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做人要守住底线/许国伟

多年来,华社特别欣赏华裔政治领袖敢怒敢言,也特别期待他们敢怒敢言。

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拿督斯里张庆信的怒汉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也获得华社掌声。

从国阵时期到如今团结政府,他属于执政党在朝的时间,远远多过在野时。

这意味着,他是在朝时一样敢怒敢言敢呛,而不只是在野时,才敢怒敢言。

这一点,显得稀罕。

毕竟,不少政治领袖凭着敢怒敢言的形象,迅速窜红,上位成为政治明星。

但,政治现实往往是,在野时敢怒敢言,在朝时一片和谐;没上位时敢怒敢言,坐了位子一味静静。大家似乎习以为常,而且现今讲究大局为重,让不少人也对政治领袖,降低了期待和要求。

例如,对于团结政府和领导层的行事和言论,人民公正党巴西古当国会议员哈山卡林依然敢怒敢言,秉直谏言。

在各种称赞和维护声中,哈山卡林的批评,显得刺耳,也让他招来不少骂声。

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像中国学者易中天曾说过,做人要守住底线?

这底线是什么?就是不说假话;如果这也做不到,就再退一步,守住最后一条底线——不说话。

不说话是不愿说假话

易中天说,他奉行的是,不说假话或者沉默。

“我肯定有很多话,这辈子都不会说出来,就烂在肚子里了。但只要开口,就不说假话。实在不行,就沉默。不要小看这个沉默!”

不说话,不是静静,而是不愿说假话,不愿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沉默。

这沉默,不是低眉顺眼。

虽然,我们多数人都期待和欣赏政治领袖敢怒敢言,但如果政治现实逼到他们无法直话直说,至少要求他们还是敢怒。

如果连敢怒都不敢,那就没什么好期待的了。

反应

 

职场

沉默不是力量 敢发声才是权力

报道|郑美励    摄影|姚春显 

不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当女性有想法或意见时,不见得会开口说出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她们沉默不语?

7月举办的“激励与赋能职场女性:倾听我们的心声”研讨会,是由学习和发展咨询公司PEPWorldwide Asia举办,《南洋商报》为媒体合作伙伴。研讨会旨在为职业女性、女性高管、有抱负的领导者和企业家提供必要的见解和策略,以克服女性面临的挑战并取得成功。

主讲嘉宾包括PEPWorldwide Asia总裁兼首席顾问张继因、世纪大学和学院董事经理刘嘉慧、Beyond Image创办人兼主教练林丽玉、《南洋商报》总编辑罗依薇、SLAE化妆品创办人兼总执行长拿汀聂莎丽娜博士及伦敦帝国学院副研究人员黄勤茵博士。

为什么保持缄默?

场景●开口说出内心的想法和意见,真的有那么难吗?如果不难的话,为什么许多女性选择沉默不语呢?

●SLAE化妆品创办人兼总执行长拿汀聂莎丽娜博士指出,一些女性不想制造事端,尽管有时这可能是明智的做法,但人必须有所取舍,适时选择自己要的战役,不能总是保持缄默。

她表示,自己亦非在任何时候都说出想法的人,例如当她还是总检察署的初级官员时,负责倾听次数比开腔的次数多。但随着年龄增长、经验更丰富或者更具权威时,就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职场医生”、作家兼《CEO Insights Magazine》2023年新加坡专业培训和教练领域前十名领导者之一的张继因对此表示认同。她提出,人的确无需每时每刻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某些时候沉默是金,而且开口说话有时候不仅仅只是分享想法那么简单,还有表达方式、所用措辞和语气、环境、表达的后果等许多因素需要考量。

因此,在她看来,为自已说的话负责并学习如何有效沟通真的很重要,以便能传达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不会让对方觉得这是在针对个人,只是对事。

被逼沉默如同霸凌

●世纪大学和学院董事经理刘嘉慧则认为,主动沉默和被逼沉默应有所区别。倘若在职场或个人生活中都被逼沉默,这如同被霸凌,当事人必须挺身而出表示不能也不会接受这种对待;但如果是自己还在整理思绪与表达方式,暂时不想表达则是另当别论。

●Beyond Image创办人兼主教练林丽玉以会议为例指出,许多人脑袋里的小剧场时时演个不停,纠结担心害怕发言会被拒绝被评判被定义所以不敢发言。她鼓励大家别“想太多”,单纯表达意见法,即使意见不被认同也别往心上去,因为别人只是不认同你的想法而非拒绝你这个人。

身兼多职如何专心一致?

场景●是母亲、保姆、司机、女佣、厨师、补习老师、妻子、女儿、下属、上司、公司创办人……身兼多职,分身乏术时……

从年轻到如今快将60岁,张继因一直都是忙碌的职业女性,她一年当中有近200天都在海外工作,对于频密的出差她从心态上着手,看“好”不看“坏”。

“这真的取决于心态。你究竟想专注在什么上面?你可以选择专注在出差太累人,我认为最重要是期待与兴奋,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疲惫,这就是不同之处。”她指出,从中设法找到乐趣,届时就不会感到疲累。

当然,规划亦十分重要,工作忙碌的她表示,每年一定预留时间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日、休假等,并设法把工作与家庭融合,例如必须出差又遇到孩子生日时,便带着孩子一同出差。

“我们可以设定界限,但有时需对某些变化保持灵活和适应性。因为环境在改变。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必须改变自己。”

一心多用高手

刘嘉慧直认,同时操持事业与家庭并不简单,曾经她也觉得快撑不下去了,如今回想觉得宗教在冥冥之中赋予她力量并施予恩典。

她披露,当孩子年幼时她也还年轻,收入有限无法负担聘请女佣更别说是带孩子住酒店享受,她从小训练3名孩子独立(包括独立思考、8岁之前学会下厨),并在孩子到达某个年龄层后视他们为朋友,以便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培养他们成为积极快乐的人,不受父母婚姻破裂影响。

她笑言,女性天生是同时身兼多职一心多用的高手,总会设法找到最佳平衡但务必谨记,人生是自己的,因此选择自己想要的任务去处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别放弃自己,务必要自我投资,切记世上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和笨女人。

挑战情绪的控制?

场景●身为领导人的你一连出席几场会议,某场会议令你心情不佳……

刘嘉慧提醒:“你要确保自己不将不好的情绪带到下一个会议中,管理情绪是一种挑战。”

她指出,我们或许对某项任务或某些人感到愤怒,但要知道下一组人是无辜的、希望从我得到不同意见回馈,身为领导者有责任设置氛围,设定期望,不找借口,别说什么“抱歉,我今天心情不好,所以要骂你,没有这种事情。”

张继因比喻,这就如同每进出一间房间时开关灯的情况相似,人脑中也有许多开关,必须学会何时该开灯何时该关灯。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擅长随时切换情绪,这……需要学习。

林丽玉指出,她发现许多女性对自己感到愤怒,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应该有某种情绪……等。在她看来,学会接受自己的各种情绪便是更好的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告诉自己:我是人所以我会有各种情绪,“接受它、观察它,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然后再回来。”

如何克服自卑心态?

场景●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卑、不配……?

曾经也是过来人的林丽玉直言自己也曾有过限制性信念(阻碍、限制一个人发展的念头)。她直言,虽然人们总是说要“相信自己”但知易行难,不过这么多年来她学习到有一个关键的想法有助于战胜限制性信念,即学会相信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为了自己好而发生,并学会享受这个过程和接受间中发生的转折。

她表示,即使如今汽车遭遇事故必须花数千令吉来修理,但她会告诉自己:这次事故一定有给我的信息,因为她相信所有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都是为了她好,“相信这个过程,顺其自然。”

如何争取理想职业?

场景●对现有工作失去感到无聊,更想得到某份工作……

在创办自己的事业前,聂莎丽娜曾经担任推事、副检察司和律师。她披露,在她30年的职场生活中,在不同的阶段她都是通过“主动要求”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当然,你必须为此付出努力,但也必须能够清楚地表达你的需求。”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推事庭担任推事,但很快的就对这份工作兴趣缺缺。她离职吗?不,她胆粗粗跑去找总检察署第二把交椅,表达自己想转任副检察司。她说,对方对于她这样一个初级官员提出要求感到相当震惊,但还是给了她机会,让她如愿当上副检察司。

“我想说的是,你只需要不断挑战自我,机会的大门就总会敞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