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我们拥抱了谁?/陈金阙

团结政府大集会召集了19个团结联盟,聚在一堂,向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效忠,一时之间人民似乎看到了以前全盛时期的国阵,各方英雄豪杰前来拜会或投靠,希望可以在大会之后再接再厉,席卷州选。

很快的几天过去了,热情冷却下来,这时我们才发现,在号称协助安华造王的巫统里,前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和拿督斯里希山慕丁“恰巧”去了国外,并没有出席。看来,他们还没有投入团结政府的怀抱之中。

对于这些立场鲜明的政治人物,我们尊重他们的自由。不过,我们更有兴趣知道的是,近来国盟盛传的倒政府流言中,有多少位是一边和国盟互通款曲,一边又大方的出席这场集会,和希望联盟巫统等人拥抱在一起?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第15届全国大选的时候,许多华人惊觉伊斯兰党的来势汹汹,结果为了顾全大局,迅速接受了希盟与“贪”之结盟。

他们认为,这总比成为回教国好。可是,刚刚抛开宿怨,拥抱了巫统的希盟各党,如今又传出可能再向月亮表白,希望共同治国,不知道这回又要顾全多大的大局呢?

或是希盟反间计

当然,这或许是希盟的反间计,表面上向伊党伸出橄榄枝,实际上是制造国盟之间的不和谐,让土著团结党和伊党产生怨隙。

不过,这让附和希盟的人民头疼,他们不知道如何在拥抱了巫统以后,怎样腾出手来再拥抱伊党?不但如此,之前强调没有别条路走,绿色比“贪”大,如今不晓得如何解释“左贪右绿”?我看,伊党如若真的接受邀请,展开合并之谈,他们比谁都更难接受呢。

当政党为了掌权,不惜摒弃了大是大非,那么,以后他们很有可能一次又一次的“道德绑架”大局,让无知的人民一次又一次的盲目跟从,越陷越深。

之前用宗教的威胁来解除贪污的可怕,如今也可能用另一个巧立的名堂来消弭对宗教的不安。

对他们来说,人民只是一颗颗棋子,必要的时候,或威胁、或利诱、或忽悠、或说服以歪理。

这样下去,所谓大是大非,也许永不复返矣。这也是为什么伊党的追随者能够坚定地站在另一个岸上,蔑视敌方的草率承诺。

少数人民坚持立场

到目前为止,一些少数人民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因威吓而屈服于贪污,也不认可真理可以游行于灰色地带。对“大局”妥协了的一群,往往因心虚而先发制人,怪罪不苟同者不与之同行,有那点像“自己沾污了衣服”也不希望别人清清白白的感觉。

唯清者自清,即使是输给绿党,也是堂堂正正的输,无须门前拒虎,门后引狼,自欺欺人。

最重要的是,很久以后,我们对孩子话说从前时,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拥抱了谁,而这谁,是否琵琶别抱,辜负了我们? 

反应

 

言论

第三户头存款该怎么花?/陈金阙

不管人民的舆论如何,雇员公积金第三户头终于在5月12日设立。多年以后,我们的公积金又恢复3个户头。

不但如此,公积金局还给了那些急需要钱的会员一个机会,可以选择把第二户头的存款另外配置到第三户头,让第三户头在初始期“突破”零头。这个安排从本周开始,直到8月31日结束。公积金局言明,只此一次,绝不延长,迟者向隅。

不能做太大消费

目前公积金的3个户头比例为75:15:10,如果按打工一族的缴纳额(11%加上雇主的12%)23%分配,个人薪水将有2.3%存入第三户头。对于一些收入偏低的家庭,这可说是釜底抽薪,勉强补贴一下入不敷出的状况,可以应急,却不能做太大的消费。

笔者不太相信那些网上留言,说什么可以再次提款,拿到提款后就买新手机、换汽车轮辋等等,他们大概误会了可以提出来的款项。

从公积金局的文告看来,第二户头的款额只能有限度的转移。其中,第二户头的三分之一存款,可转到第三户头,但如果第二户头存款少于3000令吉,转移到第三户头的款项是1000令吉。

对于那些想要从第三户头提款出来,不管是应急还是消费的会员们,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以提就提的会员,另一类会员则没有动提款的念头。

关于第一类别会员,相信在之前几次特别提款下,第二户头已所剩无几,即使这次可以提款,也不像前几次那么庞大。

面对公积金局的精打细算,他们应该了解存款拿不出来,是自己前几次的挥霍无度。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至于第二类的会员,前几次可以压下提款的诱惑,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他们都是不急需用钱的会员,也满意于公积金局的回酬。

所以第三户头并不是他们“致命的诱惑”。当然,一些人可以辩称,之前没打算不代表现在没打算。说的不错,如果他们这一回真急需一笔钱,根据条规,提取一些也无可厚非,无须受到道德谴责。

积谷防饥意识不足

话虽如此,这几天全国各地的公积金局皆可见人潮汹涌,显示大多数人还是抱着不提白不提的想法,退休规划意识非常薄弱。政府或公积金局在灌输人民积谷防饥,规划退休储蓄方面依然非常不足,仍需努力。

无论如何,那些收入约2000令吉至3000令吉的打工族,每个月多了一笔46至69令吉的零用钱,虽然数额不多,但是聚沙成塔,多名会员提款之下,对消费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帮助,这或许也在当局的精打细算之内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