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中国可以结束乌克兰战争/Project Syndicate

我最近发表的评论,“只有中国才能阻止俄罗斯,”在有关乌克兰可怕战争争议日益激烈的探讨中激起了双方的激烈争论。

尽管多数西方人意识到有必要在非常时刻采取非常行动,并同意中国在冲突解决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那些同情俄罗斯边境安全和北约东扩忧虑者认为中国没有理由插手介入。

但两者均提出了显而易见且至关重要的后续疑问:中国究竟能做些什么来,恢复乌克兰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可以在三大关键领域采取主动。首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呼吁召开二十国集团领紧急峰会,专门探讨在这场冲突中即刻实现无条件停火,并制定通过谈判实现和平的议程。

二十国集团现在是危机爆发时公认的全球行动论坛,该集团曾在2008年底激励全球领先经济体协调一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和俄罗斯均为20国集团成员,因此,今天20国集团可以发挥类似的作用。

为证明其个人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习应该打破其后疫情封锁规程(他已24个月没离开过中国)并亲自出席会议——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丁也是一样。

应捐赠拯救儿童

其次,中国可以在人道主义援助领域做出实质性贡献。因为乌克兰200多万难民中至少有一半是儿童(预计这一数字将迅速上升到至少400万),因此无疑迫切需要为临近收容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应当向联合国儿基会无条件捐赠500亿美元,该机构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遇难儿童救助机构。

第三,中国可以支持乌克兰的重建进程。俄罗斯残酷的轰炸行动旨在摧毁乌克兰的城市基础设施。乌克兰政府目前估计战争相关基础设施损失在100亿美元的范围内,该数字可能在未来几天以及几周内急剧上升。

对2020年人均GDP(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排名全世界第120位的一个国家而言,重建将是一项紧迫而又非常繁重的任务。

中国应当利用其对现代基础设施无与伦比的关注,为乌克兰提供总额为35亿美元的后冲突支持——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其一带一路倡议和由中国所领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自2017年来乌克兰就已成为该倡议的成员国)项下的相关基础设施活动。现在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时刻。

我提出的计划远不是最完美的。但随着乌克兰熊熊燃烧及其民众尤其是儿童正在遭受深不可测的苦难,它无疑胜过延续这场悲剧性战争的选择。

诚然,这会使中国处于不舒服的境地。但领导从来都不是一项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随着欧洲可以说处于一场七十五年来从未目睹过的战争边缘,这恰恰是中国挺身而出的时刻。

而且不要搞错:这场战争绝不仅仅影响欧洲。与二战不同的是,此次冲突导致两个超级核大国走上了危险对抗的道路,就像普丁本人所说的那样,其所造成的“后果……纵观整个历史都从未见过。”

中国能让普丁清醒

能让普丁清醒的只有中国。面对西方的残酷制裁,他一直是表现得坚定不移的。结果俄罗斯经济正处于崩溃边缘。如果没有俄罗斯刚刚满月的对华“无限”伙伴关系的支持,俄罗斯根本撑不了多久。对普丁而言,中国远比西方制裁所造成的痛苦更为重要。

此外,中国继续将对俄伙伴关系置于其对世界的广义和平责任之上所面临的潜在附带损失是越来越明显的。随着西方继续加大对俄罗斯的严厉制裁, 美国高官现在正公开讨论中国的连带过错,正如我曾经警告过的那样。

要想阻止这种可能成为现实,中国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否则它就会发现自己同样处在迅速扩大制裁的瞄准镜之中。

对原则性很强的国家而言,选择其实是非常明显的。自1950年代中期周恩来时代以来,中国一直坚定不移地恪守和平共处5项原则,包括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明显违反了上述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只要中国仍坚持其核心价值观,那么它在得出这一结论时是没有丝毫灵活余地的。

可以肯定,正如最近与俄罗斯伙伴关系协议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对北约的扩张和俄罗斯的边境安全表示担忧。同样,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在二十国紧急论坛上讨论这些担忧。

西方做得不够好

过去10年来,习近平坚定且有条不紊地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的言辞有时变得非常激昂,充满了在历经一个世纪的屈辱之后实现复兴的愿望、到2049年实现“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国地位,以及最近提出的实现全世界最大多数民众的“共同繁荣”。

但有些时候,言辞开始变得空洞。解决这场危机需要的不只是口号和承诺:中国应当抓住这次机会证明它愿意加紧努力,为实现其所长期寻求的负责任全球领导目标而采取行动。

这可能需要世界其他国家作出艰难的选择。但那个问题是我们的。毕竟,我们西方在阻止此次悲剧发生方面做得并不是特别好。我愿意再重复一遍:能够阻止俄罗斯的只有中国。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言论

中国社会的“戾气”想象/黄贤鸿

中国广东省珠海市体育中心11月11日晚间发生越野车撞人事件。在案件信息仍处于不甚明朗的处境下,中国民众普遍一直对这件事进行各种揣测、表达看法。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在中国网络上,重点在官方的“离婚与财产分配”问题,紧贴各种肇事者私人生活进行揣摩;一些人则拍手叫好,因受害者中不少是因时常做出扰民举动而被贬称的中老年休闲活动团体“暴走团”,觉得他们被撞是活该;一些侧重在今年下半年来多起类似此案的犯者生活背景称,中国历来司法不彰,又碰经济下行,“随机伤人”、“报复社会”等暴力事件只会增多,呼吁健全社会保障与司法机制。不同的意识形态与立场,有不同的关注点。

但几乎没有例外的是,所有人都说:中国这几年来,戾气很重。

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无比关心这起事件,但中国政府早期却是忌惮无比。我们盘点事后中国政府做了什么。

压制媒体操控舆论

即时压制媒体,尤其是非中国的外国媒体报道,直到习近平发话后才不压制;事后两天内不断删除民间社会就相关事件讨论的网络信息,尤其是剑指社会戾气、正义不彰或经济下行的内容;外交部对各国媒体就此案提问进行马马虎虎、牛头不对马嘴的回应;似乎有意的舆论操控手段,比如微博热搜本应存在此事的网络标签,却疑似被撤下,或被其他非社会议题的热点标签掩盖;官媒报纸几乎不见此事的深度追踪报道;有公安单位把前往事发地悼念者的鲜花没收……

中国公安尚未就珠海一案,包括此前的类似案例,公布完整调查结果,但全世界与中国社会有利益或关系牵扯者,多少皆因此案的严重性产生恐惧感。比如,日本驻中使馆担心再度发生深圳日本人学校随机伤人案那般的案件,因此提醒在中日本人勿在当地“引人注目”,避免因日本人身分惹来杀意。

我认为多数舆论对此事中肇事者的想象似乎过于狭隘。尚未有任何可靠调查结果前,我们仍可以假设,肇事者经济能力正常、此案并非随机伤害、对肇事者财产的司法审判并无不公……等等,而非主流,包括中国政府所设想,此案的发生,综合来说是中国经济下行背景下的产物。

我们应该从此案的社会舆论注意到的是,无论什么身分与立场,驻地中国者感受到的中国社会,已不再是中国政府宣传那般“小康富裕”、“是世界上最安全、稳定的国家”,而是充满戾气、随时都要提防外人的社会——这不是外交部的一句“此次事件没有外国人伤亡”就可以应付的。

珠海撞人案敲警钟

这次案件是一个警钟:敲醒中国政府“只要没人说,就没发生过”的信息审查技术,恐怕没有办法应付公众的不安,甚至可能会加剧之。而顾虑“不报道就不会引起模仿效应”的想法,我只能说这是天真——假若此案真是“报复社会”的“恶性事件”,本就怀有报复社会意识者,不需要此案的新闻报道来激发他的犯罪心理。一个可犯罪的环境和条件,再加上不可预测的心理状态,就足以促使一人突然想报复社会。哪怕中国政府不愿使用“无差别伤人/随机伤人”一词,此类案件的发生,就是不可预测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