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各司其职,各尽责任/陈绣茗

过去这么多年穿梭在中小企业,协助他们建立一套管理制度,往往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组织架构与权责。

输赢关键在细节

相信大家都有听闻过“微控制/管理”(Micro control/management)这一用语,指的是对微小细节作控制或管理,或者有读过所谓“输赢关键在细节”?

千万别误会,对微小细节做控制或管理并没有错,确实,许多企业内所会发生的错误,往往都在容易被疏忽的细节里,所以身为管理者必须特别注意细节。

但若关注细节成了一种管理上的系惯,就容易产生鸡蛋挑骨头的状态,那就名符其实陷入”微控制/管理”上不良的一面。

这不良的一面将导致一名企业最高权力人士——中小企业就是创办人/老板/业主(任何名称)每日忙碌在细节中,而忘记了本身有更重要的责任。

最近正为着手为一家企业重新修整其作业程序/制度,在众多条规中都不难看见这样的词句——所准备的报告必须成交部门经理与总经理(在此例子中,总经理就是业主)。

我与团队一边读一边改,一边叹气说“难怪这位业主这么忙碌,什么都要经过他过目或者审阅,也不知道他究竟有没以这么多时间看这么多报告,这么多的报告看完后,究竟还有没有时间去执行后续更重要的事情。”

由于必须编制作业程序,很直接就会对企业作内部稽核调查,尤其针对业主所聘请的员工权责。在这一方面,很多时候业主会拿出员工的职位说明书,但往往说明书上仅仅写着员工的职务,却没有权责。

规范权责营运顺畅

虽然这一份职位说明书可以让员工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完成什么工作,却这个职位所赋予的权力,随着权力而来的责任是为何就不是很清楚了。

若所聘请的员工属执行员的阶层,将不会面对太大的问题,毕竟执行员只需要发挥听从指令执行指令便可;但若这位员工是一名管理人,例如部门经理等,那可能就会产生一个最普遍会见到的问题-经理做执行员的工作。

过去不仅一次,在文章中有提到如何透过编制作业程序与培训使得减少犯错的机会,其中包括设计奖罚制度、各种绩效指标。但是要营运顺畅,还需要搭配组织与权责规范来达到管理目标。以上图表分享一般描述管理人的权责,以供参考。

 

 
 

 

反应

 

ESG

中小企业不能再观望 ESG成企业生存关键

报道:李琇云

(吉隆坡20日讯)“环境、社会和监管(ESG)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本地中小企业不能再观望!”

大马环境、社会和监管公会总会长拿督谢国雄博士说,ESG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市场的入场券。若中小企业在ESG发展上出现迟滞,可能导致他们在国际市场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直击当前商业生态的核心矛盾。

根据2024年东南亚绿色经济报告,大马ESG领域的表现在东南亚属中等水平,落后于新加坡和越南。尽管全球供应链、融资市场及消费趋势均以ESG为核心标准,但超过90%本地中小企业仍缺乏明确的ESG实践方向。

谢国雄指中小企业ESG转型步履维艰,三大障碍成掣肘:

·认知断层:

多数业者未真正理解其长期商业价值,甚至误以为这只是“口号”或额外成本。

·资源匮乏: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与人才短缺,难以负担ESG认证、技术升级及永续发展相关投资,高额成本成为最大障碍。

·政策脱节:

政府就ESG的支持措施有限,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实践指引与补贴机制,导致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方向与动力。

银行纳入风险评估框架

谢国雄说,银行和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支持ESG评级较高的企业,因他们认为,这类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具备更强的永续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机构已将ESG纳入风险评估框架,良好的ESG绩效能降低长期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发展能力。”

他指许多企业已通过ESG战略实现永续发展与盈利能力的双赢。对于尚未开展ESG实践的企业,可以从小处着手逐步推进,包括可从资源优化、减少浪费、提升员工福利等“低成本、高影响力”的措施开始。

目前全球政策与市场趋势正加速ESG发展,欧盟也预计每年需投入1.5兆欧元以推动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凸显ESG已成为全球商业生态重要一环。

大企业纳入供应链遴选标准

无法适应规范恐被淘汰

高耗能行业ESG标准升级,大马中小企业该如何抓住供应链商机?

随着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ESG监管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永续表现正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谢国雄说,可再生能源是ESG体系下的重要领域,数据中心运营商正加速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碳排放率。业者可通过提供相关技术和服务,帮助数据中心优化能源结构。

另外,数据中心高能耗问题也催生了对节能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的需求。高效制冷系统、智能电源管理和能耗优化方案,有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为业者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谢国雄指随着ESG监管趋严,企业对碳排放管理的需求逐渐上升,供应链中的企业需具备碳足迹追踪和管理能力,以满足国际ESG规范。

面对ESG逐步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考量因素,他认为中小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包括提升ESG运营标准,以符合大型企业供应链合规要求,并加强ESG信息披露,满足市场及合作伙伴的预期。

“越来越多国际大企业已将ESG纳入供应链遴选标准,无法适应ESG规范的中小企业不仅会失去融资机会,还可能被市场淘汰。”

他以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为例,ESG不合规的企业将被征收20%额外关税,而大马中小企业利润率普遍偏低,额外关税成本可能成为沉重负担,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谢国雄坦言,大型企业为了维护ESG声誉及合规性,倾向于选择符合ESG标准的供应商。对于依赖大企业订单的中小企业而言,若无法满足ESG要求,可能面临失去合作机会的困境。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