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业务流程重组/陈绣茗

“业务重组”这个话题,相信对各位读者并不陌生。很多人都很习惯性的相信他们的公司需要业务重组。

这么多年对许多中、小企业进行作业程序辅导,或多或少都会牵涉他们的业务作业,并且或多或少都会修改/改进他们的业务流程,那这算是业务重组吗?

宏观上来说,该企业有这样的操作是符合了重组的条件,但并非全部都符业务重组的条件,在大部分的企业辅导案子上,充其量我们也只是将之前/目前处于混乱的作业程序给予修正、改进并重新整理一番,再加上将这些整理过后的作业程序,编写制订成作业标准手册/守则(Operational Procedure),让作业可以更有效率,内部管理可以更有效,使得最终企业可以达到营运目标。

这么多年下来,仅有少部分的企业要求针对未来环境变迁,或因为企业拓展方向转变而着手审查其核心作业并且进行重组,再针对新的作业需要设计新的作业流程等。

那什么样的企业需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企业可以根据下图衡量自己目前的状态,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重组。

根据专家的定义,业务流程重组只有在企业需要重新确定一个强化的战略地位才真正有可能实施,例如: 

●认识到竞争对手将在成本、速度、灵活性、质量以及服务等方面产生优势;

●增强运营能力所需要的新的远景(Vision)或战略(Strategy);

●重新评估战略选择的需要:进入新市场或重新定位产品与服务;

●核心运营流程基于过时的商业假设或技术建立;

●企业的战略目标似乎无法实现;

●市场上的改变:如失去市场份额、新的竞争对手、新的竞争规则、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新的技术得以应用等。

简单来说,三类企业需要重组:

1. 走投无路,背水一战型

这类企业面对以下状况:>成本高出竞争对手几倍>产品次品率高出别人几倍>顾客对他们的产品已怨声载道,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2. 目前运营良好,财政暂时看好型

这类企业目前虽还没遇到真正的麻烦,然而公司领导班子似乎有一种感觉,预见到即将有暴风骤雨来临,可能给他们带来严重问题,甚至威胁他们成功的基业。

这些公司有远见,未雨绸缪,把决心下在要紧关头,与其走下坡入逆境,不如着手实施“重组”。

3. 富足殷实,前景走势强劲型

这类企业正处于巅峰时期,不要说眼前没有困难,即使是看得着或想得到的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这些公司的领导班子不安于现状,雄心勃勃,勇于进取。

“重组”被看作提高竞争优势的好机会。把竞争对手甩得更远,把竞争障碍筑得更高,使自身被市场紧随者赶超的可能变得更小。 

耐心和信心要够

在走过不少企业重组的案子,心得就是企业若想要进行重组,就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企业业主缺乏耐心,对于改革要立即见效,或者对于同意改变的业务作业产生质疑,结果往往弄巧反拙,最终企业不但无法达到改革更因为一些作业办法已经更改,使得员工产生混淆,甚至误解上司/业主是一个朝三暮四、动不动就改变主意的人。

如此状况下,员工会因此产生不安全感进而起了离开念头,加剧内部动荡。

 

 
 

 

反应

 

名家专栏

不仅自由 还要公平!/胡逸山博士

马来西亚被美国特朗普政府列入所谓的“肮脏十五国”行列里,即在特朗普眼中所谓在贸易方面尤其让美国“吃亏”的国度或经济体,在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时所用的展示板中可是排在第一张的,还被特朗普以接近惊叹的口吻报出国名。

因此大马被美方施以24%的对等关税。不过,在后来特朗普暂时豁免针对大多数国度的高昂对等关税(而只抽取一律的10%关税)凡90天时,幸好大马也名列其中。

其实,假如特朗普有更为细心观察国际贸易形势时,对于大马不应是有如此的惊叹的。因为大马不是一个普通最落后小国,而是贸易量方面在世界排名25,算是名列前茅的外向型经济体。而类似的领先的贸易型经济体,无不被他的政府列入“肮脏”行列的。

理念不新颖

这里我要表达的讯息是,“肮脏”这字眼固然刺耳,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值得引以自豪的。因为大多与本地同时独立建国的亚非拉国家,一直到当下也还是在社会经济方面别说展翅腾飞了,而根本就是在挣扎求存。

这几年因为工作需要,到了好几个此类的国度去,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民生条件,用“肮脏”来形容当地的卫生条件那才是名副其实。所以回来的感受真的是要某种程度的知足,幸好是生在大马而非当地。

无论如何,看来美国这一轮的超高关税,应该不是最终要抽那么高的关税,而是要逼使其他国家赶快来与美国进行新的贸易谈判的一种高压手段,以尽早削减在特朗普眼中所谓的对美国的贸易不公平。

的确,美国贸易官员们当下都纷纷强调,这世上不止要有自由贸易,而是要有自由而且公平的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公平贸易这个理念其实也不新颖,而是已经通用了多年,但起初主要是被具有社会民主理念的左派微观地拿来形容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剥削劳工权益、让主要生产地的社区有所裨益、没有过度损害大自然等,后来却也被一些右派商家拿来促销或(有理据地)卖贵彼等的商品了。

观念大转移

例如有时购物,就会看到某种产品的标签上,注明该种产品是所谓的通过“公平贸易”的方式来制造的,通常价格会比较贵,愿者上钩。

此类产品从咖啡等食品到成衣等商品都有,而在越来越多消费者们自认热爱大自然、关心遥远的劳工或佃农的权益等的当下,愿意上钩而讨更多的钱出来购买者可也不少。

而当下不折不扣的大右派特朗普就更老实不客气了,索性来个观念大转移,把“公平贸易”从微观转换成宏观的理念,说成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量要平衡、关税要对等、非关税壁垒不应被实施等,而不只是之前左派所关心的社会经济课题了。

所以在未来的至少一段日子里,在美国的强势要求下,看来世上大多国家要谈的,可不止是自贸协定,而是自公贸协定了。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