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美国经济为何高增长低通胀?/安邦智库

2020年疫情以来,美国实施大规模现金补贴以及各类税收减免和薪资保护计划。其中,2020年3月的《CARES法案》每人1200美元、2020年12月《CRTR法案》每人600美元,以及2021年3月《ARP法案》每人1400美元;同时,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政策,迅速两次紧急操作将利息降至零,并保持至2022年3月。

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常识,美国后期一定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但美国现在出现了一个令全世界经济学家难以置信,困惑不解的现象,这就是高增长、低通胀。

根据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美国经济增长2.5%,高于2022年1.9%的增速。而根据FactSet的共识估计,经济学家预计2023年年度整体通货膨胀率将略有上升,从前一个月的3.1%升至3.2%。其中,消费者水平的年通胀率较2022年12月的6.5%大幅下降。

而美联储也不断的加息。2023年,美联储按照惯例定期举行八次议息会议。其中,四次会议选择加息;四次会议选择维持不变。据统计,美联储自2022年3月开启本轮加息周期,截至2023年7月,共加息11次,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

劳动力市场火爆

多次加息虽然造成经济增长下降的痛苦,但是美联储认为这是必须的、值得的,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抑制通胀在2%以下。如何解释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现象呢?

安邦智库创始人陈功先生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火爆,增加了居民收入与消费,提高了经济增长率,支持了美元汇率,让进口商品便宜,又压抑通胀。

具体分析如下: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借助地缘政治的影响,出台大量产业科技政策,大量产业和行业开始回归美国,所谓“让美国再次伟大”是真实的,而且正在呈现为一种重要趋势。

疫情以来,美国政府颁布的《美国救援法案》、《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芯片法案》以及《通胀削减法案》四大法案对芯片和新能源车等其他产业支持共计约5500亿美元(约2.59兆令吉),未来总支出最高将达到1.3兆美元(约6.13兆令吉)。

在这些科技业政策的扶持下,美国制造业建造支出、实际投资增长都出现了明显上行。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统计,2023年9月,美国建造支出季调折年数2.00兆美元,按年增长8.7%。分行业来看,制造业支出大幅增加为主要贡献项,制造业支出1989亿美元,增长61.9%,贡献了同期建造业支出增长的48%,自2023年初以来月度增速持续高于60%。

在此情况下,美国劳动力市场很火爆,但受到多次加息有所下降,全年总体保持高位。从历史区间来看,失业率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区间。而12月的月度工资也略有上升:美国非农企业员工平均时薪上升了0.4%,达到34.27美元(约161.67令吉)。在过去12个月中,平均时薪增长了4.1%。

收入增提振消费

由于就业率的上升以及工资的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支持了全年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样也有所下行。居民消费的增长支持了很高的经济增长率,进而支持了美元汇率,使得商品便宜,又压抑了通货膨胀。在降息预期下,美国居民消费可能进一步增加,将会继续支持美国的经济增长。

美联储多次加息虽然造成经济增长下降的痛苦,但是极大的抑制通胀。更重要的是,美国借助地缘政治形势,通过制定科技业政策,吸引大量行业与产业回流,促使了劳动力市场火爆,增加了居民收入与消费,提高了经济增长率,支持了美元汇率,使得进口商品便宜,又抑制了通胀。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国际

美政府效率部削支 借鉴阿根廷经济改革

(华盛顿22日讯)美国未来的政府效率部将推行的大规模削支计划,是受阿根廷极右总统米莱的大刀阔斧经济改革“启发”。

米莱本人在19日的一出播客节目中,建议将领导美国政府效率部的特朗普盟友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在削减开支方面“去到尽”。

马斯克曾赞扬米莱的削支计划“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拉马斯瓦米日前接受采访时亦称,美国需要模仿“米莱的类固醇催谷式削支”。

米莱在19日播出的美籍俄裔电脑科学家弗里德曼播客节目中,建议马、拉二人削支“用尽一切方法,尽全力减到极限,永不放弃并保持警惕”。

米莱去年12月上台后推动“震荡疗法式”经济改革,废除阿根廷18家政府部门中的9家,包括妇女、性别和多元部,以及教育部,裁撤数万公营机构雇员,外界估计至上月减少了31%政府开支,其间通胀率亦从25.5%下降至2.7%。

不过有关改革同时为阿根廷带来严重经济衰退,其中今年首季国内生产总值减少5%,最近6个月新增550万人陷入贫穷,多达数十万人上街抗议政府政策。对此米莱在播客节目中捍卫自己的政策,归咎贫穷问题是由前左派政府遗留下来。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