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附加股涌现新手勿窃喜/前线把关

为了克服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的困难,作为部分临时纾解措施,一旦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作出不可撤销的承诺来认购其全部配股时,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SC)和大马交易所将允许上市公司进行附加股建议。

新发行的附加股最多可占发行股票总数的50%(增强型附加股指令)。这项纾解措施旨在帮助受冠病大流行影响的上市公司加速募资活动,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为止。

自从在2020年11月推出这项“增强型附加股指令”后,我们看到许多上市公司(尤其是那些仙股)快速和灵活地利用这项指令来募集资金。

此外,一些吸引投资者的甜头例如凭单,也一并随这些附加股派送,致使一些公司的发行股票迅速增加,并在短期内膨胀了几倍。

其中一家利用“增强型附加股指令”的公司是创合集团(PASUKGB)。在2020年9月18日,创合集团完成一项私下配售活动,涉及发行81,441,000新股(代表当时已发行股票的10%)。

之后,在三个月内,也就是2020年12月4日,它完成另一项私下配售,总共发行268,757,000新股(代表当时已发行股票的30%)。

除了这两个私下配售在3个月的短短时间内完成,公司还进行一项发售附加股送凭单的活动,发行991,989,752 新股,并在2021年7月21日上市——离之前的私下配售才不过7个月而已。

股东多放弃认购权

股东认购总数才18.8%。这意味着,即使是在折扣价,许多股东不愿意行使他们的权益来认购。

这些股东可能认为认购附加股不会“到价”,因此选择放弃他们的认购权益。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它应该检讨和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多股东放弃了自己的股东权益。 

很高的超额申请,可能意味着除了承诺认购的股东以外,还有其他方人士大量收购附加股和免费凭单。 

股东可能因为通过附加股活动购买到折价股票,并被其前景所吸引,尤其是一些公司还附送凭单作为甜头。

但是,便宜不一定是好货,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我们劝告股东在奉上辛苦赚来的血汗钱来认购附加股时,必须再三考虑。这不管是对大或者是小型上市公司都适用。

注意10警惕迹象

以下是小股东在投资于上市公司附加股前,需要警惕的一些现象:

1. 他们有很多发行股票,但是没有什么盈利。

2. 他们经常进行集资活动,例如私下配售或附加股。

3. 他们在雇员认股计划(ESOS)或者私下配售下发行许多股票,稀释了小股东权益。

4. 他们进行大型附加股活动以充作营运资本。 

5. 他们拥有显著的金融工具,例如凭单、不可赎回可转换债券(ICULS)或不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ICPS),在未来将稀释股东权益。

6. 他们经常宣布各类了解备忘录(MOU)或合作协议,而大多数将无疾而终或被终止,或者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7. 他们经常发布文章、报告和宣布新企业或企业合作以制造话题。好公司将不会这样做——他们只会静悄悄的创造好业绩。

8. 他们一季又一季,一年复一年的蒙受亏损,这些亏损是因为管理层的无能导致,而并非来自外部不能控制的原因。

9. 他们利用公司大部分的资金来收购非核心资产,投资在令人怀疑的联营计划和投资项目。

10. 他们利用公司资金来投资、投机在上市公司股票。

普遍上,如果出现越多警惕的现象,代表风险越高。一如往常,小股东应该在投入他们的血汗钱来认购附加股之前,必须更深入的研究一家上市公司。 

本周重点观察股东大会及特大

AM产业(AMPROP)(股东特大)

简报:

股东特大寻求股东通过选择性资本回退(SCR)建议。大股东建议以每股0.90令吉现金私有化AM产业,比AM产业每股价值1.04令吉低。

课题:

选定产业所产生的净估值赤字(经考虑税务影响以后)是9330万令吉。这导致AM产业的每股估值降低到1.04令吉(通告第54页)。 

(a) 什么原因致使选定产业的价值跌至账面以下?

(b) 选定产业的价值能否在冠病疫情之后恢复?如果可以的话,那么献议价将比每股价值产生更高的折扣。

非利益相关董事如何针对对这个课题,来确保SCR的献议价的公平和合理呢?

免责声明

●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持有文中提及公司少数股额。

●本栏简报与内容版权属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所表达的意见是采自大众媒体。

●我们将尽力确保所发布的资讯准确及最新,但不担保信息和意见的精确和完整。

●内含资讯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买卖建议,或认购相关证券、投资或其他金融工具的认购邀约。

更多详情可查询: www.mswg.org.my  

欢迎回馈意见:[email protected]

 

ADVERTISEMENT

 
 

 

反应

 

名家专栏

股票整合年代/万年船

在2020年冠病时期,大马交易所曾经放松募资条件,结果许多仙股趁机进行各式各样的价廉集资活动。价钱是廉宜了,但是物品是不是美丽是个未知数。

有时,价廉不一定物美,那些贪小便宜的买家,最后可能买到劣质货色吃了大亏。举个经典的例子,宜鼎系统(AT)这家公司,从万年船听到这个名字开始,几乎就是集资、股票整合、集资而已。

从2013年开始,公司建议一配一附加股及送一凭单,每附加股售价10仙,大约募集了2000万令吉。然后,在2016年,这次是2配2附加股送1凭单,每附加股售价6仙,募资2610万令吉,并在2017年进行股票整合3变1。

宜鼎烧钱速度快

即使削资,问题似乎还没有了结,宜鼎烧钱的速度非常快,但是钱烧了,业绩却无影无踪,没留下任何“碳”脚印,可见得多么环保。这边股票整合,那边又来集资,建议的2配4附加股,每附加股送3凭单,这次的每股售价3.5仙,比之前又便宜了一轮。

别忘了,这可是3合1之后的事。在股票整合之后,售价反而便宜,之前投资附加股1(10仙)和附加股2(6仙)的小股东,几乎可以预料到自己的血汗钱应该是回本无望了。唯今之计,一是忍痛斩仓,一是再投资其附加股3,希望能够平均化价钱。

结果,附加股3成功募集到3469万令吉,比之前的附加股募集的资金还多。

到了2023年,这些抱着一线希望的股东才知道,不要轻易用个“惨”字来形容自己的投资。原来这3.5仙,竟然还可以被践踏30倍。公司宣布股票整合30变1,那些在2020年不舍得斩仓,还以为公司有重生的机会的股东,这下可了解什么是地狱一游的感觉。

最奇怪的是,宜鼎历经三次募资,筹获8000万令吉,竟然可以在在10年内亏得干干净净,大马交易所也由得它一再的向股东要钱,再亏完。是不是公司未卜先知,在陷入困境前先进行附加股筹资,所以避免跌入PN17/GN3行列?

照看公司的状况,恐怕多两年又要再次集资,不然这回可要跌入陷困行列了。连续三次募集的资金皆石沉大海,宜鼎能够将原因推卸去时势不好吗?第四次募资,它又准备了什么故事来说服股东呢?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