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麻麻烦烦!/黄锦荣
经济学大师保罗.萨谬森曾笑言,股市预测到了过去5轮经济衰退中的9回;著名的末日博士鲁比尼自预先判断美国次房贷危机以后,就几乎每年都会敲响“经济滞涨即将降临!债务危机即将引爆!”的警钟,今年也不例外,大概终有一日会再次给他估中。
股市那阴晴不定、今日悲观明日乐观的预测也就算了,不过这一回鲁比尼并不孤单,因为几乎所有国际投行,包括国际货币基金(IMF)及世界银行,也都预计今年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会陷入衰退。
各项数据发展视乎也在为悲观的预测给予佐证。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中美欧三大经济体的采购经理指数都呈现衰退讯号;国际油价在OPEC+坚持减产的情况下仍止不住泄气,可见国际需求是何等疲弱;经济衰退预测命中率是百分之百的收益率曲线,也出现了该死的倒挂,按历史演进,经济衰退已不远矣!
虽然采购经理指数可以转向,收益率曲线也不是水晶球占卜,但令人忧心的经济景气挑战实在不少,各大经济体也有各自的烦恼。
中国开放后能否速增?
房地产市场低迷、民企收紧开支,低薪招聘、地方政府财政资源捉襟见肘、美国对芯片及制造设备的出口禁令及人才参与,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在解封以后能否像其他国家之前那样迅速恢复的障碍。
中国没有类似欧美甚至是我国那些针对中小企业及家庭所发放的援助金、薪金补贴、失业援助及暂缓还贷来支撑消费,重建储蓄而不是花钱,也许更有可能成为解封后的最先浮现的状态。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不仅重塑欧洲地缘政治的版图,也重创了复苏动力原来不错的欧洲经济。
重创的源头来自于对俄罗斯石油及天然气的依赖,这一战虽然加速了欧洲能源供应的转型,剧痛已避免不了,能源短缺和高通胀已经让德法两国经济陷入停顿。
但油价及天然气价格已经回掉,欧洲通胀也出现明显的滑落,德国新盖的液化天然气设施也已经启用,债券市场也没对欧洲财政的持续力出现信心危机。一旦挨过了冬天,春天也真的不远了。
美国经济麻烦虽然不少,但灵活性是各大经济体中最强的一个。
连续9个月的急速升息,既没有击垮美国经济,也没有引爆金融系统性风险,4%的增幅也仅是稍微冷却经济和劳动力市场。

中国北京一家购物中心的兔年装饰。
美国风险在于政治
虽然类似科技股裁员、特斯拉股价和比特币同病相怜的新闻占据了头条,美国经济依然每月新增23万就业机会,而通胀也出现显著的回落,软着陆不是天荒夜谈。
如果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要真的按照预测陷入衰退的话,源头既不该是货币紧缩,也不会是金融市场崩盘,而是政治。
看看美国众议院议长选举僵局和混乱,你不禁会怀疑,这样的众议院要如何在今年避免债务违约。
美国一旦违约,那对全球金融和经济来说可是灾难性摧毁。
幸好所有经济预测都是条件概率,也就是事件甲在事件乙已经发生的条件下会发生的概率,天晓得今年会发生什么事件乙,何时发生。
即使都发生了,大马经济也不必然被KO(击垮)。疫情、封城、战争的坎都跨得过,经济景气的一般循环又有何惧。
视频推荐 :
勿盲目对抗关税政策/张优杰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全球引发激烈争议,但其核心在于重构全球经济规则,确保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并推动国际贸易关系回归公平与合理。
长期以来,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不仅提供市场、资本与科技,还承担着国际安全与航道自由的成本,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巨大贡献。
然而,多年来,许多国家反过来利用美国市场,实行倾销、操控汇率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等手段,导致美国长期承受贸易逆差、制造业外流与经济空心化。
特朗普政府通过征收关税,试图扭转这种结构性不公。他指出,美国现状是几十年来被全球化体系剥削的结果,尤其是在过去政客忽视本国产业与工人利益的情况下,全球其他国家不断从美国的财富中获利,却不承担应有责任。

限制不公平商品进入
通过关税手段,美国不仅能够限制不公平商品进入,还能重建国内制造业基础,带动就业与工资增长,从而强化本国消费力,为世界经济提供更稳定的支撑。
关税不仅是惩罚性工具,更是一种谈判筹码和重设全球经济秩序的手段。特朗普提出三大战略方向:削减无效支出、增加贸易收入、推动产业回流。
其中,关税改革每年预计带来5000亿美元新收入,十年内总收益将超过5万亿美元。此外,通过监管松绑和“金卡计划”等机制,美国吸引高净值人才与投资,推动企业回流,进一步扩大财富基础。
对马来西亚而言,特朗普政策所带来的全球影响不可忽视。我国与美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在对美顺差国家中排名第15,2023年总额高达248亿美元。
面对新一轮关税调整,我们不应盲目效仿中国或欧盟的对抗措施。
相反,马来西亚应果断采取战略姿态,主动降低对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以换取更优惠的贸易条件与安全保障。
这不仅符合国家利益,也有助于稳固我国与美国在高科技、半导体、绿色能源及国防合作等领域的长期关系。
如今,全球频现“替代美国”的幻想,诸如金砖国家、全球南方或东盟被视为潜在主导力量。但这些体系多受限于制度不成熟、治理能力不足与内部意见分歧,难以取代美国所构建的稳定经济与安全框架。
无论在技术创新、制度优势、人口结构还是经济韧性方面,美国仍占据压倒性优势。特朗普的政策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地位,其领导下的美国正重新整合能源、资本、生产链与外交资源,形成一个更强大、内生驱动的经济体。
须重新定位国家战略
对马来西亚而言,我们必须重新定位国家战略,在不牺牲主权的前提下,深化与美国的合作关系。与其被动等待国际形势变化,不如积极争取与华盛顿谈判新的贸易协定,效仿越南主动争取零关税待遇。
若我们继续拖延,恐将沦为最后一批谈判国家,不仅错失关税豁免与市场进入机会,甚至可能面临更高的报复性关税风险。
同时,美国仍是马来西亚最大的优质投资来源之一。截至2022年,美国直接投资占我国总外资(FDI)的43%,远超其他国家。
美资企业在马来西亚创造了数十万个优质岗位,为高科技、医疗、数字经济等战略行业注入长期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