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热门提示灼伤手指/麦传球

笔者刚刚完成了我们自己公司的第一次实体研讨会,因为由于冠病大流行,我们过去都是主办在线研讨会。

尽管自2014年以来,我已经举办了数百场实体研讨会,但大多数时候,我是在马交所工作时作为主持人或是受邀为演讲者。

这是我第一次作为研讨会的主办者和演讲者。从参与者的互动和分享中,我发现尽管他们参加了1天多的研讨会,并学到了一些正确的知识,但有些人仍然在使用”Hot Tips” 来炒股。 

依赖“热门提示”,而不是投入时间和资源向经验丰富的培训师或教练学习,是交易界的常见现象。

根据我31年的股市经验,以下是许多人不喜欢投入太多精力和金钱来学习,而喜欢购买热门股票的一些原因:

1. 渴望免费信息

许多人都倾向于热门提示,因为它们提供了无需财务投资即可获得成功的捷径。在一个信息丰富且通常免费的世界中,对某些人来说,支付培训费用似乎是不必要的,特别是如果他们相信通过免费技巧可以达到类似的结果。

示例:交易者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一些所谓的股票交易专家。他们定期分享有关市场趋势的见解和技巧。为了省钱,交易者使用这些免费资源,而不是投资于结构化课程或个人辅导,认为这足以成功。

2. 感到学习困难

交易涉及市场分析、风险管理和策略制定等复杂的概念,学习这些概念可能会令人望而生畏。

这种感知到的困难阻碍了一些人参加正式培训,导致他们转而依赖来自技巧的简化建议。

示例:初学者对交易课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感到不知所措,例如“斐波那契回撤水平”或“布林线”。他们不试图理解这些概念,而是寻找不需要深入理解的简单、可操作的技巧。

3. 缺乏时间

许多潜在交易者正在平衡其他承诺,例如工作、家庭或教育,并且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致力于全面的交易教育。 热门提示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比接受全面培训所需的时间投入更少。

示例:一些有全职工作和家庭责任的人,发现分配时间进行广泛的交易研究具有挑战性。他们选择可以立即采取行动的快速提示,将他们的交易活动融入有限的空闲时间。

4. 缺乏学习兴趣

并非每个交易者都有兴趣成为专家。有些人认为交易只是众多投资策略之一或一项副业活动。对于这些人来说,花时间进行深度学习,并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或目标。

5. 不信任培训师

交易教育市场可能充满错误信息和没有成功记录的个人。这可能会导致潜在学习者的怀疑和不信任,然后,他们可能会转向看似更透明或直接的来源,例如热点提示。

示例:在遇到几位交易“大师”的昂贵课程并没有兑现承诺后,交易者对专业交易教育变得愤世嫉俗,转而寻求同行和财经新闻网站的提示,他们认为这些提示更真实且不那么商业化。

6. 自认有足够知识

一些交易者认为,他们已经拥有足够的理解力或具有独特的见解,因此无需接受正规教育。 

示例:一位业余交易者经历了一些成功,并相信这些成功,归功于他们固有的技能和对市场的理解。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依靠自己的判断和热点提示。

7. 渴望快速获胜

许多人被交易所吸引,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快速获得经济收益的途径。赚快钱的诱惑可能掩盖了获得深入的市场知识和交易技能的重要性。 热门提示通常承诺立即回报,而不需要专业交易所需的严格分析和耐心。

示例:新手交易者可能会听说一只股票,由于最近的新闻事件而预计会“爆漲”。 交易者可能不会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或了解市场情绪,而是仅仅根据消息购买股票,希望快速获利。

8. 被复杂性压垮

交易世界可能显得极其复杂和令人生畏,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大量的数据、图表和策略,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知所措。

因此,这些人可能会转向热点提示,作为自己应对复杂金融市场的更简单的选择。

示例:考虑一个刚刚接触期货交易的人。 他们可能会对杠杆、点差和技术指标等概念感到畏惧。当从看似可信的来源获得提示时,他们可能会盲目跟随,将其视为成功的直接捷径,从而绕过了解这些复杂交易机制的需要。

9. 社会认同影响

社会证明是人类行为的强大动力。人们经常将他人的行动和成功,视为自己决策的指南。

在交易中,当个人看到其他人从热门提示中获利时,他们可能会觉得更有必要效仿,相信这些技巧是经过验证的成功之路,即使它们并非基于合理的交易原则。

示例:社区论坛中的交易者,可能会观察到他的许多同行正在讨论他们从一位受欢迎的交易影响者那里,收到的特定股票提示。看到其他人对潜在收益感到兴奋,他可能会决定基于这种集体热情进行投资,而不是他自己的分析。

有效的交易需要知识、分析能力、情绪控制和耐心的结合——这些特质最好通过正式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

那些仅仅依靠技巧的人,往往会错过发展这些关键技能,而这些技能对于在动荡的交易世界中持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当散户根据热点提示(hot tip)买股票亏钱时,他被“市场烧伤”時会遭受“指尖被烫伤”(hot finger tips)的结果。你认为这有可能发生吗?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不是炒股,而是选生意合伙人/林国佑

你有没有遇过这样的状况?朋友介绍一只“会飞”的股,你也看不太懂,但整个气氛热热的,最近也好像一直听过这家公司,你就买了。

过几天,它真的飞了几天,然后开始跌,一直跌。你犹豫、心慌,最后割肉离场,心里只剩一句:“为什么我每次都这样?”

可能你一直以为你在炒股,不如我们换个思路,其实你是在“选合作对象”,只是你选得太随便了。

试想一下,如果今天你要投资别人开公司,甚至一起合伙,你会不会研究对方过去做过什么生意?看账本、有没有赚钱?他是不是这个行业里有经验、讲信用、做事稳不稳?行业有没有前景、主打靠谱的底层逻辑。

如果这些你都会做,但到了股市,你却因为“人家说这只会涨”、“群组在喊”、“成交量很大”就买进,那你根本不是在投资,你是在碰运气,太随便了。

我曾经遇到一位投资者,他买进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理由只有一个:“便宜。”我问他有没有研究公司的业务,他摇头;有没有看财报,他说不太会;那你知道这家公司的钱从哪里赚来的吗?他的表情开始不耐烦了。有一天股价直接跳水。

他说:“当初很多人说这家公司很稳的。”

今天你如果是投这家公司开实体生意,你会连它卖什么都不知道就投入资金吗?

股市和创业最大的不一样是,创业你是老板,你控制决策;但买股票,你是股东,你投票,但控制不了方向。更何况我们手中的票,自己心里有数,可能连0.01%都不到。

那是不是更应该慎选要支持的企业?因为你真金白银买下的,不是一个图形,而是一家公司的未来。某种程度上,它也代表着你自己的未来。说白了,你是在选队友。选对了,他带你翻山越岭;选错了,你连怎么亏的都不明不白。

选错了别怪别人

当然,也有人会说:股票就该快进快出,谁有空研究那么多?技术面够了,其他交给市场决定。

投资到底是投“公司”,还是投“趋势”?两种风格都能赚钱,也都有失败者。

但不要你自以为自己在追趋势,结果根本看不懂趋势;你以为你在投公司,结果连公司名字背后的人都不了解。你的判断标准,可能只是“有人说会涨”或“看起来很热闹”。

最后亏了,还会说一句:“唉,我运气不好。”

所以我常常提醒我自己,你不是在炒股,你是在选合伙人。你在选队友,你要投票给谁,信任谁,让谁帮你赚钱。这个“谁”,可能是一家好公司,也可能是一个根本没打算替你赚钱的庄家。

选错了,别怪别人,因为那一票,是你自己投下的。就当在投资旅途中上了一课,但也请放心,你不孤单。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