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人事制度真的重要?/陈绣茗

多年与中小企业,尤其小企业共处,很清楚明白中小企业面对人事的烦恼。

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面对业务现金流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员工带来各种问题的压力,身为业者确实并非想象中这么容易。

若遇到明白事理愿意付出的员工,这当然是天掉下来福气,但这也是靠运气就这么刚好请到这样的员工。

“管人真的很难”,这是我最常听到业主投诉的一句话。人,确实很难管,因为他们不由得你管。

每一个人都身为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思维想法,并非如计算机般敲打键盘要A屏幕面显示出A。加上天性所致,人都会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导致工作绩效无法一致。

就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才需要培训、绩效考核、奖励惩罚等制度,来维持甚至提升员工工作绩效。

人事部业务繁杂

这几个月就处理这样的一个案例,一家外来投资的企业,由于是外国来到马来西亚设立的分公司,由于处于新创加上分公司之原因,在马来西亚并没有设立一套标准人事制度。

公司上下所仰赖的人事文件,也仅唯有聘请书一份。问题就出在这份聘请书上,由于这份文件是遵照外国人事聘用的条例所撰写,许多内容不但不符合马来西亚的营运作业,甚至含包括超过公司能应付的福利制度。

从营运至今,公司都没有履行聘请书上所写的福利制度,甚至该员工的职位也已经被调职。

根据案例公司聘请的人事负责任指出,这位员工熟悉法律,虽然至今未找公司理论但也不表示未来不会,所以必须尽快解决制度规范的问题,以保障公司未来不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着手编制制度的时候,这位人事负责人才理解人事部门的庞大并且业务繁杂。

单撰写制度,不仅需要参考法律,还需要将管理层的管理意愿草拟成制度,同时还要兼顾这些意愿不触犯法律允许范围。

一个良好的人事制度,不仅是标示对员工的行为规范,还衍生许多作业流程。

例如,根据法律指出,培训与教育员工是雇主的责任,在制度上就会这样书写:公司将提供员工适当的培训。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衍生出来的就是培训计划流程、培训方案制作、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技能考核(以便可以知道员工需要哪类型的培训课程)等等。

再如,法律指出,保护工作环境的安全是雇主的责任(OHSAS ACT),在制度上就会这样书写:公司确保提供员工安全的工作环境。

规范机密文件

实际上的应用,却是公司内部有没有施展保安措施,落实对员工安全的教育等。

举例,案例公司所经营的业务属重工业,员工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发生意外,所以我劝导这位人事负责人必须跟公司内部的保安负责人详细规划内部的保安制度,包括对员工的教育,机械操作的安全指导等,还包括使否有特别设计一些安全措施,以防止员工在无意或有意之下导致意外发生。

另外还有信息保密,虽然信息保密并非法律规定,但是在信息时代这是非常重要也是最容易被疏忽的地方。

许多公司在聘请出上会撰写如“员工不可以在公司不同意之下擅自将机密文件对第三者揭露”。

这一简单的制度,就衍生出公司是否有针对何谓机密文件的规范,是否有针对机密文件管理编制出一套制度,是否有对计算机档案进行加密或者对网站有特定授权等等。

过去跟许多业主聊过,业主注重的人事制度多为上班迟到、喜欢请假、常常请病假等等属于员工态度问题。

员工态度问题,在人事整体业务也不过属于一小块,撰写一份能保护企业的人事制度包括衍生的各种应用制度,这才是关键。

 

 
 

 

反应

 

ESG

中小企业不能再观望 ESG成企业生存关键

报道:李琇云

(吉隆坡20日讯)“环境、社会和监管(ESG)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本地中小企业不能再观望!”

大马环境、社会和监管公会总会长拿督谢国雄博士说,ESG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市场的入场券。若中小企业在ESG发展上出现迟滞,可能导致他们在国际市场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直击当前商业生态的核心矛盾。

根据2024年东南亚绿色经济报告,大马ESG领域的表现在东南亚属中等水平,落后于新加坡和越南。尽管全球供应链、融资市场及消费趋势均以ESG为核心标准,但超过90%本地中小企业仍缺乏明确的ESG实践方向。

谢国雄指中小企业ESG转型步履维艰,三大障碍成掣肘:

·认知断层:

多数业者未真正理解其长期商业价值,甚至误以为这只是“口号”或额外成本。

·资源匮乏: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与人才短缺,难以负担ESG认证、技术升级及永续发展相关投资,高额成本成为最大障碍。

·政策脱节:

政府就ESG的支持措施有限,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实践指引与补贴机制,导致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方向与动力。

银行纳入风险评估框架

谢国雄说,银行和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支持ESG评级较高的企业,因他们认为,这类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具备更强的永续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机构已将ESG纳入风险评估框架,良好的ESG绩效能降低长期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发展能力。”

他指许多企业已通过ESG战略实现永续发展与盈利能力的双赢。对于尚未开展ESG实践的企业,可以从小处着手逐步推进,包括可从资源优化、减少浪费、提升员工福利等“低成本、高影响力”的措施开始。

目前全球政策与市场趋势正加速ESG发展,欧盟也预计每年需投入1.5兆欧元以推动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凸显ESG已成为全球商业生态重要一环。

大企业纳入供应链遴选标准

无法适应规范恐被淘汰

高耗能行业ESG标准升级,大马中小企业该如何抓住供应链商机?

随着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ESG监管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永续表现正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谢国雄说,可再生能源是ESG体系下的重要领域,数据中心运营商正加速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碳排放率。业者可通过提供相关技术和服务,帮助数据中心优化能源结构。

另外,数据中心高能耗问题也催生了对节能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的需求。高效制冷系统、智能电源管理和能耗优化方案,有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为业者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谢国雄指随着ESG监管趋严,企业对碳排放管理的需求逐渐上升,供应链中的企业需具备碳足迹追踪和管理能力,以满足国际ESG规范。

面对ESG逐步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考量因素,他认为中小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包括提升ESG运营标准,以符合大型企业供应链合规要求,并加强ESG信息披露,满足市场及合作伙伴的预期。

“越来越多国际大企业已将ESG纳入供应链遴选标准,无法适应ESG规范的中小企业不仅会失去融资机会,还可能被市场淘汰。”

他以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为例,ESG不合规的企业将被征收20%额外关税,而大马中小企业利润率普遍偏低,额外关税成本可能成为沉重负担,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谢国雄坦言,大型企业为了维护ESG声誉及合规性,倾向于选择符合ESG标准的供应商。对于依赖大企业订单的中小企业而言,若无法满足ESG要求,可能面临失去合作机会的困境。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