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剩产能如何减?/Project Syndicate
作者:余永定(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近几个月来中国的产能过剩一直是全球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主要讨论话题——以及争议来源。虽然这些担忧并非毫无根据,但却是过度且可以解决的。
在过去40年间,随着中国从以短缺为特征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在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过热之间摇摆的市场经济,中国政府经常会尝试消除产能过剩现象。比如2003年对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严厉打击就导致许多钢厂停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出口急剧下降,致使经济大幅放缓。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GDP仅增长了6.1%,为十多年来最低。
为应对这一冲击中国政府推出了一项总额4兆人民币(约2.51兆令吉)的经济刺激计划。在大规模投资的推动下(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0.1%,2010年同比增长23.8%)中国经济大幅反弹,于2010年实现了10.6%的增长。
供需错配
虽然总需求也迅速增长,但总供给却未能跟上步伐,因为新的投资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转化为新增产能——而滞后期的长短则取决于投资类型。这种不匹配导致通胀上升,消费者价格指数在2010年上升了3%。
当消费者价格指数增幅在2011年3月达到5.4%的峰值时,中国政府宣布该年的首要政策是抑制通胀。事实也确实如此:从2009年到2011年,中国预算赤字相对GDP的比率从2.8%降到了1.1%,新增信贷从9.6兆元人民币减少到7.5兆元。
但是与前一段投资相关的生产能力已然形成,甚至开始运转。因此随着财政和货币紧缩减少了总需求,新的错配又出现了,钢铁、汽车、水泥、电解铝、农药、光伏和玻璃等许多行业都出现了大量过剩产能。
此时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增长率已降至3%以下,而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则处于负值区间。
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产能过剩激增的典型做法是恢复财政和货币扩张以刺激经济。然而中国政府却决定继续紧缩政策。结果2012年的GDP增长率降至7.7%并在此后持续下滑。

2011年的教训
事后看来,由于新产能的逐步形成,即使中国政府不在2011年实施财政和货币紧缩政策,通胀压力也完全有可能在之后得到缓解。如果政策制定者能在2012年实行适度的财政和货币扩张,同时鼓励市场在淘汰行业过剩产能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那么中国很有可能在随后几年实现更高的GDP增长。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去实现更美好的未来。就中国而言,这意味着当前要实施更具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将有助于减少宏观经济层面的“产能过剩”(这相当于“有效需求不足”),同时为消除行业层面的产能过剩创造更大空间,而中国政府则应该让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促进平衡
所有这些都将大大改善中国的贸易平衡状况。尽管任何国家都没有理由以“国家安全”为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如美国所做的那样),但中国必须确保自身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规则。
在这方面本月初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是令人振奋的。正如会议公报所指出的那样,中国计划要“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培育“外贸新动能”,并通过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发展“新体制”以支持一个开放型全球经济。只要各方致力于互惠互利——且相互尊重——的交往,就没有解决不了的贸易争端。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因关税暂停输美 中国圣诞饰品劳力士恐从美国货架消失

(华盛顿15日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新一轮关税政策冲击下,从亚洲到欧洲,愈来愈多企业选择暂停对美国市场的出货,涵盖汽车、玩具、电子产品与珠宝等多项商品。这也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即使想买东西,可能也买不到,因为货物正堆积在港口。
专家指出,未来数周内,部分商品可能将从美国商店货架上消失,因企业正权衡加征关税的成本,并考虑降低对美国市场的曝险。
多家企业为因应突如其来的关税风险,纷纷暂停运输作业。全球玩具零售商Five Below发函通知供应商,自4月10日起停止接收来自中国的货物,并要求退回已装载的货柜。同样受到波及的还有Basic Fun、Framework与Razer等企业,前者已全面中止中国制玩具出货,后两者则陆续停止笔电在美销售。
外媒报道,中国圣诞饰品制造商表示,来自美国的订单已停止,而这类商品的订单通常会在4月中前敲定。
汽车业者也采取应变行动。奥迪与三菱已暂停新车交车,捷豹路虎与日产汽车则宣布自4月起暂停部分车型出口至美国。马赛地更考虑停止销售旗下最便宜的车款,因新关税将使这类车款无利可图。
此外,瑞士高端钟表品牌如爱彼、百年灵与劳力士也选择暂停出口至美,因美方针对瑞士制产品课征高达31%的关税。消费电子业者同样受创,日本游戏主机制造商任天堂宣布延后Switch 2的美国预购计划,表示需重新评估市场与税负变化后再做安排。
发展中国家出口产业首当其冲。孟加拉服装业者指出,37%的高额关税导致美国买家已全面停止下单;印度裸钻业者则表示,10%的进口税虽低于预期,却已压缩原本仅3%至5%盈利的利润空间。
贸易公司与物流业者也观察到港口壅塞的情况愈加严重。部分企业选择暂停集货作业,使得货物堆积在集装场与港口,短期内恐进一步推高美国消费品价格,甚至造成断货。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