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美国底气源自自足?/胡逸山

人类之所以需要贸易,其实就是传统经济学上有关“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概念的实践,即基于各种天然(气候、地理等)与社会经济(技能、成本等)原因,世界各地分别有各自较为“擅长”(capable)或“适合”(suitable)生产(produce)的原材料(矿物、能源、农产品等)、制造(manufacture)的成品(如机械或消费品等),甚或提供的服务(如医疗、娱乐等)。

一地自身未能直接如此取得的,便通过贸易与其他需要该一地所能供给的进行交换,如此方能达致经济上的最有效。



而所谓自由贸易,即各地纷纷废除或至少最大程度地减低出入口关税以及其他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如检验检疫等),令贸易得以更为畅通有效。

但美国总统特朗普,虽然自身也是一位成功的商家,但看来是不信这一套经济学实践的。他一上台次日,就宣布美国退出之前主导了多年的、提倡自由贸易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A)。

近日,美国更发动同时针对中国、欧洲,甚至其多年来密不可分(连电话的国码都共用)的邻国加拿大的所谓贸易战,即大幅度提高彼等出口至美国的多项货品的关税,理论上是为了减少美国相对于彼等的贸易赤字(trade deficit,即美国出口至彼等的金额远低与反方向的贸易),当然触发彼等的相应报复行动。

跻身净石油出口国

到底特朗普敢于同时发动如此多战线的贸易战,其底气来自哪里呢?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各方面也还是极为得天独厚。在天然条件方面,它有着本土四18州大片肥沃,而又气候相对温和的农牧地段,蔬果肉类等的生产一应俱全。

还有颇为丰饶的媒、铁、油等矿产能源,即便在东西两岸近海以及墨西哥湾也有大片的油田。

而当年从沙俄手中便宜买回来的第49州阿拉斯加,更加是蕴藏着大量油汽与其他矿产,大大地弥补了它在农牧方面因为几乎常年冰封而未能蓬勃的发展。

以前,多届美国政府因为环保份子的压力,以及把阿拉斯加当着是个美国最终的“储备库”,故未能最充分地开发当地的天然资源。

特朗普可是不吃这一套,上台不久便实质上允许了可谓是“阿拉斯加大开发”的做法,如批准了之前被冻结的从当地建输油管到美国本土的计划,再加上其本土的一大片地区,近年来也出产岩页油,所以,美国已然不需要如过去几十年般依赖主要是中东的石油入口,反而令人刮目相看地成为净石油出口国,与中东国家、俄罗斯以至南美等传统石油输出国一争高下。

科技研发遥遥领先

在社会经济方面,美国人普遍受教育程度高,上大学就读的几乎就像在他国里上中小学般的普遍。

而在高科技研发方面,美国的投入与收获,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国家的,著名的网络“圣地”矽谷即为一例。

我当年就在附近念书,亲身体会到如放弃大学学业,出来科技创业者得以在短期内致富的经验,好不羡慕。

而美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更是世上首屈一指的。当年我就多次亲眼目睹,大多美国人不是到普通做零售的超市去购物,而是直接到几乎可说是做批发的大型货仓去买大批大批的货品的,塞满了整部货客双用车才“甘愿”离去。

所有这些与其他,在很大程度上造就特朗普认为美国经济得以自给自足,无需依靠入口。

以后再谈美国经济美中不足之处。



反应

 

财经新闻

5月进出口超预测 外围仍有逆风须谨慎

报道:张康祺

(吉隆坡20日讯)我国5月份贸易总额缔造20个月新高,进出口表现也超越预测,但经济学家认为,外围尚存诸多变数,因此谨慎看待下半年走势。

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我国5月份出口,同比增7.3%至1282亿2000万令吉,连续两个月录得扩张;至于5月份进口,则涨13.8%至1180亿9000万令吉。

贸易总额同样增长10.3%,至2463亿1000万令吉。

与4月份相比,我国贸易总额(+11.1%)、进口(+11.8%)、出口(+10.4%)、贸易顺差(+30.9%),皆达到双位数增长。

今年首5个月,我国出口增长4.5%达6053亿令吉;进口增长13.7%;贸易总额则录得8.7%增长。

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认为,基于全球经济处于调整期,半导体销售更显现V型反弹,造就了超出市场预测的贸易表现。

“今年应该是个出口复苏年,我们(经济学家)也不愿过于乐观,所以秉持谨慎态度,毕竟外围存在地缘战争、美中关税博弈、欧盟等变数。”

全年出口料增4%

他续指,外加红海危机致使海港壅塞,推高了海运和货柜物流成本,都成为随后贸易成长的阻力。

此外,我国2023下半年的贸易下挫,成为今年的低基数效应,将刺激整体贸易状态。

加之今年未有显著的“黑天鹅”下行风险,李兴裕因而预测,我国全年的出口,仍可维持4%的平均增幅。

“全球经济的整体指标,譬如全球半导体销售、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目前仍处于正面趋势,尽管每月之间会有起伏,不过整体出口料会增长。”

我国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包括东盟、中国、美欧、日本,均显现经济复苏势头,也相应提振了我国的出口,其中,在东盟和美国还实现了双位数增幅。

我国5月份也录得101亿4000万令吉贸易顺差,是连续49个月保持贸易盈余,不过,同比却收窄了35.4%之多。

令吉疲弱拉低盈余

进出口双双见长,贸易盈余却收窄,在李兴裕看来,是因为令吉汇率疲弱。

“贸易录得顺差,其实反映本地经济活动活跃,毕竟本地进口商品中,半成品便是其中一宗。”

“可是,某程度上讲,我们也要明白,令吉还是偏弱,所以进口体量可以维持,不过支出的款额就变高了。”

由此,进口成本随之高企,进口额就会随之推升,进而导致对比出口额的贸易盈余收窄了。

无论如何,李兴裕还是认为,贸易顺差按月是稳定递增,所以我国不大可能面临贸易盈余骤减至负值的问题。

须适应油价变动

就各类商品而论,李兴裕提醒,我国2年前起,已是原油净进口国。

呼应近期上路的柴油针对性补贴政策,且假以时日也会紧随而至的汽油补贴政策变更,李兴裕认为,落实新政恰好能让本地消费者适应价格波动。

“我国出口的原油,是以较高溢价的为主;进口的原油则溢价较低,以供本地市场消费。”

“而我国净进口原油的态势,或将一直维持下去,那么往后我国就可能得像印尼,要关注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那么确实也该适应油价腾涨的现实。”

就5月份而言,原油占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6.4%份额,上涨45.7%至75亿8000万令吉。

专家看好电子商品

据官方数据,我国5月份出口扩张,有赖于电气与电子(E&E)产品、棕油及衍生农业产品的增长。

李兴裕称,电子行业前景很好,因为整体上也是跟着全球趋势,而且我国在全球市场已占据13%份额,主营装配与检测业务。

“我国既是全球主要的集成电路出口国,政府近期还鼓吹国家半导体战略(NSS),就吸引到涉及数据中心、数字服务业者的目光。”

他认为,谷歌、微软、英飞凌科技等,或是进驻我国的数据中心甚至是电动车生产大厂,皆有望推高我国芯片的需求。

随着槟州逐渐发展成“马版硅谷”,本地半导体企业越做越有规模,李兴裕指,我国只要善用现有的行业及供应链生态,便能在全球重组浪潮下占据优势。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