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电动车驶向未来/奕帆丰顺

全球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俄乌战争给能源安全敲响警钟,而由于电动汽车不受燃料价格波动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这将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发展。

虽然要全面实现无人驾驶仍需时日,但从内燃汽车转向电动汽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

电动汽车最有价值的组件,是作为汽车动力的电池。电池占电动汽车整个价值链的40%,这也是特斯拉、通用汽车、丰田等公司开始自造电池的原因。

中国、日本和韩国在电动汽车的电池市场中占主导地位,2018年这三个国家以外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不到3%。举例来说,中国在2020年拥有93家大型电池工厂,而美国却只有4家。

电动汽车中使用的电池主要有4种,分别是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其中,锂离子电池最为重要,因为它重量轻、体积小、储存能量高。

此外,大多数锂离子电池部件都可回收,是环保人士的理想选择。

制备锂离子电池的原料是钴、锂和镍,其中的原生锂主要来自于澳洲、智利、中国和阿根廷。

这些原材料经过开采和生产后,就运往中国、韩国或日本进行电池单元组装、模块生产和电池组组装,然后再运往电动汽车制造商。电池回收也是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关键部分,但该板块还未具备盈利能力。

销量增长惊人

过去十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达到6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电动汽车销量从2020年的307万辆增至2021年的660 万辆,增幅超过一倍。

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为了实现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中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各国需加速淘汰使用化石燃料,鼓励对再生能源的投资,遏止毁林并加快转向使用电动汽车。

交通运输是全球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占总排放量的17%,因此为了实现 “净零”目标,世界各国应加速用电动车来替代燃油车。

一般而言,电动汽车生命周期中(包括生产、充电和运行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传统燃油车低。

2. 销售成本有望降低

成本价格具竞争优势的电池,有助降低汽车制造商的销售成本,因此,是电动汽车能够在成本上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磷酸铁锂(LFP)电池的成本价格,能够让纯电动汽车(BEV)在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中保持优势,对汽车制造商来说至关重要。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制造商在无需模块的情况下,将电池直接集成到电池组中,这一工艺创新可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为更长的续航里程提供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平均成本,自2010年以来下跌了89%。

由于电池价格近期上涨,因此成本上升可能推高电动汽车的售价。不过,电池制造商不断推出低价高效的电池产品,未来几年电池价格有望进一步下跌。

3. 各国政府积极推动

许多国家(特别是中国和欧洲)一直都非常支持电动汽车工业。过去多年各国政府在电动汽车工业上的投资已见成果。

随着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兴趣开始回升,这些年来的政府支出已呈下降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电动汽车的消费支出增幅比起一年前超过一倍,而政府支出的份额仍保持在消费总支出的10%。

显而易见,过去多年各国政府在电动汽车上的投资已取得了成果。

估值诱人增长潜力大

尽管过去几年电动汽车在销量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增长显著,但该板块仍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由于可供选择的车型较少且价格昂贵,电动汽车在新兴市场的普及率相对较低。

此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缺乏监管,也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由于规模经济效益将使电动汽车的价格下跌,加上充电站的增多,因此,我们认为这将推动新兴市场的电动汽车行业在未来几年加快发展。

总体而言,我们看好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并认为该板块的估值具有吸引力。

截至2022年8月16日,彭博电动汽车指数处于4376,从峰值回落了24%。按2024年的盈利计算,该指数现时的本益比为17.88倍;若按25倍合理本益比计算,其目标价为6100,意味着到2024年的潜在升幅为39.40%。

电动汽车热潮方兴未艾,有意涉足该领域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 KraneShares电动汽车和未来移动指数ETF(KraneShares Electric Vehicles and Future Mobility Index ETF,代码:KARS)。

此挂牌基金涵盖电动汽车的整个供应链,从上游的大宗商品采购至中游的电池组组装、电池单元组装、模块生产和下游的汽车制造等。

它追踪彭博电动汽车(美元)指数的表现,费用比率为0.7%,可让投资者投资于与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公司。

反应

 

名家专栏

中国产能过剩也可造福世界/Project Syndicate

在今年5月于杭州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80年与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上,我提出了后来被一些媒体称为“中国绿色马歇尔计划”的“全球南方绿色发展计划”。

该计划包括三个目标:协助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发展、扩大中国的总需求以及提升中国的全球领导力。

与当初的马歇尔计划一样,该计划将提供大量商业信贷和投资、政策性贷款以及政府援助。

最近围绕中国主要绿色产业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产能过剩的讨论给了我启发。

定义存争议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今年4月在与多位北京大学教授的讨论中提出了这一问题并表达了两个忧虑:一是中国产能过剩似乎是政府补贴的结果,二是其规模已大到扰乱国际市场的程度。

一个月后,美国宣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的决定。

对“产能过剩”的定义可能存在争议。正如一些中国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中国企业能够销售其产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那就不存在“产能过剩”。因此如果我们把产能过剩理解为供应超过需求的状况,那么就可以用它来为国内和全球背景做区分。

这里涉及三组因素:宏观经济失衡、显性和隐性补贴以及相关产业的规模。

“国内”产能过剩是中国整个1970年代后改革时期的特征,因为本国生产的产品超过了国内消费量——经常账户的大量盈余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解决产能过剩的第一步就是实现经常账户的平衡。

事实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当局一直在通过刺激国内消费追求这一目标。

不公平补贴?

而美国人和欧洲人更关注显性和隐性国家补贴,他们声称这些补贴使中国制造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不公平优势。但一份2022年发表的工作文件指出,中国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显性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减税和专有许可)在十几个受调查国家中处于平均水平,而且低于挪威、美国、法国和德国政府的补贴规模。

隐性补贴——即降低的要素成本,则不那么显而易见。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副部长杰伊·尚博在7月发表题为“中国产能过剩与全球经济”的演讲时引用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一项分析结果,估计中国的隐性补贴约相当于GDP的5%,是美国、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的10倍。

虽然这些数字与我在15年前所做的研究中得出的结果相近,但尚博和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者的解读是有缺陷。

禁不规范非法补贴

中国的要素成本扭曲状况不是作为产业战略的一部分而制定的,而是作为一项过渡政策存在,且大部分支持都给了国有企业。

如果要说有什么影响的话,那些在国际上竞争的私有中国绿色科技企业正因为这项政策而处于明显劣势。

地方政府面临财困

尽管如此,地方政府推出的各种“投资促进项目”还是为私营绿色科技企业提供了隐性补贴,例如减免土地使用费用。因此欧盟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补贴致使中国电动汽车的售价要比欧盟生产的车型低20%。

但地方政府提供的支持也在迅速减少,部分原因在于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都面临财政困难,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中央政府已开始禁止这种不规范的非法补贴。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导致人们对该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产生了过度的担忧。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其经济政策又往往将投资集中于某些部门和行业。

这可能会让其贸易伙伴遭遇困境。但问题是中国绿色科技行业的规模可能是一个比补贴更严重的问题。

美中都有绿色马歇尔计划

中国确实需要减少国家指导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并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以确保共同繁荣,这就是我提出全球南方绿色发展计划建议的原因。

中国在绿色科技领域已经建立了强大的生产能力,但也在发达国家市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壁垒。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推进自己的绿色发展议程。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约1.7兆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但截至2022年只吸引了544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外国直接投资。”

所幸中国拥有可以帮助填补这一缺口的技术、产能和资金(商业融资、政策性融资和政府援助),可以借此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促进本国经济,同时巩固其国际领导地位。

有趣的是,在8月底,曾于2021-2023年间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的布莱恩·迪塞提出了一个“清洁能源马歇尔计划”,并提及中国事实上也在考虑同样的想法。

理想情况下两国可以在这一倡议上展开合作,但即使中美各自推行独立的绿色马歇尔计划,也依然可以大大加速全球绿色转型。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