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理财和生活中的决定/规划财富

每天我们都要为生活的许多事务做决定。有时候,我们可以很快为一些事做决断 (无论决定最终是对与错)。

但是,也有些时候迟迟不能做决定,尤其是这个决定是与财务和感情(亲情、友情或爱情)有直接关系的,更是陷入两难。这就是理财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原理!

我时常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决定是需要深思熟虑。又有什么决定可以当机立断呢?

当下不能立即做出的财务决定,基本上是有以下两个因素:

1. 这个决定所要用到的金额巨大

2. 当下没有相关经验和讯息来做决定

根据以上的因素,我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讯息来做决断,以避免遭受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到时候就会埋怨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

从以上的对话,如果没有小心处理好,很快就变成家庭问题了。

太太会以为老公特地拖延,其实就是因为金额对于这个家庭经济来说是太大了,同时没有足够的资讯来做决定。

还有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对方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我们是有心不帮忙,更会把原本好的事情搞砸了。

既然知道影响会是深远,我们就要从以下两个主要的因素来做分析。

1. 财务能力

2. 家庭压力

 

1. 财务能力

个案的主要陈述是所有的储蓄投入,这时候的担忧是合理的。

因为一旦投资失败,多年的努力就会付诸流水。

建议是把储蓄分成“三袋”钱,那么就把其中“一袋”钱做为投资,就不会有把所有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而可以分散风险。

2. 家庭压力

这个更是尽在不言中。当金钱“遇到”亲情的时候,更是剪不断理还乱。

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对事不对人。既然要投资,就要有计划。多找专家帮忙理解当中的细节。

有时候由第三者来分析问题,你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问题所在!

另外,面对问题态度的正确。有时候问题已经很清楚了,但是就是不听和不愿意接受。无论是什么事情,有时候就是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个时候更不适宜做决定!因为如果最后是以失败或亏损告终,那么所损失的就不止是金钱,还包含感情了!

其它非财务因素

还要从非财务的因素来考虑问题。

因为金钱可以亏损和失去,但是人生有一些事情是金钱买不到的。它可能比失去金钱更加痛苦。

试想想,如果非要投资不成,我们可以参考什么?毕竟是自己与家人辛苦存下来的血汗钱,要如何使用肯定要“随心所欲”,一定要以后回顾的时候,不会觉得后悔!建议从以下几个非财务因素做考虑吧!

1. 自己的能力

2. 自己的喜好

3. 自己的目标

 

1. 自己的能力

如果非要投资不可,就要先与自己对话。如果全赔了,我需要多久重新站起来。如果时限是自己能接受的范围,那就为自己设定了底线。

如果是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那就要重新考虑了。

2. 自己的喜好

常听人说:做事业是“不熟不做”。还有一句 :别期待别人会赚钱让你花。

如果是要把钱交给其他人,让他为你赚钱,最起码就是所投入的事业是你有兴趣的。因为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他人经营不下去,那你要随时准备接手!

3. 自己的目标

当然最关键的是自己的目标。问自己为什么我就不能自己创业呢?如果由自己来做,是否可行?如果不行,所欠缺的又是什么。经过与自己对话,它让你更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的短处又是什么。

总结:

每当我们要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要时常告诉自己:这是自己辛苦储蓄的血汗钱。不是说能不能亏钱,而是要找回初心。到底是为什么要投资这笔钱,原因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会做了赔本生意亏钱,但是我们不后悔。

为什么?因为我们从失败中找到站起来的理由。记得,每一次的经验,就是为了成就将来更好的自己,它不是偶然出现在我们的生命的历程里,各位朋友加油!

 

 
 

 

反应

 

名家专栏

企业上市后常见挑战/程志彬

近年来,资本市场持续活跃,越来越多企业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融资,期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拓展业务。

然而,上市并非终点,而是企业进入公众市场的起点。如何在上市后保持稳健增长,避免业绩下滑,是众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许多企业在上市初期交出了亮眼的财报,但随后却因盈利能力下降、市场信心动摇,导致股价承压甚至业绩滑坡。

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与企业内部管理、盈利模式和市场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财务管理体系不足:上市后,财务透明度和资金管理要求提高,若现金流管理不善,可能影响企业运营及投资者信心。

●市场环境变化:经济周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外部因素,可能冲击企业盈利能力。

●监管结构适应性不足:家族企业或中小企业转型为公众公司,需要建立更透明、规范的监管体系,否则可能面临合规和管理挑战。

如何确保长期稳定增长?

要在上市后保持稳健增长,企业必须在商业模式、财务管理、公司监管和投资者沟通等方面做出全面调整,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内部管理,并建立与资本市场的良好关系。

1. 建立永续盈利模式

上市企业必须具备长期增长能力,而非仅依赖短期市场红利或一次性业务。因此,企业应:

●拓展产品线、开发新市场,减少对单一业务或客户的依赖。

●提升核心竞争力,如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品牌价值。

●优化成本结构,合理控制支出,提高运营效率,确保利润的稳定增长。

2. 强化财务管理,优化资本运作

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对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预算管理:制定清晰的财务规划,确保资金合理配置,避免因资本使用不当影响企业运作。

●优化现金流管理:确保充足的流动资金,以应对市场波动和突发状况。

●合理利用融资工具:通过债券、再融资等方式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完善公司监管,提升市场信任

作为公众公司,企业需要符合更高的合规标准,并向市场证明自身监管能力。关键举措包括:

●董事会架构:引入独立董事,提高公司决策透明度。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确保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信息透明,增强市场信任。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控机制,确保企业运营稳健,避免合规风险。

4. 透明市场沟通,管理投资者预期

良好的市场沟通,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股价波动。企业应:

●定期召开投资者会议,向股东和分析师介绍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回答市场关切的问题。

●确保信息披露清晰透明,让市场能够准确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市场波动。

●设定合理的派息政策,增强股东回报,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长期信任。

IPO只是起点

全球市场上不乏成功企业在IPO后,通过优化业务模式、强化公司监管,实现长期稳健增长的案例。这些案例表明,企业若能在上市后积极调整战略、提升管理水平,便能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更持久的竞争优势。

因此,IPO只是起点,长期竞争力才是关键。

上市并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而是全新的赛道起点。真正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步的企业,不仅要关注短期的业绩表现,更要具备应对挑战、优化管理、持续增长的能力。

唯有建立稳固的盈利模式、优化内部管理、完善公司监管,并与市场保持良好沟通,企业才能在资本市场中长期生存,并创造更大的价值。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