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商业道德,相左相辅?/胡逸山博士

在多年的教书生涯里,曾教过一些如专业道德、商业道德等的科目,是有一些既定的教材,或根据规定必须包含的课目等,我当然也必须遵守。

除此之外,我通常也会适当地在课目里或引进一些更为基本的哲学课题、或引用一些专业上或商业上的实例来作为理论的实践或应用等,力求使到整堂课更为全面、生动、有效。

当然,有时自己或者与学生们一起,也会做出一些更为形而上的反思,如“商业”与“道德”这两个理念是否从根本上就是相左的,还是如社会上的一些期望般,是得以相辅相成?或至少是可以互不相干的?

如大家常认为,一地股市的起落,或外资的增减,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反映商界对市场或整体经济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又会受到当地政治的稳定与否的影响。

利商未必利民

那种说法好像是一地的政治更为稳定,则商界对该地经济的信心更为高涨,至少得以维持一定程度;当地政治不太稳定,则商界认为当地的涉商政策会多有变化,让商界难以适从,那么对该地的经济的信心则会下降。

这种说法,当然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有举世各地的例子得以印证。

如一些已然溃不成国的所谓“失败国度”,全国上下一片乱糟糟,连人身安全都成问题,无论国内外商家当然都信心尽失,也都不敢投资、经商等。

然而,一地政治或至少政策的稳定,虽然可能被商界认为利商而导致商界的信心大增,会加大力度地投资、经商等,但这种情况却未必是利民的。

那种被商界认为是“稳定”的政治情况,有可能是顺畅的、高度民主化的政权不时更替,但也有可能是专制独裁的不民主政治,政商的勾结蔚然成风,少数的政商精英包办绝大部分的经济利益,大多数民众即便辛勤劳动也分不到像样的经济蛋糕。

对于很多商家来说,规规矩矩的法治社会是利商的,让他们得以有最大保障地发展各自的商业。

但对于另一些数目也不少的其他商家来说,得以“稳定”地贪污腐败、政商勾结,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最重要拿了钱要办事”、“整天换人怎样来‘养’?”

善用税收发展

所以,商业未必一定会与反贪等道德理念挂钩,而过于强调道德,那么至少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看来是很难得以发展商业的。

又如有关那种税收制度会为一地的政府带来更高或更稳定的收入的辩论等,也许更为重要的,也还是认清该地政府是否有把收入实实在在的主要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上,还是拿来养着支持者,甚至被笼统地贪污掉了?

要先看为何需要那么多钱、钱如何用,然后才有资格申诉不够钱。

有时想着,不如把科目名称从商业道德改为商业行为,可能更为贴切。

反应

 

CEO讲堂

为服务客户增价值 专业式通才抢手/顾及然

商业的本质:效率、分工、价值。提到效率,效率不佳的原因通常不是工具、设备、组织、制度等问题,因为现代企业已经不同于以往,在条件及资源上都有一定的配备,所以,一家企业、一个组织的效率问题不是花多少钱去优化生产设备、电脑设备、厂房设备、办公设施,而是在“沟通”上出了问题。

无论是上对下、下对上、平行组织之间的沟通,都是现代企业比较容易出问题之处。

事实上,沟通+应变=生存的关键,沟通不良是因为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不知道对方在意什么、困扰什么、希望获得什么、想要逃避什么。

这不仅仅是部门和部门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更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往来心法,但毕竟,语言、文化、教育、社会、信仰、思维上的差异,往往都会让沟通变得更复杂。

成功关键价值链

此外,现代企业多倾向“专业式通才”,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一个员工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职务与工作,具体来说包含技能、知识、经验3个面向:

技能=沟通+应变

知识=专业+商业

经验=时间+金钱

目标就是做到自主管理、自主经营、人单合一,并且从“成功关键价值链”来思考:

为什么绩效不良?因为缺乏热情。

为什么缺乏热情?因为欠缺使命感。

为什么欠缺使命感?因为没有工作动力。

为什么没有工作动力?因为没有投入意愿。

为什么没有投入意愿?因为沟通效率不良。

为什么沟通效率不良?因为欠缺商业思维。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企业期望的员工是“专业式通才”,也只有这种既专业又跨领域的员工,才能从商业思维来思考,才能精准地进行沟通,让团队人员有投入意愿,充满工作动力,具备使命感,拥有足够热情,缔造更佳的绩效。

懂得获取外部资源

此外,除了专业与商业方面的素养之外,现代企业也十分重视员工的身心状态,所以又包含外在与内在两方面的调适。

外在方面:

成功=技术+方法+人脉,此前我们有曾分享过,人脉不是吃吃喝喝、交换名片,而是必须具备实力,实力=竞争力=资源+流程+价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之前的文章)。

技术又与实战经验有关,经验=时间+金钱,金钱+人脉=资源,自己手中的资源有限,所以要懂得取得外部资源,并进行资源整合。

内在方面:

成功=技能X努力,技能=天赋X努力,也就是说,成功来自天赋乘以努力平方,可见,后天努力绝对是关键。

那什么是努力呢?努力=热情+坚持,所以,内在方面的成功还是要看热情和坚持,又连结到上面提到的“成功关键价值链”了。

上面也有提到商业与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这里面又有哪些重点呢?

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增加客户价值”以及“如何提高企业利润”。

如何增加客户价值?

增加客户价值来自“营收成长策略”,营收的成长来自“增加客户贡献度”和“增加销售渠道”。

这里顺道介绍大家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安索夫矩阵(ANSOFF Matrix)。

包含X轴及Y轴:

X轴:既有市场/渠道、新增市场/渠道。

Y轴:既有商品/服务、新增商品/服务。

明眼人应该已经看出来了,这两个轴会有4个象限,分别是:

象限A. 既有市场/渠道+既有商品/服务:这就是你正在做的生意,以及主要营收来源。(市场渗透)

象限B. 新增市场/渠道+既有商品/服务:这就是新开发的市场/渠道来贩售既有商品/服务以增加营收。(市场开发)

象限C. 既有市场/渠道+新增商品/服务:这就是面向既有市场/渠道来贩售新开发的商品/服务以增加营收。(产品拓展)

象限D. 新增市场/渠道+新增商品/服务:这是全新的市场/渠道和全新的商品/服务,也是最难估算营收的区块。(多元化经营)

为什么说这个工具极好用呢?当我们要估算新年度的营收数字和成长幅度时,象限A就是企业目前已经做到的生意,也就是基本盘的概念,明年应该也能够做得到,所以会有相同规模的基本营收。

象限B是企业在今年努力去开发的新市场/渠道,预计新年度可以新增加的营收来源。

同理,象限C是企业今年努力去开发的新商品/服务,把这些新商品/服务放在既有的市场/渠道上,就应该可以增加营业收入。

所以,明年度的营收预估值=象限A+象限B+象限C,明年度的营收成长率=(象限A+象限B+象限C)?象限A。

这还是最保守的估算,如果再加上象限D,那就会有更高的成长性了。

获利成长策略

过去,在富士康(Foxconn))集团工作时,我们都是以这个方式来进行新年度的预算规划,绝不会用一般企业常见的那种估算方式:用过去3年的平均成长率来设定新年度的成长率。所以,几乎每年度的目标都会如期达标甚至超标,因为这些是透过安索夫矩阵精准计算出来的结果。

在提高企业利润的方面,我们采用的是“获利成长策略”,包含“改善成本结构”和“改善资产应用”。

更具体的来讲就是从“企业资本运用报酬率”下手:

资本应用报酬率=资本周转率X获利率,也就是说,周转率越高、获利率越高则报酬率就越高。

資本周转率=销售额(除)资产,销售额要越大越好,资产要越小越好(也就是轻资产化)。

获利率=利润(除)销售额,很明显的,利润要越高越好。

进一步细化就要去逐一盘查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出货成本、行政总务支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应付帐款、应收帐款、原物料库存、在制品库存、成品库存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