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小白到教练必“金”之路/麦传球

无论你是刚刚接触交易,还是在股市已经交易了几年,你可能会想知道一个人是如何从市场上的新手,直到成为一名专业交易员或最终成为一名专业操盘手教练。
交易者的旅程,通常以一系列的进化阶段为标志,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挑战、学习和突破。
这一进程不仅仅是关于积累知识或掌握技术分析,这是一次深刻的个人旅程,塑造一个人的性格、韧性,并最终塑造一个人的交易和生活哲学。
从一个完全的新手,到专业交易教练这段旅程的叙述,概括了在动态交易世界中成长和发展的本质。
第1阶段:新手
旅程在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深深的困惑中开始。作为新手,广阔的交易世界既令人着迷又令人畏惧。我最初涉足交易是31年前在南方银行成为一名新交易员,让我第一次体验到市场的复杂性。
在此阶段,尽管积极参与,但对市场动态的理解仍然肤浅,凸显了行动与洞察之间的差距。
在30年前,我只能向前辈学习,因为没有广泛的互联网,参考书有限,投资课程也很少,更不用说互联网和网络研讨会了。
在这阶段,我从股票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基础知识开始学习。通过交易活动了解新市场、尝试交易策略和了解市场力量是如何运作的。
现在幸运的一代人,拥有的资源可以包括交易基础知识的书籍、在线课程和网络研讨会。
第2阶段:早期实验和扩展
随着好奇心加深,旅程会变得更加结构化。从交易特定货币市场,到固定收益证券的转变,标志着进入金融生态系统的第一步。
随后涉足更多品种的金融产品,并短暂从事期货交易。每个阶段都充当实验的沙箱,提供有关风险、多元化和市场参与的时间方面的经验教训,例如从长期交易到肾上腺素驱动的日内交易世界的转变,其中显着的收益和损失在一天之内完成。
在这阶段,我们开始制定交易计划。创建详细的交易计划,其中包括交易策略、风险管理规则,以及进入和退出交易的标准。
我很幸运,我实际上不必制定交易计划,因为一切都已由银行的交易和风险管理政策解决。我只需要遵循政策来控制和管理我的日常交易活动,包括头寸规模、交易的工具类型、获利或止损策略等等。
第3阶段:自我教育和掌握
我逐渐认识到,真正的掌握来自于内心。自学阶段是充满挑战的时期,是转型的熔炉。正是在这里,奠定了稳健交易理念的基础,强调纪律,以及开发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目标相一致的方法的重要性。
持续学习和了解新的交易技术、策略和市场趋势是必须的。
大多数人会在这个阶段放弃并停止学习和交易。
第4阶段:回馈与合作
在这个阶段,我实现了个人成功打开了分享知识和指导他人的大门。
在2016年,我选择在50岁之前提前退休后,我成为了一名全职交易员。然而,个人交易是一个非常无聊的世界,因为你唯一的陪伴就是图表和更多图表。
因此,这引发了我考虑重返交易世界的想法。然而,像许多其他人一样,一旦你停止为别人工作,你就不会想再为了钱而为任何人工作。
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我想帮助我的朋友(我收取相对少量的费用仅用于支付费用)和家人(他们免费参加我的课程)提高他们的金融知识水平,这样他们就不会成为投资骗局的牺牲品。
这就是为什么我创办一个小型培训中心,每季度教一次课,只为了收支平衡(一笑)。开发综合课程并与学生互动,不仅可以加深理解,还可以完善教学方法。
帮助他人应对交易的复杂性的行为,丰富了我的交易旅程,还提供新的视角并促进个人的进一步成长。
第5阶段:创新突破
为新手交易者提供指导时,可以加深我自己的理解并让我接触到新的观点。与学生的持续互动,以及实时交易的日常严格性带来重大突破。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不断创新,适应越来越短的时间框架,例如从15分钟过渡到5分钟,最终过渡到30秒图表。能够通过 30秒和一分钟的图表解读市场走势,就表明了熟练程度的提高。
最好的教练,总是在学习和调整自己的知识库。
第6阶段:专业交易教练
从新手交易者到专业教练的进化路径不是线性的,也不是普遍的。每个交易者的旅程都是独特的,以个人挫折、顿悟和里程碑为标志。
各个阶段的进步,涉及自律、持续学习、策略实验和指导的结合。要在这些阶段取得进展,需要致力于持续教育、自我反思的开放态度,以及与他人分享知识的意愿。
最后,发现的最大秘密可能是深刻的理解:教导他人不仅可以提升我们,还可以让我们更接近自己在交易世界中成功和实现的理想。
这一旅程的顶峰,是成为一名专业交易教练。这一角色的成功秘诀是多方面的,植根于通过个人经验获得的深刻理解、以易于理解的方式阐明复杂概念的交易能力,以及激励和指导他人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练,这个旅程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从寻求知识到传播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成功和挑战不断学习和成长。
你准备好从零开始,成为激动人心的交易世界中的英雄了吗 ? 如果是的话,让我来帮助你吧!
视频推荐 :
高盛:极端情况下 美国会抛售3,525,998,288,000令吉中国股票

(纽约20日讯)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高盛最近报告,指如果中美资本完全“脱钩”,多达8000亿美元(约3.5兆令吉)的中资股票将被抛售,脱好脱满。
作为对比,马股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才4000亿美元。
高盛的假设是——特朗普立法禁止,美国人继续投资中国。听起来很魔幻,但高盛已经开始认真评估这种“地狱模式”了。
报告提到,现在大约有7%的中资ADR(美国存托凭证)是被美国机构持有的,而这些机构通常不能在香港市场操作。也就是说,如果像阿里巴巴这类公司真的被迫从美股下市,美国投资者可能连在港股补仓的门都没有。
目前不少中概股是双重上市,比如阿里、网易、京东、百度等。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美方投资人能顺利“转场”到香港市场接盘。
其实这种担忧早在特朗普任期内就浮上台面,最近连美国前财政部官员贝森特都说“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气氛可说是越来越紧张。
高盛进一步估计,如果真的强制退市,中概ADR的估值可能下跌9%,MSCI中国指数也可能跌4%。这是在说,市场还没完全“反映”这类风险。
从高盛的数据来看,美国人目前总共持有大约8000亿美元的中国股票:当中,美国机构投资者目前持有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 ADR,佔总市值的 26%;持有的港股则有 5220 亿美元,占市场总额的 16%,另外亦持有约 0.5% 的中国A股。
他们估计,A股部位可以在一天内清掉,但港股和ADR的退出则需要分别119天和97天——换句话说,这不是按个按钮就能脱身的事。
同样的情境下,中国投资人可能也会被迫抛售他们持有的美资资产,总金额高达1.7兆美元,其中3700亿是股票,1.3兆是债券。
至于被动型基金,高盛特别点名了美国最大的中概互联网ETF——Krane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KWEB),他们说这个基金的33%是中概ADR,其中一半还没有在香港上市。一旦美股市场关门,就等于这些资产直接没了出口,冲击可想而知。
文:钜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