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认股凭单,风险来自于知识有“陷”/麦传球

最近,当我在线下研讨会上谈到结构性认股凭单时,很多参与者可能会说这是一种高风险的交易工具。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够对结构性认股凭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结构性认股凭单(Structured Warrants)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允许投资者在特定的到期日之前,以预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基础资产(如股票、指数或商品)的权利。

很多投资者认为结构性认股凭单比母股(即基础资产)风险更大,但这种看法往往源于对认股凭单机制的误解。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为什么结构性认股凭单不一定比母股风险更大,以及为什么许多人会误解结构性认股凭单的风险。

1. 损失有限 (例子:认购凭单)

当你购买结构性认股凭单时,最大的损失是你为购买凭单支付的溢价。这意味着你的风险是有限且确定的。

而购买母股时,理论上你的损失是无限的,因为股价可能大幅下跌。

例子: 假设你以每张10仙的价格购买1万张认购凭单,那么你最多只能损失1000令吉。而如果你直接持有相应的母股,股票价格从10令吉跌至5令吉,你将损失5000令吉,风险远超凭单。

2. 杠杆允更小资本投入(例子:指数凭单)

结构性认股凭单提供杠杆效应,投资者可以用较小的资金投入获得较大的基础资产敞口。这减少了初始投资金额,也相应降低了市场逆势时的整体风险。

例子: 如果你想获得1000股某指数基金的敞口,股票价格为每股100令吉,那么你需要投资 10万令吉。购买结构性认股凭单只需每张60仙张,你只需500令吉就可以获得同样的敞口。

3. 到期日减少长期风险暴露(例子:认沽凭单)

结构性认股凭单有固定的到期日,意味着你的市场风险是有限期的。相比持有母股,可能面临长期的市场波动,凭单的风险暴露更可控。

例子: 如果你购买一张6个月后到期的认沽凭单,你知道在这段时间后你的风险就结束了。而如果你持有母股,股价可能在长期内持续下跌,进一步增加损失。

4. 没有行权义务(例子:认沽凭单)

投资者在持有结构性认股凭单时并没有行权的强制要求。如果市场走势不利,投资者可以选择放弃行权,最多只是损失购买凭单时的溢价。而持有母股的投资者可能会面临在不利市场中被迫卖出的压力。

例子: 如果你以50令吉的价格购买一张认沽凭单,但股票涨到了60令吉,你可以选择让凭单失效,最大损失仅为溢价。而持有母股的投资者可能要决定是卖出还是承受进一步上涨的风险。

5. 低资金投入,避免追加保证金风险(例子:认购凭单)

购买结构性认股凭单时,你支付的是全额溢价,因此不存在追加保证金的风险。而购买股票时,如果使用杠杆借贷,股票价格下跌可能触发追加保证金通知,要求投资者追加资金,增加财务风险。

如果你花1000令吉购买认购凭单,最大损失就是这1000令吉。然而,如果你用杠杆购买相同的股票,价格下跌时可能被要求补足保证金,或被迫卖出持仓。

6.杠杆误解(例子:10倍杠杆)

杠杆是许多投资者误解结构性认股凭单风险的原因之一。杠杆意味着凭单的价格变化是基础资产价格变化的放大版。例如,10倍杠杆的凭单意味着其价格会比母股的价格波动大10倍。但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杠杆调整购买数量,以降低风险。

例子: 如果你打算购买1万令吉的母股,那么在杠杆为10倍的情况下,你只需花1000令吉购买凭单,获得相同的敞口。这减少了你的资金风险。与其将全额1万令吉投资于母股,不如用1000令吉购买凭单,降低风险。

对结构性凭单的误解

1. 不了解杠杆

许多投资者误解了杠杆,认为杠杆会增加风险。但实际上,杠杆可以让投资者用更少的资本获得同样的敞口,合理使用杠杆可以有效控制风险。

2. 过分关注短期到期日

一些投资者认为凭单的短期到期日是一种限制,导致其感到风险更高。但实际上,短期的风险暴露可以减少长期持有母股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3. 对“全部亏损”的恐惧

投资者害怕凭单到期后可能完全亏损,但他们忽略了这种亏损是预定的,且风险是有限的。而持有母股的损失可能会超过初始投资金额,尤其是在市场波动剧烈时。

4. 过度关注时间价值损失

虽然凭单的时间价值损失(即时间衰减)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但它只在凭单接近到期时才显得重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框架可以有效管理这一风险。

结构性认股凭单提供了投资者以有限风险获得基础资产敞口的机会。合理使用凭单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提高资本效率,尤其适合短期投资者或希望对冲现有投资的投资者。许多人对结构性认股凭单风险的误解主要来自对杠杆、时间衰减等因素的不了解。

投资者应加深对结构性认股凭单的理解,特别是杠杆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投资组合策略的一部分。通过合理使用结构性认股凭单,例如用于短期交易或对冲,投资者可以比单纯持有母股更有效地管理风险。

沃伦·巴菲特的名言:“风险来自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你同意吗?

 

 
 

 

反应

 

名家专栏

市场大跌 少人欢喜多人愁/麦传球

股票市场指数,尤其是像恒生指数(HSI)这样的主要指数,通常由于多种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而经历大幅下跌。重大市场崩盘或急剧下跌往往发生得非常突然,并由外部和内部因素触发。

这些事件会导致投资者恐慌,进而出现抛售,推动价格大幅下跌。

有一些常见的原因可以解释这些下跌的发生:

●经济衰退:经济活动的放缓会抑制投资者信心。经济指标的负面变化,如GDP下降、失业率上升或工业生产放缓,都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大幅下跌。

●地缘政治紧张:政治事件,包括战争、政治不稳定或外交冲突,通常会对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美中贸易战期间,关税和贸易政策导致了极大的市场波动。

●金融危机: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危机对股票市场有深远的影响。在这些情况下,由于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往往会出现大规模的抛售,导致市场价值大幅缩水。

●利率上调:当央行(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或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利率时,借款成本上升,消费者支出和企业投资减少,从而对股票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全球贸易和关税:由于像美国总统特朗普这样的政治人物实施关税政策,造成了经济不确定性和市场恐慌。

这种不确定性以及其他国家可能的报复性行动,对恒生指数等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新下跌案例:

特朗普关税与市场情绪

最近发生的恒生指数大幅下跌,主要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和多国商品重新加征关税所引发的担忧。当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实施关税时,市场受到了深刻的冲击。

关税提高了商品成本,扰乱了供应链,并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迅速影响了市场,导致了恐慌性抛售。

此次下跌,恒生指数在2025年4月7日出现了超过3000点的跌幅,显示出市场对这一关税政策的敏感性。

投资者担心全球增长放缓,或者由于关税提高了成本,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这些担忧使得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

从重大市场下跌中可以学到的教训

1. 市场情绪推动波动性:

从过去的崩盘(例如1987年的崩盘、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来看,市场情绪在放大价格波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常,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会触发更多的卖盘,即使经济基本面并未达到下跌的程度。交易者和投资者应当意识到情绪驱动的市场反应。

2. 不要恐慌,保持长期视角:

重大下跌可能会令人感到震惊,但历史表明,市场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例如,在1987年的股市崩盘之后,市场最终反弹,长期投资者如果保持耐心,最终会看到他们的投资恢复。

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保持长期视角,并避免因为恐慌而做出过激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3. 多元化是关键:

在市场下跌时,多元化仍然是最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

通过持有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涵盖多个资产类别、行业和地区,投资者可以在剧烈波动的市场中降低一些风险。

4.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重大市场下跌凸显了拥有良好的风险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设定止损订单、减少对高波动股票的敞口以及制定应对下跌的预案,有助于交易者和投资者在市场动荡中应对自如。

短期展望:

地缘政治牵动走势

市场的短期展望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问题的解决情况,特别是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如果关税威胁减少或达成协议,市场可能会出现短期反弹。

然而,局势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如果政治言辞升级或新的关税政策出台。

鉴于恒生指数近期大幅下跌以及全球市场的整体状况,接下来的几周可能会看到市场的持续波动。交易者应保持警觉,密切关注全球事件,并谨慎管理风险。

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在市场疲软时寻找购买机会,特别是在那些由于短期恐慌而被低估的行业。

市场日趋波动

当然,我预见到这种波动市场的机会将不时发生,未来可能会更加频繁出现,即使波动性不如之前那么剧烈。这也是我在去年10月31日写《不懂交易结构性凭单,遗憾终“升”》的原因。

尽管大多数股市投资者看到自己的投资组合遭受损失时感到沮丧,甚至恐慌,但有一小部分交易者实际上在4月7日的波动市场中赚取了比平时更多的利润,增长幅度从100%到1000%不等。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的一位学生,他购买了恒生指数的认沽权证,并在一天内赚取了超过10倍于他日常平均利润的收益。

我希望读者在阅读这篇文章后不会后悔没有提前学习过结构性权证。

我只能建议大家:“学习新技能和知识永远不晚,也不分年龄。但一定要确保你从一位具备真正市场交易经验的导师那里学习,而不是从自封的‘专家’那里学到东西。”

是的,我知道你可能错过了4月7日的盈利机会。但你是否还想错过未来更多的机会?

你的决定,你的未来命运。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