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追税,说好的“协商”呢?/许元龙

近来商企界最关注与压力倍增的是内陆税局向纳税人与大小商企追税。他们可以翻企业旧账追税。

这回大阵仗的追税,乃由税收局、关税局、总检察署、警方及大马公司委员会,联合组成国家收入执法队,全面针对逃税和洗黑钱展开行动。



首相署利商特工队税务联合主席蔡兆源,对最近遭内陆税收局冻结银行1亿多令吉的绿野集团,以及向万能企业追讨4亿多令吉问题时表示,其一是出现技术性问题;其二是非技术性问题,如逃税。

他认为,当下大企业面对的问题是某类开销能否扣税的技术问题。内陆税收局对税务法的诠释严格,此和纳税人及税务顾问存有差别,需要厘清。

手法如捉刑事犯

最近的大追税给国人感觉是专找华企发难。这样的说法被当局认为不确实,因中小企业大多数由华人经营,故感觉到受查者皆为华企。

其实,所有有问题的纳税人与企业皆在调查之列,绝无肤色之分。当然,我国华人与华企是国内缴纳最多税务的社群,政府不能否定吧!



相关单位在执法时是否有双重标准?借问,那位逃200多万消费税的粉红女大享,只还钱了事。那位一碟杂菜饭收32令吉的摊主,不是触犯暴利法吗?结果呢?

大家都知道,身为国民或商企,给国家缴纳税务是不能豁免的任务。但他们若被认为缴纳不足、或有逃税之嫌,执法官员可以平和手法向他们询问调查,而非派出数十人,如捕捉刑事犯一样闯入公司办公室与住家,搬走所有账簿等相关文件及电脑软件。

我的两位朋友同乡,就是在这种如捉匪徒一样的情形下被包抄对付。

税务法各有诠释

我国税务法诠释复杂且各有其诠释,正如税收局针对2008至2011年的估税通知书,向万能企业追讨4亿7647令吉,其实已超越现有法令的时限范畴。故公司董事部有理由挑战通知书的合法性及罚金数额。

同样的问题是绿野集团被冻结的银行户头1亿多令吉,集团创办人李金友认为不合法。

虽然税收局不建议把相关追税案件带上法庭,而是设立纠纷调解单位。但为何在出现税务问题及与税收局不同意见的商家,该局却采取冻结银行户头与开出追税款额呢?

该局是否有所认知?如万能企业被追税时,该股价两天暴跌超过20%。试问如果万能企业挑战成功,那税收局如何赔偿公司与股东们,因该局错误的追税导致股价暴跌所造成的损失?

苛捐杂税吃不消

税收局向商企磨刀霍霍,最终将导致商企与政府斗。这已然影响商场的营运与压力,而在竞争力连续3年下泻下,是否说明政府的非亲商措施,也打击各行各业正常发展。

与此同时,外资看到政府之非亲商企政策,强硬追税、他们会选抉投资吗?

政府当下为填补国库空虚而对商家税务穷追猛打。这对商企之严重打击不在话下,对经济发展也弊多于利。政府必须醒悟,在此竞争激烈的年代,政府的苛捐杂税已叫人民与商家吃不消。当商人无利可图时,只好选择结业与资金外移。因为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政府追税给人“有倾向”之嫌及不专业,引起怨声载道,骂声不绝,消极对待。

反应

 

要闻

私藏数百万穿山甲鳞片 关税局高官被控不认罪

(莎阿南31日讯)一名关税局官员涉嫌在5年前充公了穿山甲鳞片后,却没有提交给环境局,今日被提控上庭,唯他否认有罪。

他被指在当时指示其下属,充公巴生港口海军基地执法商店的穿山甲鳞片,唯没有遵循程序将这些鳞片提交给环境局。

根据控状,51岁的被告阿末希米在2019年9月至12月期间犯下以上罪行,因此抵触刑事法典第403条文(不诚实挪用资产);一旦罪成,可被判监禁6个月至5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市值数百万令吉

主控官万阿兹里建议被告以3万令吉至5万令吉保外候审;这是考量到当时充公的穿山甲鳞片的市值,高达数百万令吉。

“此外,反贪会调查还收到了来自英国和香港的情报信息。被告作为一名WK48级别的公务员,应该清楚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

被告代表律师诺阿兹里则指出,其当事人目前还未被定罪,而保释金不是作为惩罚性,希望法庭设下适当的金额。

“控方设下的保释金额,超出了我当事人能力范围,由于他是公务员,有可能被停职,且工资也会减半。

“因此,如如果一个月6000令吉的收入被减半,只剩下3000令吉,而他的房屋贷款、汽车贷款也将近3000令吉,剩下可用款项将少于500令吉。”

法官阿旺克里斯纳随后允许被告以2万令吉保释候审,并指示他交出护照。此案将在7月12日过堂。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