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贸易大蓝图看预算案/黄锦荣

上周有两份与国家发展相关的政策报告出炉,一是受众人瞩目的2022年财政预算案,另一个则是无人问津的国家贸易大蓝图。
财案固然重要,因为那涉及千万人的福祉,但毕竟还仅仅是年度预算,不比那探讨国家贸易瓶颈、详列中期发展方向和举措的大蓝图来得关键。
员工看公司预算的角度,十之八九离不开公司福利有否改善、部门预算有否增加,来年是否会加薪,而老百姓看国家财案也自是如此,看看来年哪能扣税、哪能得到政府的援助、什么行业比较受关注。
但正如没有任何一家优越的A+级公司会仅热衷于讨论年度预算的用途,而忽略公司来年的宏图大业一样,不愿屈身于B级国家的我们,又怎能不谈为期5年的2021至2025年的国家贸易大蓝图,并从大蓝图的视角审视2022年财案的不足。
由于人口相对不多,马来西亚国内市场规模原来就偏小,既缺乏规模经济所能带来的成本优势,支撑产品多元性的市场需求也不足。没有成本优势,竞争力难以为继;产品不够多元、没有互补,市场需求就无法被推高,生产附加价值免不了偏低,产品卖不了好价钱又怎能给员工付高薪。
只有在打通了国际市场以后,规模经济才有望成型,大马厂商才能享有成本优势,昂贵的研究与开发才变得有利可图,工业设计才更显迫切,哪怕是小众市场也有足够的需求量来支撑产品的多元,困扰大马数十载的低薪僵局才有望突破。
但知易行难,看看国家贸易大蓝图里的数据便知。全国有超过134万家注册公司,出口商只有3万1千家,占了不过2.3%而已;中小和微型企业虽然占了全国总注册公司机构的99%,对出口的贡献却只有17.9%;至于占了全国总注册公司机构不足0.5%的外国公司,却包揽了整整74%的与出口相关的商业投资。
简单来说,大部分本地公司都不做出口,没有针对出口的商业投资做任何投入。
我们退一步问,为何不出口?根据大蓝图针对出口和非出口商所做的调研,无法准确的和在地商家衔接,缺乏对在地市场的法规、关税、产品认证和自由贸易协定的了解,认为电子商务不重要的同时,相关人才不足是出口商所面对的最大挑战。
仅占2.3%的出口商尚且如此以为,可想而知这些挑战对于不做出口的大多数而言是何等巨大。
走出国门突破瓶颈
以此回看2022年财案,我们便可举出多项它于推行经济转型这一方面的欠缺。
1)财案明年不再针对数字转型给予配对基金;
2)没有针对聘请或培养电子商贸人才给予财务援助或税务奖掖;
3)对于强化出口生态系统没有任何着墨;
4)没有任何有关于鼓励外资优先采购本地原料的奖掖,以便通过中小型企业和外资于技术上接轨来强化本地企业出口的底蕴;
5)没有任何协助本地企业在来年准备好面对《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于生产条规和市场游戏规则所带来的改变;
6)关于欧盟和美国即将推行的碳边境调整机制,对本地出口商所可能带来的挑战;
7)没有在与绿色转型相关的财务奖掖被关注。
孰重孰轻各有判断
后疫情的经济挑战不缺,奈何公共财务资源有限,能做到的往往也只有那么多,因此做选择是无可避免的事,孰重孰轻,就各有判断。
但如果解决低薪是重中之重,那么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国门,面向国际是突破瓶颈的唯一途径,也是财案应该侧重之处。
吴逸平:助中小企应对财困 政府可设低息紧急救助金

(吉隆坡18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建议政府设立低利率紧急救助基金,例如为中小企业设立特别救助机制(SRF),包括贷款重组,以应对生产商或供应商因销售额下降而难以还贷的财务困难。
他今日出席“美国关税和贸易战:大马和东盟策略反应论坛”时说,政府也可考虑为中小企业和出口商提供财政援助,例如拨款、补贴和税收减免,以抵消成本增加,帮助业者管理现金流并维持业务营运。
他强调,大马作为东盟主席国,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巩固东南亚作为开放与稳定中心的地位:“中总坚决支持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呼吁,即东盟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美国提出的对等关税。”
“东盟的集体、协调立场,对于增强谈判能力以及与全球主要大国开展建设性对话至关重要。”
吴逸平提及,企业也需采取积极措施,充分了解关税的影响,进行战略规划并有效管理成本。这在探索并抓住市场多元化的机会至关重要,以确保能抵御潜在贸易中断的风险。
中总为了评估企业对美国对等关税措施的应对能力所展开的调查显示,55.2%的企业认为,美国的报复性关税将带来直接或间接冲击,其中近半数评估影响程度为“高”或“非常高”。
60.4%对前景悲观
吴逸平说,60.4%的企业对未来业务前景感到悲观,反映整体市场信心低迷。
他说,在关税上调与全球需求放缓的双重冲击下,61.3%受访企业表示,一旦关税上调超过10%,销售将受到影响;另有31.1%担心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
“ 客户要求降价已成为普遍现象,46.2%的企业指出,买家为抵消关税压力而要求降价,进一步挤压本已紧缩的利润空间。”
应建立伙伴关系
对于美国暂缓执行关税措施90天,他认为这是各方本着相互理解的精神,重返谈判桌的关键机会。
“中总强烈鼓励对话,建立伙伴关系而非诉诸保护主义。我们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制定清晰的战略计划,以加强贸易关系,构建更具包容性和永续性的全球贸易架构,积极为所有参与方创造长期稳定和互利共赢。”
李健聪:关税战不利中等强国
八打灵再也国会议员兼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说,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深刻调整时期,如今还不是转向内看之时,大马必须制定一条稳定、具战略性以人民福祉为中心的方针。
“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大马拥有塑造我们集体应对策略的独特机遇。这是一个需要战略克制而非被动应对的时代。”
李健聪出席“美国关税和贸易战:大马和东盟策略反应论坛”时说,针锋相对的关税战很少符合中等强国的利益。
“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沉着、坚持不懈的外交——以事实为依据,以原则为指导,并着眼于长远成果。”
加速东盟内部一体化
他说,东盟历经风雨,但此刻却前所未有。大家正面临一场危机交织的完美风暴,包括保护主义抬头、供应链断裂、经济民族主义死灰复燃及生活成本飙升。
“我们的劳工、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将首当其冲地承受这些冲击。”
他认为如今是时候加速东盟内部一体化,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字贸易,并在世贸组织和二十国集团等全球论坛上发出统一声音。
李健聪提及,国内家具、纺织及某些未获豁免的商品等关键行业,可能会面对压力。
“这些行业雇佣了数以万计的国人,我们需迅速采取行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技能再培训计划以及增强韧性的政策。”
他指可再生能源、半导体和自动化等新兴行业,可能会受益于全球供应链的转变和新的产业激励措施,当局应积极抓住这些机遇。
胡永泰列美关税3可能局势
对于美国关税风波,联合国永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亚洲副主席拿督胡永泰列出3个有可能的局势。
第一是低度紧张的局势,犹如大象在玩耍,草被踩踏,只要东南亚国家顺从,就会被忽视。
第二是中等紧张局势,犹如大象在对峙,草木还是生长,维持现状。
第三是高度紧张局势,即大象在打架,草木被践踏,造成东南亚成为代理人战争的战场。
胡永泰指出,当中等强国成为超级大国代理人战争的棋子时,它们就会成为附带损害。此外,处于势力范围之内,会限制中等强国的主权以及外部市场的规模。
“那么,什么对中等强国有利?中等强国最好成为缓冲区的一部分,与所有势力进行贸易。
“中等强国可以宣布自己为缓冲区国家,并通过联合国、世贸组织等专门国际机构,以及欧盟和东盟等区域机构合作,建立一个联合缓冲国。”
中国低价抛售 特朗普将获胜
胡永泰说,当中国原本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因关税而停止载运,中国企业会转而降价卖到东南亚以清货,若东南亚各国对此增加关税,意即对中国的关税长城就成立了,也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会因而胜利。
他指当美国开启对等关税后,中国面临的困境是如何处理销往美国市场的库存商品?糟糕情景是出现“中国新长城”。
“中国将低价抛售这些商品,将其转销至其他国家。这些商品像海啸般冲击欧洲和亚洲的贸易伙伴国,导致这些国家以高额关税封锁中国出口。
“中国对美国关税的回应,导致其他国家也对中国征收关税。因此,中国被排除在国际贸易之外。最后,特朗普获胜。”
胡永泰提到,对于中等强国如东盟、日本、法国及伊朗来说,应对冷战2.0意味着将中美紧张局势,保持在临界水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