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中国应取消熔断机制/陈文坪

持续坚持动态清零的中国政府,或许觉得短中期里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循环”而发展经济,无需开放国门与外界联系;但相信许多中国人民或身在海外的中国国民、侨民都希望能早日与外界往来或探望国内亲人。

在冠病进入第3个年头,世界走向开放的今时,如何满足这部分人的“刚需”,各相关部门需要协调并真正的落实,而非出现只是“口惠”政策。

中国政府6月28日宣布,在防疫措施方面进行“大幅度”调整,入境旅客的集中隔离天数,从原来的14天减至7天,之后的7天居家健康监测也缩短至3天。这是自2020年8月重开边境以来,对跨境疫情防控最大幅度的松绑,意味着旅客入境后行动受限时间,将从原来长达3星期降至10天。

动态清零不可持续

奥密克戎这一冠病变异毒株,其特点是传播速度更快,而隐秘性更强,但重症率、死亡率相对降低。过去精准防疫到只关掉不到10平方米店面的上海,今年3月在面对奥密克戎入侵后,再也无法达到精准手段,只好采取全城“静止”状态长达两个月,来动态“清零”。经济损失之大、影响范围之广、死亡人数之多,是中国自2020年武汉封城以来,再一次遭受防疫“大挫折”。

疫情进入第3年头,当世界各地政府逐步走向“与冠病共存”之路,中国还是坚持“清零”或“动态清零”的政策。正是如此,严厉的防疫措施,不但让海外的中国国民、侨民难以回国,连一些需要到大陆进行商务的外国人员也深感不快。在中国大陆的一些欧美商会,更是上书相关部门要求放宽防疫措施。一些外企也恫言减少或转移在中国的生产投资等信息,不时被媒体所报道。

中国今年来历经西安、吉林、郑州、广州、深圳、上海等多个大城市(小县市不计其数)不同程度封城。解封后,按理来说该是“清零”了。不过,日前又有多地出现“突发”疫情,如与广东珠海隔桥相望的澳门、内陆省份的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灵璧县、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制造业枢纽无锡市。刚在上个月解封的上海、北京也有病例出现,而再次要求核算检测。

中国大陆的防疫政策3年来都高举动态“清零”大旗,这是好事。但种种迹象也说明,动态清零是一种短期理想,但长期却不可持续的现象。这可从以上多地相继爆出疫情就可略知。这也说明冠病变异毒株的奥密克戎已防不胜防。

根据媒体《网易》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17日,中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仅为23.61%,也就是说,不足四分之一的毕业生找到工作,全国还有822万大学毕业生未落实毕业去向。如何让这批大学毕业生能有工可做,成了各地政府领导的“头等大事”。“神仙”如孙悟空可以有七十二变,人类虽精明,但如何变法?促进经济增长是最大的途径。

一手放松一手加强

中国近期的防疫政策虽不断调整,如入境隔离从14天集中隔离加7天居家自主管理,降到7天集中隔离,再加3天居家自主管理,让外界看似放松了管控。其实,在一些政策上还是出现“一手松、另一手却硬”的做法,无疑等同于“平手”,没放松。

如防疫部门出台新版防疫政策,调整入境隔离天数,但中国民航局却加大熔断机制,采取“禁飞令”,让许多航空公司飞不进中国。这就是一例。由于飞中国大陆城市的航班少得屈指可数,致使一张机票售价单程数万元人民币,且还不一定买到。其实,在异国他乡生活的工薪阶层也是负担不起,更谈不上能回去。不取消熔断机制,让航班恢复,即使实行免隔离政策,也是于事无补。

减少隔离天数是采取科学管理,但熔断机制却是“一把利剑”悬在航空公司的脖子上。不去除的话,防疫政策的调整等同“虚调”,如同纸上谈兵。

反应

 

要闻

讲述中国生产力发展 欧阳玉靖引用《南洋商报》报道

【本地中文报联访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

(吉隆坡15日讯)《南洋商报》今日刊登的“亚洲周刊”专版,引起欧阳玉靖的关注。

他今天在中国大使馆接受中文报联访时说,中国愿意与大马深化合作,鼓励更多中国高科技企业来大马投资兴业,为大马的发展转型提供更好的技术、知识和发展机遇,为两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时,欧阳玉靖拿起《南洋商报》简报,引用报道讲述中国生产力发展。

“我今天早上看《南洋商报》,一整版,‘中国经济双引擎效应席卷全球’,接下来是‘新三样改变全球华商,重塑国际能源格局’,这个整版实际上都在介绍中国旗帜生产力的发展,我觉得这一点是中马两国今后合作的重点领域。”

“中国经济双引擎效应席卷全球”主要讲述中国经济奇迹的背后,是国企与民企的双引擎效应。中国国企提供“公共品”,如高铁、高速公路与电力;民企腾讯、华为、比亚迪等则是在市场激烈竞争下刺激创新。

“新三样改变全球华商,重塑国际能源格局”则关于电动车、动力电池和太阳能这三样创新现代能源体系,淘汰燃油经济,创造新的半导体、炼矿、新材料产业,为全球华商带来工业革命。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