛售,拖动市场利率的抬升。

当然,短期来看,美国财政部推动的美国国债发行,对于美债收益率近期的快速抬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三季度,美国财政部的国债发行净额超1兆美元(约4.77兆令吉),创历史同期新高,预计四季度,美国国债的发行净额将达到8500亿美元(约4兆令吉)。

在9月14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经刷新33兆美元(约157.4兆令吉)新高。自9月15日到10月15日的一个月时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就增加了超过5900亿美元(约2.8兆令吉)。

在美联储收紧政策,推动缩表的情况下,美国国债的大量发行,自然会拖累债券价格,推升美债收益率。

两难变得更难

不断上升的市场利率,不仅对资产价值构成威胁,对于美联储所寻求的经济“软着陆”的路径,也在加大难度。目前来看,遏制通胀仍是美联储的优先选择。

不过,如此前安邦智库研究人员所谈到的,美国通胀所表现出来的粘性和顽固,可能并非完全是一个货币问题。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方面的政策掣肘也使得治理通胀更为困难。

美国财政部不断扩大财政赤字、推动美国国债发行的政策,不仅使得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也波及到债券市场,影响价格的稳定,给美联储货币政策执行带来障碍。

这种情况下,“更高更久”的利率政策,可能会通过将资本市场泡沫捅破,带来金融动荡和经济的快速萎缩,从而变成“硬着陆”。

这意味着美联储的两难选择会更为艰难,而且其再次犯错的可能性也会变大。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美国《沃尔夫条款》作茧自缚/郭文德

报道:郭文德

越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审批2011年联邦政府预算法案时,加入了禁止美国太空总署跟中国政府或企业进行双边合作交流的相关条文,坊间惯用当时委员会主席的姓名弗兰克·鲁道夫·沃尔夫(Frank Rudolph Wolf)称之为《沃尔夫条款》(Wolf Amendment)。

同年美国“奋进号”太空梭除役,中国传媒随即受此影响而被禁止采访。

两年后更有中国科学家被拒绝参加太空总署主办的学术会议,一度引发西方科研人员反对,连沃尔夫本人都要发信澄清禁令不适用于多边活动。

到2017年,时任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于国斌被美国拒签入境,其理由也是基于《沃尔夫条款》。及至本财政年度,预算法案依旧将《沃尔夫条款》保留在第526条。

但每当触及中国领先的探月领域,美国似乎却又总是想方设法要绕过《沃尔夫条款》。

像2018至2019年间的“嫦娥四号”任务期间,美方曾经引用条文内的国会批准豁免机制,容许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配合“玉兔二号”月球车共享数据。

连曾经主张过《沃尔夫条款》永久化的太空总署署长纳尔逊,近年也有寻求申请获取“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样本。

2019年中国与联合国外太空事务司(UNOOSA)公布17个国家入选中国太空站第一轮的入围合作项目,来自美国机构的计划落选未能入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中国太空站没有排斥任何国家,只是“从科学价值和技术考量来讲,美国的项目没达到要求的标准”。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