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美对华出口限制,损害谁?/霍咏强

英伟达(Nvidia) 最近股价屡创新高,最高价553美元(约2606令吉),比1年前上升两倍半。但同时出现一种反向现象,就是公司估值下降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因为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美国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出口限制,的确为中国制造构成重大障碍,然而、美国科技工业普遍相信,这只会为美国企业带来损害,正如英伟达可能成为牺牲品。

航天工业前车之鉴

这种忧虑并非杞人忧天,因为航天工业是前车之鉴。

早在20年前,欧中双方在伽利略导航系统上的合作,引起了美国方面的安全忧虑,因此对欧洲施加政治压力, 这个合作项目后来就演变成了中国人只是被要求付钱、却拿不到技术,导致合作破裂。及后、美国甚至通过法案,限制中美之间的航天技术合作,连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也被迫中断。

结果、却是中国突破欧美的压制完成自主发展,成为了励志故事,或许脚步走得一点也不快,但却实实在在地取得效益,建设空间站、成功绕月、发出并收回登月器后,才决定到2030年前执行航天员登月任务,以整整6年打好基础,确保能将登月常态化,为建设月面基地做好准备。

如此相反的是美国的登月计划, 按理说美国50年前就已经成功登陆月球, 只是因为耗费资源过高,所以才暂缓下来,现在重新开展还不是小菜一碟?

然而,原先计划的登月任务,已经多次推迟。不久前才刚刚定下2024年进行的“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任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刚刚表示任务推迟至2025年9月,载人登月也延至2026年底。

其中一个原因是为美国重返月球计划作“前哨”,首次由商业航天公司主导的登月任务:“游隼”月球着陆器登月任务失败,并且表示可能取消计划。

虽然用于发射“游隼”的美国新型运载火箭在首飞任务中圆满成功,但是在送入预定轨道后却问题频生,无法调整向太阳的控制、推系统故障,最终推进剂严重泄漏,只能运行40小时,计划于2月23日进行登月的任务失败。

原先估计此次月面着陆任务的失败,应不会影响阿尔忒弥斯计划,谁料NASA迅速推迟计划,表明美国面临的并非登月的准备工作,而是欠缺登月的整体营运能力。

怎样的情况,让美国失去了早在50年前就应该拥有的登月能力?

华为成长空间更阔

刚刚嫦娥六号又已经运抵文昌发射中心,准备上半年的发射工作,中国在备受孤立的航天科技发展,又是否为火热的中美科技战,打了“强心针”?

英伟达作为美国芯片和人工智能设备的领导者, 原来就在中国市场中取得非常亮丽的成绩,其中超过两成的营业额来自中国,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却要承受为应对拜登政府出口限制。

于是、想向中国买家出售其性能较低的芯片,但中国买家不但对这种手法不满,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会否越来越恶劣?而最终难逃受制于美国政府?

所以,只有提升本地的芯片开发能力就成为关键,要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向本地企业。

加上英伟达“降级”了的芯片与中国本土产品的性能差距缩小,英伟达几乎肯定面临在华销售额缩减的长期风险,就算短期内中国厂商虽不可能大幅减少使用英伟达芯片,但长远哩?

既然中国芯片已能够承担不太复杂的AI训练任务,英伟达所受的束缚给予华为等企业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从长期来看,考虑到美国国会不断向监管机构施压要定期审查芯片出口管制,并要求进一步收紧性能限制,中国买家并不确定英伟达等美企会否有一天突然中断芯片供应?

减少倚赖美国产品

所以科技公司更要加紧调整自己的商业战略,为未来减少倚赖美国产品做好准备,避免要仓促地调整技术来适应新芯片的代价。

美国的限制政策很可能推动中国研发自己的技术,在现阶段的储备完成后,英伟达的中国业务将成为牺牲品。

10年后回望今天的变化,会否是航天工业故事再度重演?即是中国在科技实力上或许仍未能追上美国,但是在实际应用上却遥遥领先。

反应

 

灼见

美国政策利富豪/霍咏强

有不少评论关注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为何不谈金融财政,却质疑中国的工业产能过剩?哪不就是抢了商务部和贸易代表的“台词”?

耶伦也不是没谈财政事务,只不过并非重点,美国官员出访,无论层级如何、目的都是敲打对方,说到经济政策、也只会强调不满中国继续经济支持俄罗斯,眼下美国资本正在利用通胀扩大息差,借汇价席卷全球,捞得盘满砵满,耶伦自然不会把正在“恃势凌人”的行为,列入向外公开的讨论议程当中。

一半美国人退休没积蓄

尽管美国被认为工业被淘空,影响力被削弱,但在金融市场上仍然呼风唤雨,在背靠美元霸权下,“美国”仍然富得流油。这里还有个引号,因为这个“美国”并不是美国这个的国家,而是“1%美国”。美国在过去20年的全球化和金融化,令坚尼系数也不足以反映其贫富差距,当美国富豪财富继续大幅增长时,美国却有一半人在退休时完全没有积蓄,“富得流油”这种事,和绝大多数美国人无关。

正如全世界都因为疫情和地区战争叫苦连天之时,美国企业盈利却又屡创新高!美国企业盈利之强劲,甚至令包括欧洲人、以及国际货币基金(IMF)都称目前的通胀为“贪婪通膨”(Greedflation)。所谓“贪婪通膨”是指在通货膨胀之后,公司不仅根据供应方的通胀率提高了售价,而且还利用当前食品和能源等产品的通胀差价、以及政策优惠,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润。

这种贯彻“无商不奸”、愈手握优势愈要赚到尽,也只是一众有能印钞票的政府为后盾的美国可以做得到的。在社会环境风起云涌和面对战争压力下,因为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压低了美国生产物价指数PPI、但消费指数CPI却大幅上升,不但特殊行业,例如能源和航运物流、赢得暴利外,其他美国企业也水涨船高。

这些跨国企业手眼通天的程度,甚至令主流媒体要压制关于美国“贪婪通膨”的讨论,毕竟利益至上、美国优先!在刚过去的2023年最后一季度,美国企业的盈利超越3万7000亿,就连盈利比例和GDP比例,也逼近上世纪60年代的最高点,今年还可能进一步上升。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预计,非金融企业今年的总体利润率将继续上升至16.3%。

左手印证券右手印钞票

结果,美国股市也成了现世代真正的“不落的太阳”。从上世纪末亚洲金融风暴、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因为贪婪引发2008的房债危机、到过去3年因为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美国为世界引爆了无数次大麻烦,但每次危机爆发后,美国都能避过直接打击,一众富豪大佬还活得更滋润。34万亿国债又如何?反正大半以上由联储局和美国银行持有,属于塘水滚塘鱼,加上背后还有由美国资本控

制的60多万亿基金垫底,左手印证券、右手印钞票。

爆煲又如何?爆煲又再爆煲、泡沫继续泡沫。巴菲特说投资日本股,日本市场暴升,当日元股市创新高、汇率却创新低时,日本终于要结束负利率,然而股汇市场扭转局面的期间、又会否再一次成为美国资本市场“割韮菜”的大好机会?甚至连带重挫亚洲市场?

所以,美国的政策永远能和极高层同步,这两三年,富豪们无比滋润,普罗大众继续困苦,甚至更痛苦。

最近美国一项对逾千名18岁以上美国人进行的调查显示,一半美国人的储蓄帐户余额不足500美元,其中36%更少于100美元,女性的银行存款更低。另一个调查发现,在企业盈利屡创新高的同时,只有44%的受访美国人能够负担1000美元的紧急支出,其中不少也只能依赖高息信用卡贷款来应付,令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过去10年、一半美国人在退休时全无积蓄、情况一直并无改善。

普遍美国人基本是“月光族”,没有积蓄是必然的,特性是无暇想及其他。当经济环境变更差,先有6个月失业救济、开始做做停停,最终跌出劳动人口,之后就是长期的安全网,倚靠惜食库过活,演变成“零元购”,说明不少人已被“遗弃”。

平心而论,针对中国、俄罗斯等竞争对手的言论,不过是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