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中国乐观分子写挽歌/Project Syndicate

在过去2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一直都是个自发的中国乐观主义者。我第一次形成这种观点,是在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最为深重之时。

所谓的东亚增长奇迹已是一地鸡毛,而中国则被广泛描述为将在全球化首次危机中倒下的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

作为摩根史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我在那个时期多次往来于该地区,并很快体会到了中国市场化经济转型的巨大力量。

因此1998年3月我在《金融时报》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关于中国的评论文章《巨龙崛起的国度》,以此表达了自己与众人截然不同的观点。

简而言之,我的观点是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危机后亚洲的新引擎。日本在泡沫破灭后陷入困境,而以改革为导向的中国则有能力、有决心、有战略来抵御毁灭性外部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蔓延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在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拿出了实际行动,而日本则陷入了第二个失败的十年,中国经济像火箭一样起飞了。

对我这个常驻华尔街的中国乐观主义者来说,这是一段非凡旅程的开始。1998年春天,我在西雅图与时任中国财政部长项怀诚会面了一天。他读了我在《金融时报》上的文章,想要就中国和美国的经济交换意见。

他恳请我少点从传统国有企业的角度看待中国,而更多地从乡镇企业驱动下迅速崛起的企业家亚文化角度去观察这个国家。

项怀诚还热心组织我们参观了几家福建乡镇企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亨通集团这个快速成长的高质量光纤和电信电缆生产商。

该集团拥有大量来自美国和德国的最先进技术,员工中的大学生数量之多令人惊讶,与中国长期僵化的国有企业犹如镜子的两面。

混合型经济突围

这一经历吊足了我的胃口。

我加深了对中国混合型经济,开始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新近改革,和日益市场化国有企业与迅速增长的私营部门旗鼓相当,所蕴含的看似矛盾的活力的研究。试问中国能否避免长期困扰日本等其他混合经济体系的痼疾?

前总理温家宝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第一次见到温家宝是在2002年底,当时距离他被胡锦涛主席提升为总理还有几个月。他的好奇心比作为战略家的技能更让我印象深刻,这也有别于他的前任朱镕基。

“四不”悖论引辩论

但温家宝有勇气就中国其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引发一场辩论。

在2007年3月的一次公开新闻发布会上,他警告说中国经济虽然看似强大,但它有可能变得“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

要知道他可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几个月提出这个“四不”悖论的,而该悖论也在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彻底地展现了出来。

从此以后,我就成为了一个双料中国乐观主义者。

我相信混合体系,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遗产——的强韧性是中国经济强大再平衡的关键。

只有通过从出口和投资到消费者主导的增长、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储蓄过剩到通过投资长期缺乏资金的社会安全网来吸收储蓄,还有从国外引进到本土创新的结构性转变,才能解决温家宝的“四不”问题。

中国灵活、混合且越来越有活力的私营部门可以做到这一切(甚至更多)。在温家宝发表上述讲话后的那几年里,中国的五年计划与这个再平衡议程步调一致。面向更加市场化体系实现结构性转型的进程越走越顺。

像我这样的乐观主义者也都觉得自己是正确的。

不再强调消费者主导

随后习近平上台了。起初这位第五代领导人似乎与矢志改革的邓小平如出一辙。2013年底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系列全面改革尤为令人鼓舞。但没过多久一些令人不安的摩擦因素开始渗入再平衡战略。

2017年,习近平以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倒退,拉开了中共十九大的序幕,这种倒退立即被定名为“习近平思想”。

清零政策激起抗议潮

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再平衡不再被强调。反腐败运动不再是为了清除党内的不法分子,而是为了消灭习近平的政敌并巩固其权力。

习近平在地缘战略上的强硬态度,打破了邓小平的低调(“韬光养晦”)姿态,同时引发了与美国的重大冲突。

而2022年则让中国乐观主义者们彻底醒悟了过来。在克里姆林宫即将无端入侵乌克兰之时,习近平的大国博弈操作使中国与俄罗斯结成了“无上限伙伴关系”。

他一味坚持却又难以维系的“清零”政策,激起了曾经消失了一代人时间的抗议风潮。

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与其说是为了让习近平拿下史无前例的第三任总书记任期,不如说是在其所谓 “惊涛骇浪”的危机世界中满足他对安稳的痴迷。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日益萎缩,直到最近还是世界上最伟大增长故事的中国,需要加快生产力增长来重新扛起这面大旗。

然而习近平对安稳、权力和控制的日益强调,却在中国最需要生产力的时候破坏了它。这对增长奇迹只能有坏的影响。

中国已经接近了应许之地。它的现代经济正处于一个非同寻常的发展轨道上。再平衡议程承诺会有更多的发展,但习近平却打破了这一承诺。

对我们这些曾经的中国死忠乐观主义者来说,专制的政治经济学犹如在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5关键技术领先 彭博:遏华政策反致美孤立

(北京1日讯)彭博社指出,中国在5项关键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政策可能导致美国逐渐孤立。

近年,美国加强对高科技流向中国的限制,但彭博旗下研究部门追踪了“中国制造2025”中13项关键技术后,发现中国在无人机、太阳能电池板、石墨烯、高速铁路、电动汽车及锂电池等5个领域已达全球领先水平。

同时,中国在另外7项技术上迅速赶超,这显示出“中国制造2025”取得了显著成效,反映了美国的遏制政策未能如愿阻止中国高科技发展,反而将美国推向孤立。

据“彭博经济”和“彭博情报”指出,上述结果代表美国及其盟友的技术围堵策略已经失败,并未能阻止中国发展高科技。

“中国在制造业主导地位和技术进步的阶梯持续向上攀登。美国如果想在竞争中获胜,华盛顿要么跑得再快些,要么得更努力地给中国使绊子。”

报道称,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使用中国电动车、中国智能手机和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等,这果同时意味着,美国遏华政策正使其自身在国际上趋于孤立,还将重创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此外,彭博以华为为例,指出其在面临美国制裁的情况下,通过加大研发力度使智能手机业务复苏,逐步挑战苹果。

同时,华为最新开发的半导体技术被认为可能优于英伟达的“中国特供”芯片,这预示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望在2025年及未来继续稳步发展。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