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力求客观,奈何升息/胡逸山博士

熟悉笔者的读者们,大多可能也察觉到,笔者在撰写本栏时不求中立,因为中立很多时候是好坏黑白不分的代名词。

但笔者倒是力求实事求是,对于无论是在本地抑或外国或举世一起发生的一些社会经济事态发展,也都是好的赞、坏的弹,不敢说绝不向强权低头,但起码尽量客观。

笔者不否认,绝大多数时候对于一些有关当局的社会经济政策是弹多于赞,但那都是因为这些政策要不不太符合一些已被广泛认可的经济学原理,要不就是实践起来不符合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现实,或两者皆是。

一些读者们或许也就如此想当然耳地认为,笔者务必或应该批判有关当局的几乎所有社会经济政策,如此读来对他们来说,才比较"顺心"、"满意"。

升息扶持令吉

但坦白说,那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与经验,对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也有一定的理解,有时也很“同情”有关当局在决策时,需要(当然必须假设是有诚意、不徇私地)权衡好几种重要性相若的公共利益。

就如上篇提到,国家银行上周调高利率0.25%,应该也是有其难言之隐(起码它的公告里没提到),即主要是为了扶持令吉相对于如美元、新元等的一些重要货币的汇率滑落。

因为理论上更高的央行利率,会导致在公开市场上流动的货币减少,而一个货币的流通数量的减少,原则上是得以起码稳定、甚至提升它相对于外币的汇率。

然而,也有笔者略为认识的“粉丝”读者读后向笔者反映,说随着央行利率是上涨,那么即便是一般百姓们借贷的利率,如房屋、汽车贷款等的利率也会应声而起,也就是大家每月要偿还的贷款会更高。

无法两全其美

而当下虽然官方所公布的(其实只根据一些主要商品价格涨幅来厘定的)通货膨胀率不高,但许多民众都感受到百物价格的腾升,负担不起了,那么在这苦难当头还升息,那不是火上加油、雪上加霜吗?

如上所述,笔者绝无刻意为如央行的升息决策来“背书”、“护法”等。但客观地来说,起码有一点是值得大家参考的。

理论上,升息会导致大家更乐意把多余的钱存进银行吃利息,而不是在市场上消费,而市场上没那么多钱流通,应该是会减缓(这些读者们看来忧心忡忡的)通货膨胀。

当然,没那么多钱在市场上流通,也就会减慢冠病病毒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但更多的钱流通,就引起通货膨胀,所以这是难以两全其美的。

那为何必须稳住令吉的汇率呢?因为一个国家的币值如果持续不稳或下滑,那么不但外资会裹足不前,即便是本地的资本也会外逃。

根据权威统计,本地的(非法)资金外逃现象,如果以人口比例来说,几乎在世上名列前茅,如果币值再不断下降,这情况肯定更为严重,那么对本地的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堪设想了。

反应

 

财经新闻

大马外汇储备增至1180亿美元

(吉隆坡22日讯)大马截至11月15日的外汇储备,录得1180亿美元(约5264.54亿令吉),比起10月30日的1176亿美元,增加了4亿美元。

国家银行周四发文告指,大马如今的外汇储备水平,足以应付4.6个月的进口货物及服务,以及0.9倍的短期外债。

在10月底,大马外汇储备报1176亿美元(当时汇率折合约5177.34亿令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