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下定决心不做“没什么”!/胡逸山博士

新的一年里,开门说亮话,经济的蓬勃增长看来还是遥遥无期,如果没有更为转淡那就很是不错了。

无他,美国虽然看起来有着一枝独秀的(从十年前率先在美国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里)经济复苏,但一方面特朗普总统的政策是搞“美国(利益)第一”,而另一方面即便不受特朗普政府控制的美联储,也还是持续调高利率,导致在全世界各地的美资大量回流美国,所以美国的增长并没显著的外溢或带动全球各地的经济增长。



所以,本地以至本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否,甚或只是熬不熬得过当下的经济难关,到头来还是要看政府、商家以至个人是否得以在携手合作与自强不息。

至少首相马哈迪医生是看到这一点的。此所以在去年年底,当大多数政客都已收工度假准备过年之际,马哈迪医生却还是“不放过”各个大大小小的场合,苦口婆心地奉劝大家不要懒惰,要充实自己(如学好英文、数理化等)、要更为勤奋。

邻国奋起直追

否则,一些传统上坦白说我们都还看不起的邻国,因为彼等的国民工作勤快、效率高,很快就会迎头赶上我们,到时真的不知是谁会到谁的国度里去当外劳了(这最后片句是我自己加上的)。

我这些年来有幸因工作关系参访了许多或大或小、或贫或富的国度,有时再回头来看本地,实在不胜唏嘘,尤其是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实在感触良多。



我们有充沛的阳光雨水、肥沃的土壤、丰厚的油气、丰盛的各式各样天然资源,又没有严重的天灾人祸,人口相比于面积相若的其他发展中国家还算地广人稀,所以很多时候大家的生活虽不至饭来张口或所谓“从树上就有果实掉下来可供享用”,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没有其他好一些发展中国家里民不聊生的状况发生。

是否因为如此而养成民众相对未能与邻国民众一般勤奋的现象?我还不是首相,所以我不敢说。

但这并不是一个必然的或永远的美景,随着邻国更为勤奋的民众,让投入的资金有着更好的回酬,本地多年来依靠的外资也还是会移走的,其实也已经开始移走。甚至本地的商家、资金等,在近年来也陆续外移。

如在澳洲的各大城市的市中心,眼看着本地开发商一栋又一栋高耸入云的住宅或商业大厦如火如荼地建了起来,我的心情还是很为复杂的。

一方面当然为本地商家勇敢地走出去,把生意拓展到先进国家去感到无比骄傲。但另一方面也在设想,如果这些资金得以留在本地发展经济那该有多好。

但又是什么主要的因素,令到彼等不管在新旧政府的任期里,还是持续外流呢?

我们得要扪心自问,自己的“没什么”工作态度,是否导致许多成功商家都选择往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时候痛定思痛,从改善、改变自己做起了。



反应

 

财经新闻

爱德曼调查:经济虽增长 97%大马人担心失业

(吉隆坡28日讯)根据大马爱德曼公司(Edelman Malaysia)一项调查显示,大马人对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社会问题以及传播错误信息倍感担忧。

根据调查报告,97%的在职大马人担心失业、85%的大马人担心气候变化,以及73%的大马人担心信息战增加。

尽管大马国内生产总值(GDP)自去年已呈环比增长,但依然出现这些经济担忧。

在国内需求和出口增长的支持下,今年首季我国经济录得了4.2%的强劲增长。

经济“未达预期”

世界银行预测,在私人消费的支持下,大马经济将在今年增长4.3%,明年则增长4.5%,但依然被认为“未达预期”。

大马人呼吁企业与政府展开更多重要合作,以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

调查报告指出,自2015年,人民对企业与政府合作创新的支持率飙升了19%。

调查报告也强调,63%的大马人认为政府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管理新兴技术的理解,33%的大马人则认为需要更好地管理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AI)不断改变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和政府极需展开有效合作。”

大马爱德曼公司总营运长克里斯说,这种伙伴关系对于利用新技术的优势、解决道德问题并确保社会各阶层的可及性至关重要。

尽管存在负面看法,但调查发现,大马的信任指数得分比去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达到 68分。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