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欧洲经济陷入停滞/Project Syndicate

作者:肯尼斯·罗格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及公共政策学教授)

欧洲很可能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明年1月上任后迎来一场贸易战,但其两大经济体目前却举步维艰。

德国大概会连续第二年出现零增长,而法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率则预计低于1%。

欧洲的经济停滞究竟是因为凯恩斯主义刺激政策力度不够,还是源自其臃肿僵化的福利国家制度?

不管是何种状况,那些认为通过简单措施(如提高预算赤字或降低利率)就能解决欧洲眼下各项问题的人显然脱离了现实。

法国债务危机拖累经济

举个例子,法国的积极经济刺激政策已将其预算赤字推高至相当于GDP的6%,而其债务相对GDP的比率则从2015年的95%飙升至112%。

2023年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因将退休年龄从62岁调到64岁而遭遇大规模抗议。这一举措虽然能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于该国的财政挑战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正如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最近警告的那样,若不进行深层次改革,该国的财政就将难以为继。

许多美国和英国的进步派人士钦佩法国的大政府模式,并希望本国采取类似政策。然而债券市场最近已经开始注意到法国债务膨胀带来的风险。令人吃惊的是法国政府当前支付的风险溢价比西班牙还高。

由于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的实际利率预计将为防止出现衰退而不断提升,法国无法单靠经济增长来摆脱其债务和养老金问题。相反,沉重的债务负担几乎注定会拖累其长期经济前景。

在2010年和2012年,卡门·M·莱因哈特和我发表了两篇论文,论证了过度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欧洲这些负债累累的经济体和日本都是这一动态的典型例子,而后续的学术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德国是否仍高效?

沉重的债务负担通过限制政府应对经济放缓和衰退的能力阻碍了GDP增长。德国的债务相对GDP比率仅为63%,有足够空间修复其破败的基础设施和提升教育体系表现。如果实施得当,这些投资可以带来足够的长期增长以抵消其成本。

但财政空间只有在被明智使用时才有价值:事实上德国的“债务刹车”(每年赤字额不得高于GDP的0.35%)过于僵化,下届政府必须想方设法绕开它。

此外,如果缺乏重大改革,增加公共支出也无法带来持续增长。具体来说德国必须重拾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在2000年代初引入的哈特茨改革的多个关键内容。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德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法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并帮助德国从“欧洲病夫”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

但经济政策的左倾使大部分进展付之东流,严重损害了德国引以为傲的效率。该国建设急需基础设施的能力明显下降;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柏林的勃兰登堡机场,该机场最终于2020年启用,比原计划晚了十年,成本则为原本的三倍。

德国最终会克服当前的困境,但关键问题在于需要多久。本月早些时候总理奥拉夫·肖尔茨解雇了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导致其本就脆弱的联合政府解体。随着选举定于2月23日举行,缺乏个人魅力的肖尔茨现在必须让位于另一位社会民主党人,否则就将承担本党内爆的风险。

肖尔茨迄今依然抵制要其放弃竞选连任的呼声,并因此危及到其党派继续执政的机会。他不愿退让的态度与美国总统乔·拜登类似,后者花了太长时间才将接力棒传给了一位更年轻的候选人,而这无疑是导致她遭遇决定性选举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政治动荡中德国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威胁着其作为欧洲经济强国的地位。乌克兰战事的持续削弱了投资者信心,而德国各大工业基地尚未从失去廉价俄罗斯能源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此外汽车行业在从燃油转向电动方面步履维艰,落后于全球竞争对手,而对(经济同样疲软的)中国的出口也大幅下降。

如果明年一个更加保守、市场导向的政府上台,这些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但鉴于公众对结构性改革的支持程度持续较低,要让德国重回正轨绝非易事。

如果没有重大变革,该国经济将难以重新获得活力和灵活性去应对即将到来的特朗普关税战。

其他国家如何填补德法空缺

尽管大多数其他欧洲经济体面临类似挑战,但意大利在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的领导下可能表现稍好一些——她可算是这片大陆上最高效的领导人。

西班牙和一些较小的经济体——尤其是波兰——可能会填补德国和法国留下的一部分空白,但却无法完全弥补两大欧盟经济重量级选手的缺陷。

如果不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持久吸引力(尤其对那些用强势美元支撑着旅游业的美国游客而言),欧洲经济前景可能会更加黯淡。即使如此,2025年的前景依然灰暗。虽然欧洲经济仍然可能复苏,但凯恩斯主义刺激政策并不足以维持强劲增长。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反应

 

国际

联国难民署:今年首两月 赴欧洲苏丹难民大幅增

(喀土穆12日讯)联合国难民署11日表示,今年1月和2月期间,大约有484名苏丹难民抵达欧洲。

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38%,另约有937名苏丹难民在海上获救或被拦截,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

联合国难民署发言人萨拉多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虽然苏丹国内形势近期好转,部分难民已经回国,但是仍有数百万名难民滞留在埃及、乍得等邻国。

萨拉多说:“由于对苏丹难民的人道主义援助遭削减,他们的生存环境正愈发恶劣。随着人道主义援助减少,如果战火持续,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人被迫成为难民。”

2023年4月,苏丹政府军与准军事组织“快速支援军”爆发冲突,战火蔓延至国内多个地区。这场持续至今的内战,已造成苏丹国内约3万人罹难、超过1200万人流离失所。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