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如何识别投资骗局?/麦传球

金融诈骗,尤其是投资骗局,可能是最具持续性的一种行业,几乎永远不会消失。当然,其高成功率和持续性主要归因于人类的贪婪、无知,或者是通过各种手段被诈骗,包括催眠和其他心理学技巧。

常见的投资骗局包括庞氏骗局、假交易平台、虚假的投资产品(例如加密货币、股票或商品)以及伪造的投资顾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诈骗分子正在针对那些寻求在本地和外国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获得配售的投资者。这些欺诈性计划,通常承诺较低的购买价格,和更高的IPO配售成功率。

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手段来欺骗投资者,包括冒充声誉良好的公司和创建虚假的交易平台。

一个常见的手段是,诈骗分子承诺在IPO中获得超过100%的回报,诱使受害人相信会有极高的利润。

这些诈骗分子通常会提供一个看似太好而不真实的初始承诺:他们声称,申请者无需支付全额申请款项,而只需支付一小部分定金或部分申请费用。然后,他们告诉投资者,只有当IPO申请成功时,才需要支付剩余的款项。

这样,受害人认为自己没有大损失。

然而,一旦申请成功,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人支付所分配股票的全额款项。如果受害人未能支付剩余款项,诈骗分子就会威胁收取高额利息或甚至采取法律行动。

他们通常声称拥有受害人的个人详细信息,包括身分证号码、地址和其他敏感信息,并以此作为胁迫受害人付款的手段。

以下是可能表明投资骗局的关键迹象:

1.回报承诺不现实

骗局的最大警告信号之一,就是承诺异常高的回报,且几乎没有风险。合法的投资工具,如政府债券或定期存款,提供的回报通常会反映其风险水平,如果某人承诺的回报是市场平均水平的几倍,那么就必须非常谨慎地审查这个投资机会。

例如,如果某个投资承诺月回报为20%到30%甚至更多,这就是经典的骗局警告。政府债券(MGS)的年回报大约是3%到4%,而定期存款的年回报大约是2%到3%。任何回报超过这些回报的投资,都需要谨慎对待。

2.施压战术

骗子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施加压力,迫使你做出快速决策。他们通过制造紧迫感,让你觉得错过这个机会就会失去可观的利润。

骗子利用“错过恐惧症”(FOMO)绕过理性决策。

例如,骗子可能会说:“这个机会明天就结束了,我们只能接纳有限数量的投资者。如果你现在不报名,你就错失了巨大的利润。”真正的投资机会绝不会迫使你立刻做决定。相反,他们会鼓励你花时间了解风险和回报后再做出承诺。

3.没实体办公室或法律文件

大多数合法的企业都有实体办公地点,可以让你去访问或验证。

而骗子通常完全通过网络平台操作,可能没有实体地址或者合法的工作人员。此外,合法的公司会提供必要的法律文件,证明他们已注册并符合金融法律规定。

一个骗局可能完全通过社交媒体或电子邮件平台运作,声称提供一种高利润的交易策略。当你要求提供实体办公室或公司合法身分的验证时,他们可能会推诿或者提供虚假的信息。一个合法的投资公司会乐意提供公司注册证书、许可证或监管合规证明。

4.检查管理层或顾问背景

一家合法的公司通常会有详细记录的领导团队,并且他们应该出现在专业社交媒体平台上,尤其是领英(LinkedIn)。LinkedIn是专业人士用来展示工作经验、资历和职业历史的常用平台。

如果管理团队或顾问团队没有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或者他们的个人资料看起来不完整或模糊,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警告信号。

你可以检查公司的管理团队或顾问团队成员的LinkedIn或其他专业社交媒体平台。查看他们的工作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其他职场信息。

真实且值得信赖的公司,特别是在投资领域,通常会参与行业相关的讨论或活动,他们的管理层可能会分享行业见解或参与行业论坛。查看是否有该团队成员参与相关的社交媒体活动,发表的文章或见解。

如何避免被骗?

1.见了讲师再参加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先参加讲座,亲自见到讲师/顾问并核实他们的资质。如果他们提供的是投资课程或机会,要评估他们的过往成绩和业内声誉。

2.通过可信平台投资

选择那些有良好声誉的金融服务或培训平台,确保平台受到监管,并且有满意的客户评价。

3.要求提供实体办公室

要求提供实体办公室地址,并确保能够亲自见到团队成员。

一个合法的投资公司,绝不会拒绝提供有关公司运营、历史和团队的透明信息。

4.核实公司是否合法

核实投资背后的公司是否合法。确保它已注册并获得相关监管机构的许可。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清晰的法律证书,这就是一个警告信号。

投资骗局越来越复杂,但只要你具备正确的知识并保持谨慎,就能有效保护自己。记住黄金法则:“如果投资听起来好得不可思议,那它很可能就是不可思议的。”

在你投资之前,记得“先投知后投资”——在你获得足够的知识和做足功课之后,再决定是否投资。这不仅能保护你的资金,还能帮助你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带来可持续、长期的财富增长。

视频推荐:

 

 
 

 

反应

 

东海岸

马中双园合作需转型升级  林火莉:中小企应有更多参与空间

(关丹12日讯)马中企业对接需改革现有模式,避免由大企业主导垄断,应该让更多我国中小企业有机会参与,共享合作红利。

中总中央理事兼彭亨中总署理会长拿督林火莉说,当前马中企业对接模式存在体量悬殊问题,本地的中小企业面对庞大中资企业时,往往因资源和能力差距而望而却步。

她说,我国大多数来自中小企业,面对的是中国国营巨头或世界级民企,在项目金额、融资规模、技术门槛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

林火莉昨天在广西—马来西亚经贸合作推介会暨双园升级发展对话会上,如此指出。

“即使中资抛出的小板块计划,也可能令我国的中小企感到压力巨大,只能婉拒参与,最终只能在贸易支流或外围服务中分一杯羹。”

“若要让双边投资合作普及受惠,未来的运作应更细化,确保“大有大的参与,小有小的对接”。

建议整合中资入驻,并同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能力机制。

她回顾,马中双园分别于2012年及2013年在钦州与关丹成立,原为中马两国高层推动的一带一路旗舰项目。12年来,随着市场规则、经营模式及全球经济生态的剧烈变化,双园必须与时俱进,推进转型。

她呼吁双园未来应聚焦绿色能源、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并结合本地资源与优势,优化政策导向、投资法规及奖励机制,以吸引更多东盟区域投资者。

林火莉也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企业曾是中资学习的榜样。但如今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企业迅速崛起,技术、管理与创新能力大幅超越,不少中方企业甚至自信喊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口号,显示中国式资本主义在中华文化土壤中已发展出极强市场活力,令人惊艳。

她也谈到,一带一路推动后,关丹一度成为中资进驻热点,但自2018年马来西亚政局变动及疫情影响,中资投资热度一度沉寂。

她呼吁,不论过往发生什么,马方欢迎中资重新活跃东海岸,重燃当年的热情与投资动力。

“马中合作未来仍以中资为主导,而马方企业必须抱持学习态度,在产业园内推动实质合作,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芯片、绿色能源等领域吸收经验,共创商机,为两国人民福祉做出贡献。”

交流会吸引约200名马中两国企业人士参与,嘉宾包括广西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交通部长陆兆福及彭亨州行政议员拿督尼查等人。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