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衰退,大马准备好了?/李兴裕
越来越多人提到全球经济已敲响了衰退的警钟,也有很多学者和专家附和这个说法。
各大国际机构、华尔街著名的投资银行家,以及全球各国央行开始对经济明年急剧下滑发出警告。
自今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爆发军事冲突以来,全球增长前景迅速恶化。同时,长期的高通胀,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尽管已从高峰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这些不利因素加上货币和融资条件加速收紧,引发了关于明年全球经济衰退可能性的议论。
糟糕的氛围和美联储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显示我们可能正走向衰退。世界银行已警告,全球各地为应对通胀而同步升息,或将导致全球经济明年衰退。
随着全球经济尤其是欧美的衰退风险愈发令人担忧,目前的大马经济,情况是否比2008至09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及过去两年的冠病疫情危机乐观?
各行业复苏不均
答案是,大马经济面临的冲击将是可控的,但如果全球或欧美严重衰退,导致外围经济突变,大马将无法完全独善其身。今年首7个月,美国和欧洲市场分别占大马出口总额19%,中国则占13.4%。
虽然大马经济已从疫情危机中复苏,继去年录得3.1%按年增长后,预计今年增长率将走高至6.5%,但各领域的复苏力道仍不均衡。
商业成本和消费者物价压力,以及生活成本上升和令吉兑美元汇率将持续贬值,直到美联储完成其激进的升息周期为止,而这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底。
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全恢复,因为7月份3.7%的失业率与疫情之前的3.3%水平仍有一段距离。
此外,与技能相关(今年第二季为36.7%,2019年第四季为34.8%)和与时间相关(今年次季为1.4%,2019年末季为1.1%)的就业不足,仍是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大障碍。

财政空间有限
那么,面对普遍预期的全球经济下行冲击,我国政策决策人应如何准备和应对?
政策制定者需在一条狭窄的道路上前行,这需要一套同时顾及需求方和供应方的全面措施。
首先,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大马财政空间有限:税基狭窄、税收薄弱。截至今年6月底,联邦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62%,距离65%法定顶限已不远。
财政政策需优先考量各项开销和中期债务的可持续性,同时为弱势群体提供针对性的支援。一些“唾手可得”的补贴改革,可以用来释放一些财政资源,以用在其他用途上。
财政支援可优先发放给容易看到成果的领域,例如旅游业、较小规模的社会经济项目和社区项目。这些领域具有高乘数影响,并能快速实施。此外,政府须对防洪救灾工程、环保绿色工程进行拨款。
其次,大马必须依靠公共投资和官联投资机构投资支持的内需(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面对冲击。
国内家庭能否为经济放缓做好准备?就业市场和工资增长将放缓。被压抑需求已经消退、通胀持续扬升和生活成本高,意味着国人将失去购买力,市场消费将正常化甚至下降。
国民储蓄耗尽
由于大量的雇员公积金会员,尤其是中低收入的存款人已用尽了他们的退休储蓄(目前约52%的公积金会员退休金不足1万令吉,而27%的会员存款更低于1000令吉),政府祭出旨在刺激市场消费的措施,成效将会有限。
尽管政府经常发放现金援助中低收入家庭和个人,但受到燃油、食品等庞大补贴的限制,政府要大洒银弹的能力和空间有限。
在商界方面,政策决策人需采取措施减缓劳动力市场、经商成本、监管与合规成本及贸易网络所面临的各种局限。
基于工商界目前已面对经商与营运成本(原材料、运输与聘雇成本),以及令吉贬值对进口原材料成本的冲击,因此当局需要采取某些形式的成本缓解措施。
需援助工商界
银行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商业模式疲弱及呆账水平偏高的问题,以清理其资产负债表。另一方面,银行也必须提供绿色相关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援。
如果各大发达经济体不幸的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将首当其冲,并对国内金融与外汇市场产生连带的负面影响,导致本地市场也持续动荡。国内金融机构必须强化资本适足率,应对资本外流和流动资本紧缩的冲击。
灵活的令吉汇率机制可协助吸纳部分的冲击,尽管国家银行将拥有确保外汇市场井然有序的政策工具,并确保国内流动资本(令吉和美元)充足。货币政策必须始终如一地及时支持内需,并确保物价稳定。
国行:大马可应对关税战

马祖尼山
(吉隆坡15日讯)尽管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国家银行大派定心丸,指马来西亚经济基础稳固,足以具备高度韧性应对挑战。
国行副行长拿督马祖尼山指出,虽然全球贸易紧张影响金融市场,特别是股市与汇率,但对大马的直接冲击仍属可控范围。
他说,国内需求保持强劲,而对美国的出口仅占我国总出口额约13%,其余则集中在其他国家,有助于缓冲美国报复性关税带来的影响。
马祖尼山表示,此外,尽管汇率波动,大马金融市场仍维持稳定,具备充足流动性。
据《每日新闻》报道,他指出,外汇市场运作有序,金融体系稳健,并受到经常账户盈余和足够的国际储备支撑。
针对如何应对全球不确定性,马祖尼山强调,国家必须时刻做好准备。
“关键在于我们持续关注当前局势,并确保国家银行及政府制定合适政策。外部因素虽不在掌控之中,但我们可以增强国家韧性,扶持本地产业。”
未设今年GDP目标
谈及金融与外汇市场,他指出,维护市场秩序和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至关重要。
至于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马祖尼山透露,国行尚未设定正式目标,因全球经济前景依然不明朗。
“待局势明朗稳定后,国家银行将与政府共同公布新的增长预测。”
此外,针对部分分析员预测国行将调整隔夜政策利率(OPR),马祖尼山表示,国行的首要任务仍是确保物价稳定,并营造有利经济增长的环境。
“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将持续评估增长与通胀前景。考虑到当前全球不确定性与疲弱经济前景,这些将成为5月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的主要考量因素。”
对于令吉表现,他强调,目前汇率波动仍在受控范围内,国行将优先确保金融市场运作有序,避免出现剧烈波动。

东盟增长潜力大
马祖尼山指出,东盟具备巨大增长潜力,特别是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推动战略性投资及深化金融一体化方面,有助于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他表示,当前最大机遇在于强化东盟内部贸易。目前,该区域内部贸易仅占东盟整体出口约23%。
他说,东盟国内生产总值接近4兆美元(约17.65兆令吉),已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应进一步加强东盟国之间的贸易,以释放现有潜力。
马祖尼山指出,强化区域合作的另一关键在于通过具前瞻性与永续性的战略投资,提高国内需求,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与推动数字转型方面。
他提到,若要落实大型投资项目,东盟必须协调区域资源,集体推动融资合作。
他说,其中一项主要项目为东盟电力互联电网,预计成本超过7000亿美元(约3.09兆令吉)。
马祖尼山提及,因此,东盟与多边开发银行、私人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投资者密切合作。
他解释道,世界银行近期关于东盟电力互联电网融资框架的简报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体现了该地区为实现这一高影响力项目所作的坚定承诺。
他强调,强化区域金融体系整合,有助于促进跨境贸易、旅游及经济合作。
马祖尼山指出,跨境支付系统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印尼、新加坡和泰国等国之间使用二维码支付,目前该系统已扩展到柬埔寨等其他国家。
他补充,东盟还优先推动使用本地货币进行贸易结算的框架,作为减少对美元依赖的替代方案。
“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减少对外币的依赖,还能在长期内增强该地区的金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