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用发展救发展中国家/Project Syndicate

在今年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IMF)春季会议上,主权债务危机被列为重要议题,而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最大债权人和国际开发协会(世界银行为最贫穷国家所设立的基金)身上。

许多低收入经济体已出现违约或面临高违约风险,但中国一直不愿减记其贷款并坚持要求包括国际开发协会在内的多边机构与其他债权人一同分担负担——这可是个打破了以往惯例的争议性立场。

有充分的理由去反对国际开发协会参与债务重组。首先它的贷款是高度优惠的,平均赠款比例达到50%,而在这方面市场贷款为0,中国贷款则为18%。

近年来它的承付金额在多重冲击下激增,在2022年达到420亿美元。此外它是以赠款而非贷款的形式向高负债国家提供融资——自名为“事前隐性债务减免”。如果国际开发协会救助其他债权人的次数不是一次而是两次,这对支持它的纳税人就是极其不公平的。

在春季会议的核心内容、主要关注如何便利债务重组进程的全球主权债务圆桌会议上,中国看似同意世界银行的建议,也就是通过国际开发协会提供更多的贷款而不是对未偿债务进行减免。

这一协议仍需进一步明确,但它或许是个双赢:中国与IMF的合作,加上多边开发银行提供的更多优惠融资,将大大有助于使贫困国家走上更环保且更可持续的增长道路。

对于国际开发协会来说,目前的问题是如何能以帮助其重新获得融资基础和效力的方式将这一协议付诸实施。全球债务危机正在削弱国际开发协会为其业务提供资金的三种主要方式:过往贷款的偿还(2022年为70亿美元)、捐款(每三年约250亿美元)和市场借款。

削弱了国际开发协会

首先,提供赠款可以减少未来的偿债支出。自2010年以来国际开发协会已经拨付了810亿美元赠款。倘若这些款项是以贷款的形式存在,国际开发协会目前18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将扩大近50%,因此产生更多的偿债资金流并大大加强其贷款能力。只要债务危机萦绕不散并导致更多的赠款拨付,国际开发协会的资产负债表将继续遭受负面影响。

其次,国际开发协会的拨款如今正不断落入双边和私人债权人的腰包。最近的经验研究表明,2021年国际开发协会的每1美元净转移支付就会与重债国家对其他贷款人的60美分净流出相关。

反而在那些债务不重的国家,国际开发协会的支付会刺激其他债权人的资金流入,因此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会削弱国际开发协会的效能。如果在债务问题上缺乏进展,捐款款似乎也不可能增加,进而降低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能力。

眼光要向前看

国际开发协会的正常运行需要迅速解决债务危机。分担债务重组的负担可以帮助加快进展。这需要我们把眼光向前看,而不是执着于向后看。

假设国际开发协会的贡献是通过使用基于过往拨付款的待遇可比性(CoT)规则来确定的。以自2020年违约以来一直在努力重组债务的赞比亚为例,如果直接将传统形式的规则应用于该国就意味着包括国际开发协会在内的所有债权人都将被减记44%,引发3.35亿美元的损失。

一个更公平的方法是只有当其他债权人的贷款都被减记到同样优惠的程度时才开始减计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金额。这个更公平的规则将导致2.34亿美元的损失。我们估计如果对目前处于债务困境的所有低收入国家进行类似的处理将使国际开发协会产生35~76亿美元的减计额。

根据使用规则的不同,这些贡献将导致未来三年对赞比亚的优惠贷款额增加70~100%。对于所有受债务困扰的国家来说预计增加的贷款额会更少,比目前国际开发协会的拨付款多出20~40%。

然而这种向后看做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它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国际开发协会不是一个正常的债权人。国际开发协会将在在未来十年提供大量的优惠净转移支付,其中包括比待遇可比性规则所暗含的损失更多的赠款。

比如赞比亚目前在未来十年的国际开发协会赠款等值分配额将超过10亿美元,远远超过待遇可比性规则所暗含的损失(虽然我们的估算损失有所夸大,因为忽略了国际开发协会以往除优惠贷款之外还提供了大量赠款)。

中国试图实现的结果

推动快速解决债务危机的最好方法是增加未来的捐款。就赞比亚而言,目前的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是以4.5%的增长率为前提的。如果国际开发协会能增加付款额,赞比亚将更快摆脱债务危机,债权人遭受的损失也会更小——这是中国在当前谈判中试图实现的结果。

这个解决方案也符合世界银行的意愿,即扩充其财政能力以作为其正在进行的扩大业务努力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呼吁将国际开发协会的筹资规模在五年内增加一倍。这将使更多的资金支付给那些过度负债的国家,这反过来将加速它们的复苏。

但国际开发协会已经面临压力,它已经用完了其当前筹资周期的大部分资源,而该周期将在2025年中期结束。它需要新的资源去启动扩大筹资规模。而位于国际开发协会内的世界银行新危机机制将是理想的工具。

当利益相关者们于6月的新全球金融公约峰会上重聚时,他们应当把重点放在加快债务重组谈判和扩大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能力上。每个目标的进展都需要在另一个目标上的进展来支撑。而除非这两个方向都得到推进,否则目前的恶性循环只会持续下去。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国际财经

IMF高管:仍须加大支出 中国组合拳不足抑通缩

(华盛顿25日讯)国际货币基金(IMF) 一名高级官员说,中国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措施,不足以应对困扰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通缩风险。

据彭博社报道,IMF亚太部门负责人斯里尼瓦桑星期四(10月25日)受访时认为,尽管最近出台的政策,原则上可能会提高IMF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速在4.8%的预测。

“但中央政府还需要加大支出,以解决房地产危机和缓解价格压力。”

斯里尼瓦桑说:“我们认为宣布的措施还不够,因为内需非常疲弱。你(中国)必须要确保预售房完工。第二,得解决哪些开发商能生存,哪些不能的问题。”

内需非常疲弱

他还说,中国应该拿出约5%的国内生产总值来稳定楼市。

彭博基于去年数据的计算显示,这将相当于约6.3兆元人民币(约3.9兆令吉)。

虽然斯里尼瓦桑没有给出时间表,但IMF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此类支出可耗时四年。

报道称,房地产危机已使中国家庭财富缩水约18兆美元(约79兆令吉),让中国陷入1999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通货紧缩。

本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降至六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被问及GDP平减指数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转为正值时,斯里尼瓦桑说,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他说:“这完全取决于你如何解决根本问题,即国内需求非常疲弱。”

中国自今年9月底起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措施,包括降息、支持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措施、降低地方债务风险的承诺,以及对大型国有银行进行资本重组的计划。

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本月早些时候承诺,将允许地方政府使用特别债券购买未售出的房屋,但没有给出该计划的具体价格。

几天前,政府宣布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并大幅削减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

中国央行称,上述举措实施后,预计约5000万户家庭将节省1500亿元人民币(约937亿令吉)的房贷成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