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民主高潮,令我超忙/胡逸山博士

上周可谓超忙的一周,在两趟出国公干的一天空隙里特地飞来吉隆坡一天,主要就是出席美国国庆招待会。自己在美国念书、居住多年,对这世界首屈一指的民主大国当然怀有一分不可磨灭的深厚感情。

但也就在那一两天,本地在民主的真正实践方面可谓迎来了继两个月前史无前例的政权更替后的又一个“高潮”,因为它显示出我国新政府力求改革、顺应强烈民意的无比决心。



事关就在我从机场回着来市区途中,忽然在社交媒体上纷纷传出,前任首相纳吉刚刚被逮捕,预料次日会被控上法庭。我那时心里顿时一沉,原本想要当晚在美国招待会上与各路友好把酒共庆美马传统友谊,以及大家心照不宣的我国变天这大喜事,看来也会受到影响了。

尽量满足各方要求

果不其然,在过后的几小时内,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媒体采访要求真的如排山倒海般地涌来,通过电邮、电话等什么方式都有,令我应接不暇,主要是要我评论纳吉被捕一事。而我是一名政经时事评论员,当然要尽量满足各方的要求。

当晚还是出席了美国招待会。海军陆战队员威风彪彪地举旗出场,美国大使说我国的变天对美国也很有启示,在场嘉宾们忍不住大声叫好、大拍手掌。而当我都很熟悉、可以琅琅上口的马美两国国歌分别奏起时,我心里更是百感交集,从此以后,本地与美国一样,都算是真正的民主国家了,我们在国际上说起话来,也更为理直气壮了。



当晚本地各界翘楚与各国使节们衣香鬓影,但大家的主要话题也还是环绕在纳吉被捕这最新的事态进展上。

当晚我还是需要提早离开招待会,因为要赶赴与我合作了十几年的某国际知名中东电视台的本地演播室去做通过远程视像的即时点评。

我走路加地铁,几乎是在节目开始前几分钟才赶到。做完节目后又赶到一位友人特设的“慰劳宴”。才喝了没几口汤,电话再次响起,这次是某在世界华人圈子里极为多人收看的电视台打来,要我就在电话里上他们的清谈节目,结果又离席谈了半个多小时。一直“闹”到近午夜时方勉强搞定,友人们也大多离席了,令我十分不好意思。

提控勿蒙上种族色彩

第二天一早又得赶到吉隆坡法院外,因为纳吉即将在那里面控,而我也必须为一个邻国的区域性电视台做在法院外的现场点评。

纳吉莅临法院的据说颇为熙熙攘攘的场面我们见到,不过倒是看到一些应该是某方支持者的人士,也就零零星星十几位吧,穿着印上颇具种族主义色彩字眼的制服步向法庭。

另外,在路边也散布有写上一些什么“释放纳吉”字样的标语纸条。过后据说也有人就新任总检察长在法庭里没用国语来陈词而在庭外当着后者面前大吵大闹等。我希望这起案件能纯粹遵循法律途径来进行,而不要被蒙上种族主义的色彩。

我之后就赶赴机场,又开始一场关乎国际重要课题的公干。



反应

 

灼见

【灼见】反贪之路崎岖不平/胡逸山博士

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日前宣布公务员将有至少2000令吉的最低薪资,一方面是要帮助他们应付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尤其是政府取消柴油的补贴后,一些无良商家无论有否受到影响,更是投机性地调涨商品价格,令人不胜唏嘘。

另一方面,政府近月来肃贪的决心与力度高涨,而安华也希望通过保障公务员的基本收入,来降低他们通过贪污来“帮补家用”的“需求”。

这看起来是一举两得,但还是有互相矛盾之处。政府一手从减少柴油补贴为国库省下了一笔钱,但另一手却又增加公务员薪酬方面的开销,好像也没有太大的节流作用。

安华许是认为在通过此薪酬保障手法如得以降低贪污,那么所能省下来的公帑是远超过这些增加的薪酬支出。因为通常商家拿来贿赂官员的财物,也是通过官商勾结提高报价所取得的额外“收入”中来的“回扣”,此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也!

高薪养廉效果不大

反贪污委员会首席专员丹斯里阿占巴基日前受访,从其反贪多年的执法专业角度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单刀直入地指出,单只提高或保障公务员收入,防贪的效果应该不大。阿占巴基的这番话,其实与民间各界的观点蛮吻合,也证明反贪会是很接地气的。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不便明说的政治社会因素,逐渐“打造”出一个庞大而臃肿的公务员队伍。公务员在本地人口里所占的比例,也多次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比起一些威权专制、官本位气氛浓厚的共产政权等,赫然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瞠目咋舌!

本地国库的收入毕竟有限,所以也就难以仿效新加坡、香港等地高薪养廉的做法。

各界咸对本地的反贪效果不太以为然,认为不过是“只抓小鱼不抓大鱼”,聊胜于无之安抚民心的伎俩而已,甚至还有认为是以反贪为借口来肃清当权者的政敌,总之就是越反越贪,而且是大有大贪、小有小贪,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索性上上下下来个贪得不亦乐乎!

阿占巴基的专业看法,其实也是吻合犯罪心理学的至少一派学说。这派“机会论”的学说认为,如贪污等的白领罪行,其导因主要是犯罪者有机可趁,利用手握的权力或便利来中饱私囊,即使是他们的正当收入再高也还会是如此。

所以,要减少这类的贪污现象,还是必须先治本,从最基本的制度改革开始做起。如本地的许多法规条文中,一方面给予官员或当权者的裁断权力很大,如会写有“由部长或总监酌情批准”或“除非部长或总监酌情另行决定”等得以被利用来无限上纲的条文。

制度改革权力监督

另一方面,这些机构又没有真正的监督单位,就算有名义上的咨询单位,也每每在实际运作起来时成为橡皮图章或甚至拿来政治酬庸的“肥缺”,当然更谈不上什么阳光政策的透明运作了。

如此不受监督的黑箱作业下,那么一些理应被有关部门监管的利益攸关者当然也就想要绕过或摆脱合理的监督,而通过贿赂来直达得以独断决策者,利诱后者来直接批准。如此一来,本地又如何不贪污猖獗成风呢?

但要展开如此庞大的制度性改革来肃贪,那又谈何容易呢?一方面这等于企图截断许多既得利益者的财富,他们当然会心有不甘,想要极力反扑,包括可能通过数量庞大的选票来更换有志如此改革的政府,所以当政者当然不敢轻下如此的政治决心。

另一方面,有效的对权力监督也意味着更大程度的公民社会积极和理性参与,而各界对此是否做好了准备,还不得而知。由此可见,反贪之路在可见的未来还是崎岖不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