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债迷思面面观/胡逸山博士

我国希盟新政府上台不久,即“发掘”出一些“额外”的国债,一时令各界惊讶不已。

这些“额外”的国债,大多是以在官联公司要进行项目时需要举债而政府提供所谓的主权担保(以让借贷方放心,如果该些公司还不起钱时,政府会加以偿还)的方式来呈现的,根据国际财政惯例,的确如一些批评者所说般,是通常不被计算入国债的一部份。



当然,希盟政府之所以打破国际财政惯例,认定这些“额外”国债,是因为彼等认为,这些借来的款项,有很大部份不是真正拿来建项目,而是已被前朝当权的有关各造用各种名目、甚至直接明目张胆地中饱私囊了。

此外,即便把彼等绳之以法,可能也很难追回那些钱,但政府作为“担保人”,在被追起债又不得不掏公帑出来还债,所以,这些政府担保的款项,也应被算入国债的一部份。

就如我们常人如应允作某位友人向银行借贷时的担保人,若友人后来宣布破产或远走高飞、音信全无了,银行当然也老实不客气地来找我们要钱了。

无论是在个人、国家或国际层次,金融机构都是很现实的。

那么,加上如此的“额外”数目,我国国债顿时从6000多亿令吉,飙升为超过1兆令吉,几乎翻倍,朝野哗然。



而这几个月来,国际上也陆续传来如土耳其与阿根廷主要因为国债压身,几乎就徘徊在国家破产边缘了。

所以,一些人开始担心,我国根据修正后如此高企的国债,会否财政与经济上也迈向土、阿等国看似不归路呢?

我想还不至于那么严重。本地绝对数额的国债1兆令吉有多,等于近3000亿美元,那乍听起来,的确还蛮吓人的,尤其是有人把它简单化地平均成每位国人都要负上好几万的国债等,令人心惊胆跳。

但是,如果把这些国债与本地的国民生产总值一比,旧数字的比例是大约一半,即便是新数字的比例,也大约是60多70巴仙而已,这与土、阿等国国债超过国民生产总值一大截的情况,还是大不相同的。

即便与美国等先进国家相比,彼等的债产比一般上也还是高过本地的。

不过当然,美国是世界上的终极信贷者,就算今天美国的国债是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好几倍,它也不会“被允许”破产的,因为美国一破产,那世界整体经济就完了。

所以,美国就是有资格在国债方面继续“任性”,而世上所有金融机构还是会把大笔的钱往美国送。世上没有任何一国能有此特权,真可谓同国不同命也!

经济发展或有影响

高企的国债,当然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譬如说,政府就必须把原应拿来发展国家或经常开销的公帑,拿来偿还国债的本金与利息,长此下去,国家整体的经济与社会都会动荡。

此外,国债过高当然也会阻吓外资进入本地,因为他们深恐把资金注入本地后,以后本地不够钱还债时,会动这些外资的歪脑筋,如刁难外资的抽出等。

如果没有外资的注入,那么本地的经济也动不起来。

而本地不是美国,国债高了,金融机构当然也就更不愿意借贷更多的资金给我们,那么要更多资金来发展经济,也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国债迟早也还是要大力拉下来的。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

刺激中国经济增长 专家建议发行超长期国债

(北京21日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建议中国发行超长期国债,在2年内形成不低于10兆人民币(约5.96兆令吉)的经济刺激规模,带动经济增长。

据《证券时报》报道,刘世锦21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举行的2024年第3季度论坛上说,中国要推出一揽子刺激加改革的经济振兴方案,带动经济回归扩张性增长的轨道。

他建议,以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为主筹措资金。其中,刺激计划应重点补上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大力提升新市民在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短期重点是由政府收购滞销住房,转为保障性住房,向新市民提供。

刘世锦还提出,要加快都市圈范围内中小城镇建设,带动中国的第2轮城市化浪潮,形成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础的高质量可持续现代化城市体系。

他还警示,当前宏观政策不宜简单仿效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原因在于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在宏观政策作用上有所区别。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