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生之“人之初”/规划财富
年轻时永远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简直是度日如年。
现在回首,自己刚刚入职的第一天,还有与我的英雄父亲为数不多的谈话,仿若就是昨天的事。
往事历历在目,尤其是我第一次真真实实地征询父亲的意见,现在和以后我该做什么?我迷失了。
没有文凭的我,没有真实工作经验的我,没有方向的我:问自己,现在和以后该如何是好。这一期,就谈谈“人之初”的职场规划吧!
小故事:
陈先生向太太“报告”和中学毕业的孩子的谈话。
陈先生建议孩子让他在朋友的印刷工厂当学工吧!
陈太太回应说:不知道孩子可以习惯吗?才18岁!
陈先生这一次没有重复之前一直强调的:“我也是很早工作,一路辛苦走来”。
反而安慰太太说:有些事和有些人是孩子自己要面对和亲自走一回。
我们要对他有信心和鼓励他,做他坚强的后盾,让他无忧无虑坚强地走唯一和只属于他的人生道路!
对话:
A:明天就去我朋友那上班。
B:是吗?我不懂自己可以胜任。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明白了。放心吧!

大道理:
小故事里最能表达社会新鲜人对于要进入职场的心情。第一天上班的心情,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
但是,另一方面却感到压力,怕自己把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被自己搞砸了。毕竟,孩子自己清楚知道学历和工作经验不足,怕会时常出错。
但是,因为父母亲脸上充满期待和对于孩子的满怀信心的眼里,孩子已经没有顾虑了,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真实地进入职场。
信心满满固然是必需的,但是我们都知道“职场”如“战场”,如果可以做好一些规划,肯定可以比较安心。以下是一些规划提供初入职场人士作为参考吧!

1.工作环境评估
在还没有进入新环境之前,可以先打听公司在行内的声誉。我们要知道“只要路对就不怕路远了”。
而且当我们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发展时,就不会问太多“为什么”,只会想“做什么”才能更快融入新环境,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同。
作为职场新鲜人,尽量避免太多的想法,想着一件事情而已,就是把分配工作做好。
2.工作质量评估
一般职场新人会有一种尽快把事情“做完”就是最好,我想建议的是,先了解工作性质。
有些工作是需要技巧和谨慎,例如估价和财务相关等等,更需要再三确认才呈上。这些工作要反复审核和对比,最好是可以多次向上司请示。
毕竟是新人,相信上司也会乐意协助。
3.工作进展评估
工作许多时候是与时间赛跑,一定要在特定时间完成。来到这里可能你会觉得与之前有些冲突。
其实接到工作的一刻,就要有工作时间表,简单来说就是时间倒数。如果觉得有可能出现延误,就要立刻向上司报告,不是到交工作的时候,才给与理由。
这时候,再好的理由,也是建立在工作没有做好的基础上。
4.工作表现计划
新人要表现自己,谈何容易。但是不容易,不等于不可能做到,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方法是先了解对方的期待值是多少,什么才能达标。
有了目标和方向,我们就在工作里给多一些,做多一些。努力的人,不需要过多的表述,一切就表现在完成的工作里。
5.工作监督计划
找一个监督人或工具。如果你是幸运地遇到与你一样同时进入工作岗位的新人,那就最好不过,互相建立监管和提醒。
虽然新人可以得到上司特别留意和监督,但是如果可以和身处同样处境的朋友一起交流,那么心声可以比较能转达。
当然,如果上司是能鞭策你也同时能体谅你,我不能说什么。只能恭喜你:你遇到人生贵人啦!
6.工作检讨计划
每一份工作都在开始的时候设定你的目标,例如要在三年内升职加薪。如果事与愿违,不要立刻就把矛头指向别人,我们先检讨自己,毕竟我们现在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
检讨过后,我们可以和上司商谈,听听上司不给予升迁的理由是否和自己想法吻合。如果理由合理,那我们就痛定思痛,继续努力地从以上建议再开始!

理财案例大道理: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陈先生和陈太太无论如何说服自己:孩子有没有文凭也不要紧。但是内心深处都理解孩子在将来会比较辛苦,说穿了就是心痛孩子要吃苦了。
我想说的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做一样的东西,走同样的路。既然路不相同,际遇就不会一样了。
是的,父母都懂的道理,但是孩子毕竟是心头肉,那会不心疼。还是那一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总结:
职场新手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他们充满憧憬和满怀热忱地进入新环境,心里是有接受新事物和理解工作是有许多挑战的。
因此,新人们不会有什么心里负担,自我认为不会,就不耻下问,做错事就自动认错。有了正确的心态,在学习的路上就可以自我狂奔了。
有时候,我是很羡慕新人,也想趁机会与职场人士分享以下两句话,互相鼓励。
1)用第一天的态度来做事情。
2)用最后一天的心情来做决定。
如何鉴定工作狂?
(取自Elements Envato)
【商管速读】
整理|陈艾薇
“工作狂”这个词,最早由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无时无刻不想着工作的个体。
根据《应用心理学》杂志的研究,工作狂之所以“热爱工作”,并不是由外部环境的压力导致的,更多是因为内在的强迫动机,不工作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有罪恶感。
要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工作狂”呢?
以下的简单问卷可以帮助你做出更客观的评估。每一题用0到5分来打分,0分代表“从不”,5分代表“总是”。得分越高,意味着你更有可能是工作狂。
1.你是否经常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压力,迫使你不停地工作?
2.你是否常常希望自己能够工作到最后一刻?
3.你是否常常将空闲时间用于思考工作相关的事情?
4.你大部分的思维是否总是围绕着工作展开?
5.不得已需要请假一天时,你会不会感到焦虑或不安?
6.你的工作是否经常超出本职范围?
7.当同事都在休息时,你是否依然在工作?
8.你是不是只有在工作时才觉得生活有效率?
如果大部分的问题得分都偏高,尤其是总分超过32分,你很有可能就是“工作狂”。
或许你会认为,作为一个工作狂,自己一定比别人更高效、业绩更突出。
疯狂工作不代表高效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发现,工作狂和高效工作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工作狂并不会因为更长时间的工作而获得更高的工作成绩,相反的,表现可能差强人意。
尽管工作狂可能通过加班、额外的工作时间等获得一些短期的收益,但他们在工作中犯错误的几率也会更高。
更令人担忧的是,研究发现工作狂容易形成一些对健康不利的习惯,还可能加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