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物价补贴改革之道/李兴裕

大马人已习惯了有补贴的产品和服务。

取消补贴并以新的合理化补贴和非补贴价格文化是一项挑战,在这种文化中,国内商品与服务价格,将与国际价格保持一致。

立意良好,但结果欠佳。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大马一直在实施价格统制/价格顶限和补贴,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目标。

其中,包括保护弱势消费者/家庭免受价格上涨的影响,也采取措施稳定价格,并确保必需品的供应充足,以在收成欠佳或供需中断期间,维持生产者的收入。

虽然本意良好的价格补贴和管制措施,可以缓解一些压力并保护消费者免受价格、收入和供应冲击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无针对性的价格补贴,会带来高昂的经济和财政成本。

价格管制和补贴会抑制生产性投资和增长,阻碍更大的工作努力,并导致政府承担沉重的财政负担。它削弱了政府的财政能力,因为用于补贴的巨额财政资源,转移了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住房和养老等其他领域的拨款预算。

两大阻力

启动物价补贴改革时,将会面临两种阻力。首先是来自政府和政客的阻扰,因为他们害怕面临选民的政治反弹,为不受欢迎的措施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

其次是社会阻力,因为人们担心取消补贴,将对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带来隐性和显性的影响。 因此,政府需要在各个层面保持定期接触,与公众和社区沟通不进行物价改革所需付出的经济和机会成本。

如果公众对政府重组燃料补贴,以补偿中低收入家庭的计划缺乏信心,他们会发现针对性的补贴措施不太可信,并会阻扰补贴改革。

改革的时机和步伐,取决于政治和经济环境。

快速改革需要稳定的政治和有利的经济环境。

如果政治和经济条件充满挑战,尤其是依然面对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扬升的压力,政府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改革,并需仔细沟通和根据优先秩序行事,以确保有关改革获得各方接受。

在这方面,必须逐步落实以扩大和更有针对性的社会安全网,取代价格管制和补贴合理化,以缓冲对经济的影响;允许家庭、生产者和企业调整和应对因撤销价格管制和补贴合理化而产生的价格和成本影响。

政府须在快速削减补贴和减轻对弱势家庭的影响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虽然撤销补贴会立即节省政府的开销预算,并纠正资源的扭曲,但也会降低低家庭的实际收入。

建立保护机制

政府可通过建立具有成本效益和目标明确的社会保护机制,来缓冲价格补贴改革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而减轻隐性和显性价格补贴改革的影响。

该机制以向目标用户提供现金补偿的形式实行,以弥补削减补贴带来的冲击。

这可以与现有的现金分派计划结合(例如增加援金的数额)。 取消全面补贴,仔细选择目标群体并有效的通过物价补贴改革,为政府节约。

根据各阶级人民来鉴定目标群体,来落实针对性的现金或近现金转移支付,例如只派发现金给贫困的人民、儿童或退休人士,或某些地区的家庭。

可以分配优惠券,让目标家庭消费一定“生命线”数量的补贴食品或燃料产品。与普遍的物价补贴相比,社会安全网更具成本效益,影响也更为深远。

须符合效率与公平

在确定补偿和物价补贴的目标时,政府需要采取更全面的方法,并有能力确定和识别目标群体、提供援助和实施目标计划的行政成本、能力及经济成本; 更重要的是获得政治支持,以义无反顾的落实针对性的援助。

针对性补贴必须符合效率和公平的目标,以确保有需要和应得的群体,在实施物价补贴改革时,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收入支持。这需要能设计和实施有效的经济状况调查。经济状况调查设定了一个收入门槛,高于该门槛的群体,福利将被逐步取消。

从全面补贴转变为针对性的补贴,需要一个全面和透明的机制,该机制具有明确的目标,来识别贫困家庭并提供福利。

实施补贴改革需要强大的政治勇气。透明度和与利益相关者对话,是补贴改革决定其设计和实施的基石。

透明和广泛的沟通,解释了为何我们须从产品补贴转向针对性补贴,这将使弱势家庭受益更多。

从全面补贴措施中省下来的资源将如何重新分配,以用在其他必须优先分配的开销,例如基础设施投资、为老化人口提供养老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为后代提供更好的教育,或应对气候变化。

此外,政府须定期发布有关目标社会援助计划的规模,以及其对政府预算影响的信息。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美股崩物价飙民怨沸 关税战回旋镖反击美国

作者:丁果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战引爆金融与政治双重危机,美股崩跌、物价暴涨、群众抗议四起,共和党议员倒戈拟立法制衡,全球强力反弹,贸易战回旋镖反击美国自身。

特朗普向全球乱征关税,美股血流成河,从去年12月的高位下跌两成,蒸发了6兆美元(27亿令吉),进入技术性熊市,华尔街大老逆速倒戈。全美50州爆发逾1400场示威,60万民众抗议关税战带来物价飞涨,富商呼吁民众尽快囤货,恐慌情绪导致大型超市中的牙膏、肥皂等生活用品被抢购一空。两党共同提出议案限制特朗普征收关税权力,已有七名共和党人倒戈支持。

特朗普民调剧跌

外媒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跌至43%,创下第二任期新低。

贝莱德总执行长芬克(Larry Fink)指美国或已陷入衰退,警告美股可能再下跌20%。华尔街弥漫着2007至2008年金融海啸时的情绪。

《大西洋月刊》称,涉及全球贸易命运的关税升降,如果只在特朗普一人的脑中,谁还会相信美国的信用?摩根大通等几家银行已经将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可能性调高到六成。

特朗普此前已在4月1日的威斯康星州法官选举中遭遇民意反制,在全球首富马斯克烧钱助选下仍遭遇滑铁卢;同日,新泽西州的民主党参议员科里布克为了展现反对特朗普的决心,竟然在参议院连续演讲25小时,全程未如厕,打破参议院马拉松演讲68年的历史纪录,获得3.5亿的赞。但这一切都未能阻止特朗普一意孤行的决心,他在翌日宣布向全球加征关税,一路走黑。

参议院少数派领袖舒默称,特朗普关税是对美国家庭征收的巨额关税,是为了帮助亿万富翁寡头减税。加州州长纽森也喊出了“加州单干”的口号,要与国际社会延续自由贸易的战后传统。

前总统奥巴马警告,美国的民主和人权危在旦夕,呼吁年轻人要采取行动,为反对特朗普做出“一些牺牲”。

共和党方面,号称最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得州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也公开唱反调,称除非各国“归顺”白宫,一旦各国采取报复性关税,将对共和党的政治前景产生毁灭性打击,让该党在明年的中期选举遭遇惨败。

中期选举恐惨败

其实,特朗普很清楚,他表面声称继承了战后保守派最伟大总统里根的衣钵,而实则与里根的经典保守主义精神背道而驰。

里根进入白宫后,就痛斥企图推动关税战的美国政客,称这样做就是当年胡佛总统签下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的重演,也会遭遇当年加拿大为首的40多国的贸易报复,引发延续3年的30年代经济大萧条,酿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贸易崩盘和经济危机。不仅如此,里根称关税战会让美国企业因依赖政府保护而失去全球竞争力,最终让所谓美国制造业回归成为一句空话。

破产商人或成为破产总统

尽管特朗普号称包括盟友在内的全世界占美国贸易的便宜,对等关税可以让美国摆脱剥削,开始有钱,甚至是数兆美元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对外依赖、振兴本土制造业,但特朗普在颁布关税名单时,一片疲惫,显得力不从心,并在之后就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除了万斯一众被讽刺为“马屁精团队”的效忠者之外,他的最得力干将马斯克竟在如此“历史性”的现场不见踪影,是心里不满特朗普的关税措施,或是宣布5月退出政府效率部后干脆低调,以拉抬受到社会攻击和关税冲击双重打击一路狂跌的特斯拉股票,没人可以知晓。

马斯克当然不敢顶撞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但却巧妙的表达其愿景就是北美能与欧洲形成跨大西洋零关税的自由贸易区,言外之意就是不看好特朗普对盟友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会有效果。

同时,马斯克痛批为特朗普关税叫好的白宫经贸顾问纳瓦罗,称他的“哈佛经济学博士学位是坏事,不是好事”。当然,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股价也首当其冲,成了特朗普“经济革命”的牺牲品。同样,美媒透露,财长贝森特虽然告诫世界各国不要马上采取报复措施,但他自己作为成功的华尔街投资人,无法忍受白宫“荒谬的关税算法”,认为替这样的关税政策抬轿子,是在“损害自己在市场上的信誉和履历”,有传正在寻退路去美联储。如果特朗普核心团队有任何人在关税战上“临阵脱逃”,特朗普的国王新衣真的要露馅。

经济学界也没有闲着,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反对总统一意孤行的关税政策,称特朗普关税政策必定引发国际社会反弹,最终加税的负担还是要落在美国消费者身上,引发通胀和物价上涨的危机。与特朗普自称的“经济独立宣言”截然不同,有美国经济学家表示,“对等关税”做法极端,将使美国通胀率上升1.5个百分点,美国经济难逃衰退,连带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少1个百分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失业率和通胀上升,并使经济增长放缓。事实上,经济学界普遍不看好特朗普的治国能力,尽管特朗普自称是交易大师,但在他的经商生涯中,竟然有6次破产经历,如此一个“经济文盲”总统,极有可能让美国这个曾经的世界最强国家破产。

特朗普本来一贯以股市高涨形容自己的政策正确,如今却被股市打脸搞得灰头土脸,只能藉口观看高尔夫球比赛而回避直面股灾。其实,从商业经营的水平来看,天才马斯克早就看清楚特朗普经商的那两下子,故而在几个月里一直向美国人民和世界打预防针,称美国会破产。

只是,他通过政府效率部历史性查帐,“巧妙地”讲述了一个前朝政府腐败才是罪魁祸首的故事叙述,给特朗普的昏招解套,并在“功成”之后,快速引退,与特朗普的草台班子切割。

特朗普用“对等关税”筑起了一道堪比19世纪历史纪录的保护主义高墙,更超越上世纪30年代的胡佛总统,在全球化成为共识的时代,搞美国独尊的贸易保护主义。固然有舆论评估,特朗普划出对等关税的不同范畴,以及设立10%的基准关税,就是要让盟友和全球国家彼此比较“谁幸运”,从而以侥幸心态不参加集体抵制美国的行动,让华盛顿可以通过双边贸易谈判来各个击破,成为特朗普予取予求的对象。

事实上,被“另眼看待”的英国(只有10%的基准关税),首相斯塔默就小心翼翼称不会采取报复手段,而是理性对待。但是,从西方七大国的股市反应就可以看到,特朗普的关税已经无差别伤害了战后形成的美国盟友圈子。为此,各国虽然态度不一,但都对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明确说不。

加拿大坚持反击特朗普

讽刺的是,之前遭遇特朗普及其团队反复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却消失在“解放日”的名单之外。

不过,不进对等关税名单不等于加拿大没事,特朗普用美国交易法的原则,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大旗下,采取被称为“232条款”的关税,早就对加拿大出口美国的钢铁和铝等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并在当晚12时对包括加拿大汽车在内的全球出口美国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此外再以美加关税危机为由,对加拿大疏于防范芬太尼和非法犯罪移民入境美国,征收惩罚性关税。

以至于一直反抗特朗普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福特愤怒宣称,这不是美国的“解放日”,而是美国民众正常生活的“终结日”。加拿大总理卡尼也在3日宣布,对所有不符合美墨加协定的美国进口汽车征收同样25%的对等关税。

同时,卡尼称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指美国的关税措施违反国际贸易法。

显然,特朗普没有放过加拿大,包括对加拿大领土和资源的吞并野心;而卡尼也毕竟是富有经验的国际金融界领袖,不会因为加拿大不在名单中就暗自窃喜或心存侥幸,以为自己可以和其他盟友不一样,得到白宫额外豁免,从而拒绝参与全球对抗特朗普关税霸凌的集体行动,继而被特朗普各个击破。加拿大没有退路,要么沦为为美国制造业提供能源、矿产、水资源的附属经济体,要么与孤立主义唱反调,在全球化和多元贸易架构中成为能源和资源大国,重建加拿大强大的经济架构、统一市场,成为得以与美国平等交往、与世界互通的经济大国。

因此,卡尼霸气宣布,如果特朗普完全放弃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原则,加拿大愿意扛起领袖大旗,团结世界与特朗普的保守主义背道而驰,持续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方向。事实上,加拿大—中国—欧盟正在形成一条反对美国小院高墙的拯救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抵抗阵线,以多种形式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软磨硬泡。

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特朗普的做法“粗暴且没有根据”,德国总理朔尔茨强硬表示将以“团结、有力和适当的方式”做出回应,法德政府都呼吁企业减少去美国的投资,并考虑减少美国公司获得公共合同的机会。

最有趣的是,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迷妹、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只能尴尬地表示,美国对欧盟征收关税是一项错误的措施,对双方都不利。而刚刚走访过白宫的爱尔兰总理马丁就不客气地敦促欧盟进行成比例的反击。

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虽然对全面贸易战十分谨慎,但明确说特朗普这样做完全没道理,不是朋友的行为。日本首相石破茂最绝,他4日在国会表示,特朗普的“解放日”是日本的“国难事态”,日本朝野应该跨越党派来应对。

可以看到,经过几天的震荡和迷茫,欧盟终于凝聚出初步的共识,将跟随中国和加拿大的脚步,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并在未来的几天里达成统一立场,可能对从牙线到钻石、价值高达280亿美元(约1252亿令吉)的美国进口商品采取首批反制措施。

自贸时代已结束

特朗普同时也对中国转口贸易大经济圈内的越南、柬埔寨、寮国、斯里兰卡等国征收达40%多的对等关税,企图通过关税施压让它们停止中国的投资。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痛心表示,美国自己废掉了战后主导建立的多边贸易体系,也是对世贸框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基于规则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时代已经结束,而很多国家显然会采取反制措施,引发全球贸易战,带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机。

新加坡国政顾问李显龙则明确点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会损害中国,但也损害美国。

显然,反对特朗普的阵线已跨越两党、跨越政商界,一直延伸至那些被欺凌的国家形成的反对阵营。特朗普已经与世界为敌,但他的真正挑战在国内,因为谁都知道,关税战的回旋镖,打的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民调显示54%美国选民反对关税,75%选民认定会推高物价。

特朗普这个在商业生涯中曾经6次破产的总统,是否有可能为自己的一意孤行,真的让美国破产?或者,特朗普的极端保护主义,到2026年的中期选举就寿终正寝?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