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气候风险尾刺扫荡/Project Syndicate

科学家们老早就警告说,气候变化将对全球天气模式和生活条件产生不利影响,而今这些警告正在变成一个痛苦的现实。

更糟糕的是,这些后果所能波及的范围,已经越来越被证明是“肥尾”的:热浪、风暴和洪水这类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概率,都大于正常统计分布的预测。

这对未来的政治稳定或经济繁荣都不是个好兆头。我们的希望莫过于这些尾巴上的尖刺,能促使人们在事情进一步恶化前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但这有可能吗?

公众越来越意识到全球变暖正导致天气变得更不稳定。

今年全球各地都出现了创纪录的热浪,不仅印度气温达到49.2摄氏度,连英国(40.2摄氏度)等地也是如此。

法国和中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非洲东部连续四年无法进入雨季,致使5000多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风险。

同时破坏性的风暴和洪水袭击了马达加斯加、澳洲、美国、德国、孟加拉和南非。

经济财政损失大

这些事件每年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和巨大的经济和财政损失,使天气波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风险评估因素。

虽然各处温度上升0.5摄氏度几乎无法察觉,但干旱、洪水和其他短期天气波动却能造成致命的破坏。

此外,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的变化,远远超出了眼前的冲击和损害,特别是当它们加速了原本需要花费多年的事态发展之时。

科学家们越来越担心各类“临界点”——例如极地冰盖融化——会使我们跨越变化不可逆转的门槛。

这可能会在相互关联的气候风险之间,产生破坏性的反馈回路,所有这些都会蔓延到实体经济中,引发违约、失业,对弱势社区的过度伤害以及政治动荡。

除了对物理环境的破坏,极端天气可能会引发社会态度和公共政策的突然性(有时是永久性)转变。

当人们开始失去他们的家园、生计甚至生命时,政治家们必须拿出应对方案。

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我们都敏锐意识到了极端天气,但预测者们仍然普遍忽视了它对结构性变化中的加速作用。

主流气候科学家和经济学家,都倾向于关注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长期影响,仅着眼于全球平均温度在1.5至2摄氏度上升范围内的情境——也就是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

而即使在更高温度下,人们也会觉得其效应——例如对海平面和农业产出的影响——只会逐渐累积,意味着最终的清算要在几十年后才来临。

严重低估长期风险

但最近发布的一篇名为《气候终局:对灾难性气候变化情境的探讨》的论文表明,这种传统情景分析严重低估了长期风险,因为它没有给更极端的气候后果(肥尾)以应有的关注。

正如统计学家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在金融市场背景下指出的那样,传统模型难以处理肥尾事件的后果,在其预测中造成了一个危险的盲点。

更高的温度变化路径,将释放出作者所谓的气候终局“四骑士”:饥荒及营养不良、极端天气、冲突和由病媒生物传染的疾病。

我们很容易想象出这几个末日凶兆,可能造成的社会和政治混乱,特别是当它们一齐发动时——就像当前的全球粮食危机、欧洲新爆发的战事,和正在肆虐的新冠疫情那样。

更糟糕的是,第二位骑士的存在,表明更直接的气候变化风险仍然被低估了。毕竟极端天气也是另外三位骑士的驱动力,这赋予了它可谓最重要的地位。

天气冲击造成的苦难,远比(同样正当的)抽象长期厄运警告更能吸引社会关注。

民意调查显示,那些亲身遭遇过极端天气的人更愿意支持气候行动。

虽然当前通胀的急剧上升,意味着人们会对会损害自身财务状况的措施不那么热心,但越来越多的灾难发生率,正在缩小那些对气候变化或气候政策持彻底怀疑态度的少数群体。

这样一来,天气的肥尾——而不是长期气候变化的肥尾——更有可能在政治家和商界的较短注意力时长内促使它们采取行动。

我们希望随着这些尾刺产生的痛感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明显,它们将刺激我们去维持那些必要的政策以保持气候的稳定性。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

参与北京会谈 美国气候特使称仍存分歧

(北京7日讯)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波德斯达6日说,中国和美国在气候融资等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不过本星期会谈期间,已在减少分歧方面取得进展。

波德斯达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外交部长王毅会谈后告诉记者:“尽管我们的双边关系有些摩擦,为了造福我们的人民及气候,我们能找到合作的领域。”

波德斯达也指出,与中国就降低甲烷及其他非二氧化碳高污染气体举行峰会的计划,取得进展。

尽管承认存在“一些分歧”,波德斯达提到美中双边已“制订计划举行非二氧化碳气体峰会”,包括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烃等气体。他指这些气体“较少受到注意,却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一半成因”。

甲烷等温室气体会造成气候变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排放国,美国居次。

据国际能源机构说,化石燃料产业已连续3年增加甲烷排放量,去年几乎创下新的纪录。

美国先前表示,希望在阿塞拜疆即将于11月主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会议”上,与中国就这类气体举行峰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