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知”杀法,向下摊“贫”/麦传球

每天早上和我的学生进行现场日内交易策略分析时,我都是用1到5分钟的图表。但我总是会时不时地使用日,周和月线图来分析趋势。
是的,经验丰富的交易者总是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周期图表。
对于波段交易来说,周线图和月线图是用于趋势分析的,而日线图是用于入场和出场的。
同样的,对于日内交易者,我们是用1到15分钟的时间进场和出场,而30到60分钟周期的图表是用于趋势分析的。
从所附的恒生指数周线图可以看出,恒生指数从2023年1月2万2700点附近的高点,跌至两周前的1万5000点以下,总跌幅超过33%。
我相信一些交易者沿着下跌趋势一直在试图抓住反弹的机会。然而,我们的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下跌趋势,主要是一直交易看跌期权的。
买跌更易
事实上,我总是告诉学生,交易下跌趋势比交易上涨趋势更容易赚钱,原因如下:
1. 价格要走上行趋势,个人的情绪和信心必须是积极的。然而,根据80/20法则,80%的人个人心态和信心都是薄弱的。因此,由于市场情绪的变化,更多的人会变得消极而不是积极。
2. 在股价和指数上涨之前,新的投资或交易资金必须进入市场。这需要额外的努力和金钱。然而,当市场情绪或基本面转为看跌时,如果没有强劲的买盘支撑,无需额外的努力或资金,价格和指数就会因恐慌性抛售而自然下跌。
3. 当然,经验丰富的交易者或基金会通过做空来从下跌的市场中快速获利。
4. 大多数时候,内部人士能够根据内幕信息先于市场买入,因此价格大幅上涨可能不会让许多散户受益。相反的,坏消息可能会导致股价大幅下跌,特别是如果最初的股价下跌是由大股东或内部人士引发的。

让我们回头看看恒指。每只股票或指数都有其高估或低估的价值水平。对于个股,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评估其公允价值;对于像恒生指数这样的股票市场指数,我们不必评估80只股票来找出答案,而是可以通过基本面分析评估前10大成分股,或者更快的策略是看整个指数的本益比。
技术分析方面,我们可以查看之前的低点/支撑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注意到之前的支撑位在1万5000点左右。
因此,根据恒生指数过去在1万5000点的支撑位(被认为是低位和强支撑位),再加上较高的成交量(所谓的底价天量),底部反转的机会非常高。因此,我们开始制定捞低策略。
从技术上讲,对于股票交易,我总是提醒学生不要使用向下摊平法,因为这是一种自杀性的交易方法,特别是如果是基本面较弱的股票或大户控制的股票。股票的低价可能会持续几年,甚至可能会退市,而股票持有人可能会损失几乎100%的投资本金。
但代表所有成分股整体表现的指数,就不容易被任何一方控制的。因此,它有很好的机会在一定的低价水平上得到价值投资者或经验丰富的交易者的支持。
我们是通过结构性认股权证实施这种方法。由于指数走势仍然是下跌的飞刀,所以我们在实施向下摊平策略时,是采用金字塔分批买入策略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买入第一批结构性认股权证价时,我们应该买入交易预定总资金的10%到20%;然后当指数再下跌时,而结构性认股权证价格再下跌25%至30%时,我们可以用资金的20%至30%再购买一批。
对于第三批的结构性认股权证价,当价格比我们第一次买入的价格低于50%以上时,我们可以用预定资金的50%到60%的余额买入。
根据我的经验,当结构性认股权证的价格低于10仙,且该认股权证已被原发行人售空时,此方法的胜率会高得多。换句话说,发行的结构性认股权证几乎百分百是在二级市场的交易者之间进行交易的。
掌握向下摊平策略
当价外结构性认股权证价格低于10仙,且到期期限至少为 1 个月时,结构性认股权证价格只有时间价值和零内在价值。
在这个交易例子中,我们很多同学通过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价格走势(加上对春节效应的预期,哈哈),通过这种向下摊平策略方式赚钱了。因此,许多同学已赢得了农历新年前的红包了。
在这里,我需要再次提醒短线交易者,特别是日内交易者,当我们进行非常短线的股票交易时,我们不应该使用向下摊平法,因为短线交易关乎入场时机、分析的准确性以及强大的动量预测。因此,一旦价格趋势与我们最初的仓位相反,最好或唯一决定就是止损。
但对于指数交易来说,如果采用上述综合方法,在考虑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后,我们是可以采用向下摊平交易法的。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因此,我们应该随时准备在我们的风险或损失承受能力范围内减少损失。
归根结底,只有拥有良好的交易计划并遵守纪律的交易者,才能够成为市场上可持续的赢家。
我希望你能够从本文中获得一些见解,以便掌握向下摊平交易策略的艺术。如果你理解的话,这是一种可以赚钱的交易策略。如果你不明白的话,那就是自杀式的向下摊“贫”交易策略。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股票捞底策略,请阅读我上一期的文章《捞底常会“趴地”》。
视频推荐 :
【股势先机】不是炒股,而是选生意合伙人/林国佑

你有没有遇过这样的状况?朋友介绍一只“会飞”的股,你也看不太懂,但整个气氛热热的,最近也好像一直听过这家公司,你就买了。
过几天,它真的飞了几天,然后开始跌,一直跌。你犹豫、心慌,最后割肉离场,心里只剩一句:“为什么我每次都这样?”
可能你一直以为你在炒股,不如我们换个思路,其实你是在“选合作对象”,只是你选得太随便了。
试想一下,如果今天你要投资别人开公司,甚至一起合伙,你会不会研究对方过去做过什么生意?看账本、有没有赚钱?他是不是这个行业里有经验、讲信用、做事稳不稳?行业有没有前景、主打靠谱的底层逻辑。
如果这些你都会做,但到了股市,你却因为“人家说这只会涨”、“群组在喊”、“成交量很大”就买进,那你根本不是在投资,你是在碰运气,太随便了。
我曾经遇到一位投资者,他买进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理由只有一个:“便宜。”我问他有没有研究公司的业务,他摇头;有没有看财报,他说不太会;那你知道这家公司的钱从哪里赚来的吗?他的表情开始不耐烦了。有一天股价直接跳水。
他说:“当初很多人说这家公司很稳的。”
今天你如果是投这家公司开实体生意,你会连它卖什么都不知道就投入资金吗?
股市和创业最大的不一样是,创业你是老板,你控制决策;但买股票,你是股东,你投票,但控制不了方向。更何况我们手中的票,自己心里有数,可能连0.01%都不到。
那是不是更应该慎选要支持的企业?因为你真金白银买下的,不是一个图形,而是一家公司的未来。某种程度上,它也代表着你自己的未来。说白了,你是在选队友。选对了,他带你翻山越岭;选错了,你连怎么亏的都不明不白。

选错了别怪别人
当然,也有人会说:股票就该快进快出,谁有空研究那么多?技术面够了,其他交给市场决定。
投资到底是投“公司”,还是投“趋势”?两种风格都能赚钱,也都有失败者。
但不要你自以为自己在追趋势,结果根本看不懂趋势;你以为你在投公司,结果连公司名字背后的人都不了解。你的判断标准,可能只是“有人说会涨”或“看起来很热闹”。
最后亏了,还会说一句:“唉,我运气不好。”
所以我常常提醒我自己,你不是在炒股,你是在选合伙人。你在选队友,你要投票给谁,信任谁,让谁帮你赚钱。这个“谁”,可能是一家好公司,也可能是一个根本没打算替你赚钱的庄家。
选错了,别怪别人,因为那一票,是你自己投下的。就当在投资旅途中上了一课,但也请放心,你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