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向东学习40年/锺启章

1982年2月,马来西亚第4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马来西亚-日本经济协会第5届年度大会上揭橥向东学习政策。时光荏苒,一晃40年,今年5月18日,马哈迪在一项线上研讨会上追述为何会推动这项政策时指出,由于职业道德的沦落和工作态度日益散漫,西方的工业已经失去竞争力,前进的步伐似乎出现了脱轨现象,对于雄心勃勃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西方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丧失吸引力,不再是它们学习的楷模。

他说,相反的,东方一些国家如日本,情况却迥然而异。“当时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因为我们目睹了日本就好像凤凰般浴火重生。它确实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在彻底被破坏的情况下以及已经崩溃的经济中重新崛起。”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在东、西方人民眼中,是个科学技术先进、人民素质偏高的先进国。1979年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撰写了一部考察日本经济和社会的著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嘗试解释日本成功的原因。他认为美国人应学习日本社会的优点,即负责任的官僚体系、员工的高度忠诚、高教育水平和低犯罪率。

送大批留学生到日韩

因此,马哈迪提倡向东学习的主要目的,无非要国人学习日本人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其高科技,对象除了日本,也包括韩国。在向东学习政策下,马哈迪政府除了与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合作推动国产车计划,以及将槟城大桥交由韩国的现代公司负责建造之外,也把大批留学生送到日本与韩国大专深造。

当时马来西亚政治稳定,上下一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10年里,马来西亚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以上,马来西亚在全球经济竞争力排名表上跃居第21位,人均年收入从1986年的1830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近4000美元,国民富裕程度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仅次于新加坡和汶莱,是泰国的2倍和印尼的5倍。

几乎同一时期,也就是在44年前的1978年10月22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日本,10月26日他从东京去京都,两地距离大约是370公里。日方极力向中方推荐乘坐新干线,有说真正的原因是日方想在邓小平面前显摆一下。

在邓小平乘坐的“光—81号”新干线列车上,工作人员问他乘坐新干线有什么想法,他回答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更合适了,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大马转向更期待中国

日本的高铁技术发展了超过半个世纪,一直是它引以为傲的科技成就之一。然而,曾几何时,中国弯道超车,引进后再消化,把日本、德国和法国的技术快速转化成可靠的高铁技术。就在邓小平访问日本搭乘新干线39年之后,2017年6月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布朗赴华访问,他从南京乘坐高铁到北京时,惊叹连连,称赞说:“速度快,太棒了!我希望能从加州乘坐高铁来中国,但火车无法跨越水域。”

《日经亚洲分析》今年2月17日在一篇题为“向东学习四十载大马如今放眼中国”的报道中指出,在“向东学习”40年后,马来西亚如今期待通过从中国吸引投资,晋升为高收入国。最明显的实例是马来西亚国产宝腾汽车原来是日本三菱集团的技术转让和资本投资的产物,但三菱在2000年代中期撤出,如今该公司被中国的浙江吉利控股收购了49.9%的股份。

报道称,马来西亚正在寻求中国来提升其价值阶梯,国家投资发展局的负责人大力欢迎中国投资,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

除了科技,中国员工的工作态度也受到各国的推崇,而这正是马哈迪1982年提倡向东学习的重中之重。今年5月11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接受线上采访时对中国工人赞不绝口,表示相比而言,美国人“根本不想去上班”。

马斯克在提到来自中国市场的竞争时说:“我认为中国会有一些非常强大的公司,中国有很多才华横溢、勤奋工作的人,在制造业领域造诣很深。他们熬夜加班都算不上什么,他们会工作到凌晨3点,甚至都不会离开工厂。但在美国,人们根本就不想工作。”

学习40年仍原地踏步

马来西亚1982年推动向东学习40年后仍原地踏步,反观中国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步骤,40年来的成就有目共睹。今天,马来西亚员工实施每周工作4天制的呼声甚嚣尘上,显然与向东学习的原意背道而驰,反而更像是向西学习。

孔子说“四十不惑”,可我们向东学习40载,似乎依然迷惑不悟,未来展望如何,已不言而喻。

反应

 

灼见

【灼见】虎跃龙腾看马中关系/锺启章

今年5月在马来西亚是一个充满节日的喜庆月份,除了五一劳动节、卫塞节,还有丰收节,而本月31日更是马来西亚-中国建交50周年纪念的大日子。从1974甲寅虎年到2024甲辰龙年,马、中两国关系可说是虎跃龙腾。

虎是马来西亚的象征,而龙是中国的图腾,龙虎在两国文化都占据重要的象征地位,恰巧马、中建交是在虎年,而建交50年后的2024年则属龙年,这也让马、中建交50周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今天我们在享受两国建交所带来的成果时,不应该忘记当年双方领导人高瞻远瞩的魄力,以及历代领导人所作的贡献。

这一切要从我国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萨于1074年5月28日到访北京,对中国展开历史性的“破冰之旅”说起 ,当时他除了与毛泽东主席及周恩来总理会面之外,更于5月31日与中国正式签署历史性联合公报,让大马走在东南亚国家的前端,向全世界公告马、中两国全面建交。随后泰国和菲律宾也陆续和中国建立邦交,最后是印尼,在1990年与中国恢复中断了23年的外交关系。

两国领袖频密往来

在敦拉萨之后,历届首相在任期间都会率访问团访华,包括第三任首相胡申翁、第四任首相马哈迪、第五任首相阿都拉、第六任首相纳吉,之后马哈迪二度掌权担任第七任首相,以及第十任亦即现任首相安华也都亲自率团访华。由于2020年爆发冠病疫情,加上我国政治不稳定,因此之前的两任首相,即丹斯里慕尤丁及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并没有在任期内访华。

除了两国领导人半个世纪不懈的努力,频密往来之外,企业家、教育界、学者、文化艺术领域从业员,以及社团会馆代表团的交流互访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众人拾柴火焰高,双方在互相信任,互相支援下,关系日益密切,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密切友好关系的高峰。

尽管时移势易,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局势与地缘政治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惟马中两国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显得日益紧密,50年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中国驻马来西亚前大使白天便以一句马来谚语“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Bukit sama didaki, lurah sama dituruni)来概括两国之间密切的关系。

大马选边站中国

新加坡智库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东盟研究中心今年4月2日发布“2024东南亚态势报告”,显示更多东南亚国家的受访者在美中之间作出选择时,倾向于中国。这是自2020年调查增设选边站队的问题以来,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首选。

在受调查的东南亚10国当中,菲律宾、缅甸、越南选边美国,而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马来西亚、印尼和寮国则进一步倾向于中国,寮国甚至从去年的倾向美国转变为倾向中国。有中国评论人士指,这项调查显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受到广泛的信任和欢迎这一局面正在被扭转,美国的影响力正在快速衰退,中国则后来居上。而在东南亚10国当中,马来西亚偏好中国的比率最高,达到75.1%,其次是印尼73.2%和寮国70.6%。

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采取一致的立场,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包括建立独立自主的巴勒斯坦国,以及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扩张和军事行动,特别是对平民的伤害和损害,并且都支持国际社会的斡旋和调解,可以预见的,马来西亚民众倾向中国的比率还会继续攀升。

两国看法立场一致

不论是中国、或是马来西亚所面对的问题,抑或是对国际问题的立场和看法,中国始终都是马来西亚的知心朋友,而马来西亚也同样是中国的真诚心照友人,两国的看法和立场是一致的,互相支援,互相支持。在迈入另一个50年的新时代,两国肯定会全面规划更明确和更具前瞻性的框架,确保双方在各领域的关系能获得更进一步的加强。

从双边贸易和投资促进的经济发展,到丰富两国昌盛文明的文化交流,两国正在携手共同走向持续进步和繁荣的旅程。感谢这份持久纽带所带来的无数机遇,并希望能为子孙后代培育这份纽带,使其代代相传。

在纪念这一里程碑的同时,愿未来50年马中能继续以更加紧密的合作、理解和共同繁荣为标志,巩固两国作为本区域乃至世界友谊与合作的领先地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