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员工理解自己的职责?/陈绣茗
曾经一位老板问我,他说在他曾经在念书的国家有过短期工作,他回忆着说他从来没有如现在般的经验,那就是以前在那外国的员工(也就是他的同事)都具备工作上的常识,而如今自己成为企业老板,聘请的员工怎么总是缺那么一点点。
在聘请员工或者寻找项目团队上,许多中小企业老板都会盼望可以找到能举一反三的员工或队友,但是很多时候结局往往并非能如你所愿。
在我眼中,这样的招聘就如一场赌局,靠的是面试者(老板)的眼光,眼光独到所找到的人问题就不多。
中小企业老板一般上都是非常忙碌,在常年奔波的日子中又如何能心平气和的执行面试?
我执行辅导时,其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能将你自己所理解的“常识”理所当然化(Your common sense is not what you think the common sense is)。
如果老板以自己的认为的“常识”去招聘,效果必大打折扣。
除了每一个人对“常识”的认知都不一样外,而在职场上是没有所谓“常识”,所有的工作与权力都是根据营运所需设计好。
工作是根据营运流程中所设计的工作活动而来,称为职务;权力是根据这个职位在组织架构上所属角色而设计。
以下由马来西亚培训单位(HRDF)提供的角色简介作为参考:

责任又为何?
“负责任”在中小企业中永远是员工与老板之间的拉锯战,甚至有老板投诉指能负责任的好员工都选择到大企业就职。
许多老板认为那是态度问题。
其实并非全然是态度问题,我在操作辅导的过程中就面对过一些案例,老板标示为“不负责任”的员工在经过一番职责设计后,加上提供明确的书面作业程序,变得负责任了。
职责要设计到位,除了上述提到的职务说明,还要加上针对该职务提出表现期望,简单来说,就是明确告知员工该职务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称之为“有表现”。
举例子,以下是针对财务经理的职责设计和表现预期:

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当一个员工很明确知道何谓表现后,加上提供明确的工作指示(作业指南/作业程序/作业手册),很自然就会改变行为适应要求,提高对职责的认知。
中小企业如何通过员工福利提升竞争力?/林俊喜

作者:拿督林俊喜(VKA财富管理董事经理)
自今年2月1日起,国内最低薪金已调高至1700令吉,适用于5名或以上员工的企业,以及所有MASCO定义的专业行业(无论员工人数多少)。
对于少于5人的小型企业(不包括MASCO专业行业),新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生效,在此之前,仍可执行1500令吉的最低薪金。
但仅提供最低薪金和基本福利,已无法满足员工期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更具吸引力的员工福利,才能真正提升员工满意度,让企业成为他们愿意长期发展的地方。
超越最低要求 提升企业竞争力
许多企业主可能认为提供法定福利已足够,但实际上,员工福利直接影响留任率和生产力。
研究显示,完善的员工福利计划,能显著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降低人员流失,不仅能节省招聘与培训成本,更能提升整体营运效率。
究竟哪些福利最受员工欢迎?这里有几个值得考虑的方向:
1)灵活工作安排,让员工更有归属感
自疫情以来,灵活办公已成为员工最重视的福利之一。允许远程办公、弹性工时等措施,可以极大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据大马美世(Mercer Malaysia)调查显示,灵活工作模式可显著提升员工敬业度和生产力。
2)健康与福利计划,关心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基本医疗保险固然重要,但如果想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健康福利,比如健身房会员、心理健康支持,甚至办公室健康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病假天数,还能提升员工整体幸福感。
3)特别归属奖掖计划,提高员工忠诚度
如果你希望留住核心员工,采用特别归属奖掖计划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种计划让员工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获得额外的财务奖掖,比如公司股份、额外奖金或退休基金等等。
它不仅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还让他们更愿意与公司共同成长。
4)职业发展机会,让员工更有前景
很多员工在加入企业时,希望能不断成长。
如果企业能够提供培训课程、技能提升机会或晋升管道,员工会更愿意留下来,为公司贡献更多价值。
5)额外休假,让员工劳逸结合
除了法定的年假外,额外的带薪休假或灵活休假政策,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对于有家庭的员工来说,能够自由安排假期,平衡工作与生活,往往是决定去留的重要标准。
如何评估你的福利方案是否有效?
想知道你的员工福利是否真正发挥作用?可以关注以下关键指标:
员工流失率:推行新福利后,离职率降低,说明你的策略有效。
病假天数:员工健康状况改善、病假减少,意味着健康福利带来了积极影响。
员工满意度:通过定期调查了解员工反馈,优化福利方案,提高满意度。
结语
作为中小企业主,打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
灵活工作、健康福利和特别归属奖掖计划,不仅提升员工幸福感,也增强企业竞争力。
优秀的福利计划不是额外成本,而是推动业务发展的投资。
趁早行动,为企业量身打造最合适的福利,让员工愿意留下,共同创造更具竞争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