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疫后的新常态经济/拿督刘明

友人聊天时和我谈起单身经济,他问我后疫情时代单身经济是否是一个新常态?若是,他看到一个商机!

我问:什么商机?他答:成人玩具!

我有点莞尔,问他灵感是否取自于鸡排妹的“杯从中来”?友人连忙摇手否认,说假如单身经济是新常态,性需要不论男女都有市场!

2011年,日本经济学者大前研一写了一本书,书中大意是指高龄化、少子化和网路化连锁效应地形成了产值惊人的“一个人经济潮”,这股潮流正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带来无限的新商机。 

一个人,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好生意。

现在,不论是上学的、上班的、已婚的、单身的,每个人、每天都会一个人坐公车、搭轻快铁、看电影、逛商场、吃晚餐、败精品、上网路……,每个人都是“一个人的经济”的使用者,也是贡献者。

日本便利店“全家”几年前被引进马来西亚的时候,很快就爆红,现在全马遍地开花,分店应该也有接近200家, 很大程度上是受惠于一个人经济潮,也是如今疫情下的少数赢家之一!

探索真空行业

所以我告诉友人,单身经济行之有年,所以不是后疫情的新常态。我说,“家庭经济”反而是后疫情的新常态!

问问自己,我们曾几何时一家人“齐齐整整”放工后都待在家里,一起跑步、一起用餐?以前买日用品时都是选小的或中型罐装,现在都选大型的家庭装!

太太以前两三个星期才到霸级商场进货,现在几乎每个星期都到附近的“巨人”报到,家里的两个冰箱都被塞个“水泄不通”!之前各自吃饭,现在一家人一起打包!

只是这种家庭经济新常态,后疫情会否持久就很难说了!

现在全世界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规模接种疫苗,鍾南山说3月尾世界各国的冠病确诊曲线应该会逐渐被压平,这一点,我想无庸质疑!

我国2月底也开始接种疫苗,加上第二轮行动管控令的实施,人民防疫意识基本上提高很多,如无意外,马来西亚的疫情次季应该会趋稳,经济活动第三季度应该开始反弹。

后疫情时代,有那些行业会出现真空?这是我们应该开始思考的问题!

传统行业仍大有可为

友人说当然是那些新常态的产物吧?如直播、电商或现在大行其道的便利商店!

其实那些所谓新常态,如居家上班、线上开会等等,后疫情时代大都数会被打回原形。

而有些人宅在家久了养成的习惯如网购、线上叫餐等, 这些项目消费额会大幅增加,但传统的线下服务还是大有可为的。

人的消费模式也许会改变但消费习惯是改不了的,后疫情时代有多少新常态会成为常态?

那些所谓新常态的生意模式,大家挤破头掏空心思想去分一杯羹,又怎么会是后疫情的真空?

我还是老话一句:继续做自己擅长的事,只要能存活下来,疫情过后,任何行业都是真空行业!

按摩、旅游、美容等行业,是疫情重灾区,都是政府最后关头才考虑开放的行业,这些业界朋友真的是欲哭无泪,有冤无处诉啊!

管控令前不是有人拼命众筹开豪华按摩中心吗?这一次的疫情对所有按摩中心的打击都是非常致命的,这些重资产的众筹项目当然不能列外!

按摩中心有一个先天缺陷,就是她们的技师大多数都是外国人,这是业者最头疼的问题,疫情后外国技师工作证很大可能被冻结,就算政府网开一面,我想这些按摩中心的业主到时也有心无力了!

一场疫情全部归零

这位友人自主研发自动共振按摩器,提供全套产品和培训服务,也开了两家共振按摩中心,生意渐有起色,但一场疫情,全部归零!

我对友人说摆在眼前的行业真空,就是他的本业。因为他的共振按摩器一不需人体接触,二不需熟练技师,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不贵,疗效比人工按摩有过之而无不及!

用现成的产品,再设计一个商业模式,你准备迎接百年难得一遇的契机吧!我开玩笑的对友人说:你擅长的此共振非披共振也!

疫情红利变红海

农历新年前和一位老顾客聊天,她说你的奶爸包疫情后将大有可为!我有点纳闷,问她何出此言?

她说,夫妻两人整天待在家里没事干,多一点“炒饭”,然后生孩子是很正常的事!

新年期间和邻居慢跑,他牵着他刚买回来的宝贝小狗来凑热闹。他说现在宠物比管控令前昂贵许多,因为大家待在家的时间多了,养宠物成了一种需求!

旅游也绝对是一个真空,报复性消费也在过去的复苏管控令期间应验了,本地旅游区的酒店在政府允许开放后瞬间爆满,今年疫情平复后肯定也会历史重演。

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后疫情时代的市场环境将会和现在的情况完全颠覆,传统产业因为很多竞争对手不支倒地,反而商机处处;那些赚疫情红利的商家如便利商店和小家电厂商等,陷入红海厮杀的几率肯定大大提升!

新常态下的产物如送餐服务、快递平台、网红直播甚至电商,在市场恢复原状时需求是否骤减,分分钟酝酿着另一波淘汰潮!

所以坚守岗位,做你擅长的事,想方设法存活下来就是王道,因为寒冬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反应

 

东海岸

解封无期·靠储蓄度日 传统行业近山穷水尽

报道:张燕萍

(劳勿28日讯)全国封锁对非必要领域业者打击大,不符合政府援助配套条件的雇主没有收入之际,也必须支付各开销!

随着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在昨天宣布,全国封锁行动将再延长,对于无限期的延长,许多业者都感到无助。

在劳勿,一些业者受本报询问时表示,随着变种病毒变异,不如管控令1.0来得严格的全国封锁,导致很多传统行业成了陪葬品。

“虽然政府推出了援助方案,但条件不符的中小企业未能受惠,许多只能靠储蓄度日,惟也几乎山穷水尽。”

应加速疫苗接种

也有业者认为,未来是必须和病毒共存的生活,若只是靠政府的封锁措施来阻断病毒感染链,那是难以做到的。

他们表示,最重要是人民要做好本分,遵守标准作业程序。

“在病毒无处不在的当下,可以被允许上班的业者和雇员,他们是也有所担心的,毕竟,他们也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上班。”

他们认为,要控制疫情,除了民众要自律生活,政府也应要加快疫苗接种步伐。

业者:手停口停
政府援金仅“短暂雨”

铁厂业者莫天林表示,疫情下,政府所推出的援助配套,未能让每一位都符合申请条件;即使是成功申请,但有限的援助金,也只不过是暂时性的及时雨。

他说,许多中小企业,他们几乎都处在手停口停的处境;无法开工,自然也没有收入。但另一边厢,他们必须支付基本的开销,也包括本身的家庭经济。

“而这些群体,往往都是极需现金周转的。”

也是新巴力村长的他说,疫情一直维持在高数据,印证了政府在过去一个月的全国封锁期间,在控制疫情上没有达标。

他说,政府善变的防疫政策,加上一些民众未能遵守标准作业程序,以致无法有效的控制病毒蔓延;这不仅令人民经济一再受打击,也苦了前线医护人员。

他认为,政府应该检讨现有的防疫措施,纠正政策与执法,让普罗大众的行业在疫情下,可以恢复作业。

盼金融机构助现金周转

电供工程业者刘家良认为,要阻断病毒传染链,政府与人民都有共同的责任。

他说,过去一年多,受影响的商业都在咬紧牙关支撑着。

“看似是抗疫措施,但却不能发挥效果,这是让经济受影响的民众感到很纳闷的。”

也是劳勿客青团团长的刘家良说,许多商家都在垂死挣扎边缘,面对疫情无法控制,前路是一片茫然。

他认为,金融机构也需要设法协助有需要现金周转的商家,让他们在免去繁文缛节的申请条件下,可以获得贷款。

“当然,须加速疫苗接种率,让全民疫苗计划尽快实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