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打破垄断实现承诺/李兴裕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政府正审查目前存在于系统中的所有垄断,以确保公众享受公平和更好的服务。所有政府部门被要求研究允许垄断背后的理由,以便对这个问题进行公平的评估。

这是一个受欢迎的声明,因为开放和竞争的市场,是推动马来西亚自由市场体系的动力,消费者因而可从充满活力的市场中获益:更低的价格、更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并催化更大的创新。

人们也许还记得,希望联盟的选举宣言已承诺取消食品和必需品行业的垄断,以鼓励良性竞争、遏制过度牟取暴利,并鼓励创业。

大马的垄断情况如何?一般来说,垄断的形成是入行障碍的结果,以防止或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

入行障碍包括导致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物理资源的控制;对竞争的法律限制;专利、商标和版权保护;掠夺性定价(设置低价以试图迫使竞争对手退出有关行业)、收购竞争或囤积稀缺资源等阻遏竞争的做法,都是垄断市场的方式。

在包括大马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垄断可能是由政府本身所致,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整合的形式。当政府对公共服务、公用事业、主要粮食和医疗用品的提供进行监管或拥有时,就会形成自然垄断。成为垄断企业的最简单方法,是政府授予一家公司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专有权。

例如,国家稻米公司垄断大米进口; 垄断商用车辆检查(Puspakom)、固定电话(马电讯(TM,4863,主板电信与媒体股))、电力供应(国家能源(TENAGA,5347,主板公用事业股))和政府医院的医疗用品(发马(PHARMA,7081,主板保健股))。

一家被私有化的公司Fomena则垄断“监督和监管”外劳的体检。我们也有双寡头垄断,这是一种寡头垄断,两家公司对市场拥有主导或排他性控制,例如白糖进口(大马糖厂(MSM,5202,主板消费股)和 Central Sugars Refinery Sdn Bhd)。)

一家公司积累垄断力量有什么不好? 垄断真的像公用事业那样使消费者受益吗? 企业合并是否损害消费者利益?

不能一概而论

垄断通常被视为对消费者和经济不利。凭借主导市场力量,它们不仅会扼杀创新和创业精神,还会因缺乏替代选择和更高的通货膨胀,而导致价格欺诈和质量下降。

然而,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所有的垄断都一定是坏的,尤其是那些由于业务协同和永续以及环境变化(市场和行业趋势)而合并的企业。

需长时间才能被削弱

一些人认为,涉及巨大投资成本并具有策略目的的部门,以及私人投资者过于厌恶风险而不愿冒险的部门,垄断是可接受的。我们不能指望有大量竞争对手的行业中都存在经济规模效益。

那该如何打破垄断?过去的经验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垄断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削弱。 通常最好在解除管制之前,将某个市场原本由一家公司垄断,分化为若干公司,之间相互竞争。

监管改革不应只允许竞争,而应促进竞争。成功监管改革的4大支柱,是拥有正确的承诺、正确的市场结构、正确的规则和正确的监管机构。

最重要的支柱,是最高政治层面的承诺——部长、政治参与者和行业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和积极支持,以推动监管改革工作。

最终,政府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干预者,需通过打破、遏制和规范垄断来限制垄断权力。

政府可制定法律框架或竞争政策或反托拉斯法令来遏制和监管垄断,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这些可能会受价格顶限影响——限制价格上涨;兼并监管;通过消除入行/进入市场障碍打破垄断(放宽执照管制;出售部分业务); 对卡特尔和不公平行为的调查; 惩罚反竞争行为和国有化。

竞争法雷厉风行

重要的是要建立正确的规则,即通过有效的国内竞争法律,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豁免的数量,并以独立竞争法律机构强有力的执法为后盾。

随着2010年竞争法令(CA 2010)的实施,包括适当和有效监管的过程,竞争委员会可以维护商业市场自由和公平竞争的过程,并遏制反竞争行为,以造福消费者福利和企业的绩效。

商业活动应允竞争

所有商业活动都应尽最大可能允许竞争,包括尽量减少对竞争的任何限制或扭曲,以实现社会和经济福利,从而维护公共利益。

监管机构和经济主体必须共同努力,以鉴定可以支持新的或更多竞争行业或市场的环节,并采取必要步骤,在已确定的市场领域营造竞争。

政府必须确保立法和条规、政策、做法和程序高度透明和可预测,避免给国内利益相关者和外国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好让他们相信,条规不会朝令夕改和随意改变。

如果某个行业或市场过度操纵在某个业者或少数几家业者 手中,就需要高度的监管监督,以确保价格保持合理,支付的价格可被接受吗,并与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相称。

没有任何客户或市场参与者应当受到不当歧视的伤害。

视频推荐:

 

 
 

 

反应

 

要闻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正副首相偕阁员送别

(吉隆坡15日讯)我国第5任首相敦阿都拉的遗体,已在今午2时30分安葬在国家回教堂附近的国家英雄墓园,获以国葬礼遇送别。

在午间祈祷后,国家回教堂大宗教司莫哈末胡斯尼主领一场祈祷仪式,以悼念这名被誉为“人本发展之父”的前国家领袖。

出席国葬仪式者除了其子丹斯里卡马鲁丁、女儿诺丽及女婿凯里,还包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两位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及拿督斯里法迪拉尤索等人,向他致以最后敬意。

安华偕同阁员于中午1时许抵达回教堂主祈祷大厅。

出席的部长包括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高教部长拿督斯里占比里博士、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数字部长哥宾星及首相署部长(宗教事务)拿督莫哈末纳因。

安华也花数分钟慰问阿都拉家属。

在开放吊唁期间,阿都拉遗孀敦珍阿都拉、女儿诺丽和丈夫凯利等家人都在其灵柩旁陪伴。

此外,阿末扎希及法迪拉也在中午1时许抵达回教堂,受到卡马鲁丁迎接。

随后,覆盖辉煌条纹的灵柩由武装部队与警察组成的护柩队伍抬出主祈祷大厅,并送往国家英雄墓园及依照国葬仪式下葬。

昨晚国家心脏中心文告指出,85岁的阿都拉是在星期日早上因呼吸困难入院治疗,不幸在周一晚上7时10分逝世。

相关新闻: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王室向阿都拉家属致哀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马哈迪纳吉慕尤丁依斯迈现身 前首相们送别前首相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李显龙出席阿都拉国葬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政府将为阿都拉举行国葬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从住所移出 伯拉遗体送往国家回教堂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 李显龙今来马出席葬礼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全国总商会:倡导对话 阿都拉有远见受商界尊敬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曹观友:国家重大损失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一众内阁部长纷纷致哀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达基尤丁:受人尊敬 阿都拉功绩永载国家史册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纳吉悲痛悼念阿都拉 “大马失去了具威望领袖”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明早11时开放公众吊唁

安华:彼此虽对立 阿都拉是伟大政治家

从回教学者步向政坛 伯拉意外成敦马接班

前首相敦阿都拉逝世 享年85岁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