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退休金改革势在必行/李兴裕
马来西亚的财政压力和人口结构趋势(预期寿命增加和老龄化社会),加剧了改革退休金制度的紧迫性,以增强财政和经济可持续性,并减轻当收入、缴款和投资回报不足以应付养老金开支负担可能产生的不利经济影响。
公务员退休金改革,是整体财政整顿措施的一部分,重点关注支出方面,包括合理化补贴、堵塞漏洞及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更好地管理公共开销。
政府为符合要求的合格公务员,提供固定福利(DB)退休金计划。一般来说,每个退休人员将收到两种类型的付款。第一种是根据雇员的最终工资和服务年资来每月支付退休金,仅限于最后一次基本工资的五分三(60%)(在认可的服务期满30年或360个月后),第二是退休时一次性的退休金,以感谢他们对政府的服务。
目前,公务员退休金是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向公务员退休基金局(KWAP) 的年度缴款提供资金,该基金于2007年3月1 日根据2007年退休基金法(第 662 号法案)成立,旨在管理公务员的退休储蓄。预计每年新增退休人员为3万2000人,目前退休公务员总人数已高达97万1000人。
退休金开销庞大
截至2023年7月杪,KWAP管理的资产总额高达1845亿令吉,而2025年要实现2000亿令吉的目标。KWAP需要至少25至30年的较长时间,才能把联邦政府贡献的资金,完全拨给公务员退休金领取者。
退休金预算支出从1976至1999年的平均每年15亿令吉,于2010-2019年期间骤增至每年194亿令吉,并进一步于2020至2024年期间增至320亿令吉。
因此,公务员退休金开销平均占联邦政府总行政开销的 10.7%,而 1976至1999 年期间只有平均 5.5%。更甚的是,公务员退休金开销,预计将在2030年再攀升至460亿令吉,并在2050年进一步增至1200亿令吉。
鉴于退休金开销规模相对较大,以及其他高额承诺开销(2024年财长预算案中的公务员薪酬为956亿令吉,或占总行政开销的31.5%,偿债费用为498亿令吉或16.4%,以及528亿令吉 或17.4%为各类补贴和社会援助金),联邦政府的财政改革计划,对于降低财政赤字和遏制膨胀的债务是必要的。
在这方面,需要进行可信的公务员体制改革,以提高依据公共服务绩效和与生产力挂钩的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素质与价值。对公共服务薪酬制度(SSPA)的检讨,包括新的公务员招聘政策,应包括对公务员退休金可持续性、精简公务员和加速数字政府的检讨。
公共退休金改革的路径,是通过雇员公积金(EPF)为新公务员过渡到公积金固定缴款计划,因为它消除了长期公务员退休金融资不足的潜在风险。
然而,在改革公共养老金制度时,我们须确保人们继续向往和加入公共服务行列。
减轻后代负担
适当的公务员退休金支出水平和养老金制度设计,最终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 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 协助资本市场发展; 产生更多储蓄,并减轻子孙后代的负担。
有必要改革公共领域退休金计划,使其在财务上可持续。 由于退休金支出属于法定开销,因此对未来政府收入具有优先索取权。
无论未来税收表现如何,也无论政府承担公务员退休金支出的财政能力如何,公务员的养老金福利都将持续下去。这增加了代际公平的风险。
政府的收入须足以偿债,并确保长期财务永续。为未来支出提供资金的能力,将取决于基金的贡献、资产管理的投资回报,以及对当前和未来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承诺。当出现退休金赤字时,将导致政府需要通过收入或提高税收,来融资退休金债务。
鉴于财政成本上升及退休人员和新入职公务员人数不断增加,公共政策必须适应以提高退休金制度的永续性。
研究显示,过度慷慨的公共养老金,不仅会随着退休公仆人数的增加,而给政府预算开销带来负担,还会影响个人的储蓄行为,导致他们不太愿意为退休需要而自行储蓄。
不太慷慨的公共养老金,可能会促使人们为主要自筹资金的退休储蓄更多。
一些政府通过一系列退休金改革,来解决养老金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些改革旨在限制现有雇员的福利,并改变未来雇员的福利结构。
公务员退休金改革可以避免进一步削减医疗、教育、粮食安全和老年社区服务等促进增长的公共投资开销。
制度改革方法多
改革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方法有很多: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检讨有资格获得养老金资格的服务年资、检讨退休金福利和支出的规模、在制度上投入更多资金,以及从规定的养老金制度转变,采纳私人领域采用的固定缴款。
鉴于持续的人口转型带来的财政融资挑战,许多国家近年来实施了重大退休金改革,以遏制养老金领取者人数的增长。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其中包括改变退休金制度的关键参数,例如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和收紧资格规则。例如,法国最近的改革提案旨在将可领取全额退休金的退休年龄提高到64岁; 巴西 2019 年10月采取的改革将男性退休年龄从56岁提高到65岁,女性退休年龄从53岁提高到62岁。
在塞浦路斯、丹麦、荷兰和葡萄牙等一些国家,法定退休年龄随着预期寿命的增长而提高。
其他改革包括通过减少退休金福利的慷慨程度,来检讨养老金福利的规模。
这可以通过修改收益计算公式来完成,例如通货膨胀指数化部分; 重拟定价规则(对过去的收入进行调整,以考虑获退休金权利和领取退休金权利之间生活水平的变化); 改变应计利率(退休金福利作为会员服务在固定福利计划中完成的比例)。
光靠公务员加薪难养廉/南洋社论

根据《南洋商报》日前封面报道“公务员加薪变加贷”引述专家分析,说明因经济、社会压力及攀比心理因素影响,加薪后的公务员对贷款的需求骤升。
原本政府给公务员加薪,改善待遇,是要激励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可现在却担心公务员会被讹骗,担心他们借贷压力大,会分心而影响工作,还可能涉贪,损害廉洁形象。
在我国共有130万公务员,97万的退休公务员,为培养及养护规模如此庞大的团队,政府的确要费尽心力。
公务员加薪了,却反而欲求多了,原以为加薪能养廉,可似乎未有预期所要的正面效果,反而导致廉政危机。
其实,要养廉,可不是简单地加薪就一定能做得到,还须加强惩治腐败的制度建设,要通过倡廉立法的强制规定,加强对权力部门及公务员有效率监督机制的防范规定,还要有重典惩治的惩戒规定,才能遏制贪污腐败。
看一堤之隔的新加坡,被评为全球廉洁度排名第3,亚洲第一,便是反腐的好榜样。
选贤任能
为了遏制公务员滥权谋私,聚敛财富,他们有严格的利益回避机制,还强制公务员申报财产,还以严格标准,选贤任能,对公务员的聘任须经过严格考核,有完善的奖惩、晋升、汰除机制。
因起用清廉,拒斥贪佞,新加坡以71.4人对1个公务员的比例,成功打造一个高效守纪、小而强大的管理体制,树立清正廉洁之风。
在《2024年钱德勒良好政府指数》,新加坡凭借优良的领导力、国家机构能力和市场吸引力,在国际排名连续两年夺得第一。
再看马来西亚,我们给公务员加薪,要让公务员们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希望能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失衡及贪欲,保持廉洁,可是社媒留言区却是另类语境。
好些负面评语说明我们还须更加努力,要帮助政府高效运转,还须整顿公务体制,要严格执法执纪,严惩涉贪公务员,更要提高聘任公务员的门槛,坚持以高标准及严格考核公职应征者,才能打造一个能带动国家进步发展的精锐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