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和最低薪金制/黄锦荣
犹记得我们在2013年1月正式实行全国性最低薪金制以前,坊间争论激烈。
赞同的那一方认为,为员工的薪金垫个底,那是给予劳力付出者一个基本的尊重,因为于2012年近乎一半的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是少过982令吉的。
反对的声音,则多从营运成本的角度发出,以为那会导致企业不胜负荷高昂的劳动力成本,进而裁员,结果最低薪金制是好心做坏事,为薪金铺底不成,反而丢了垫。
孰是孰非,当时没人说得准,即便是经济学者之间的立场也分东西。
但最低薪金制能重新出现在公共政策的主要菜单里,那可要追溯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戴维卡德(David Card)和普林斯顿大学的艾伦克鲁格(Alan Krueger)在1994年发布的一篇开拓性的科研文章,探讨的就是最低薪金制对就业所带来的影响。
当时美国的新泽西在1992年通过了最低薪金法,但宾夕法尼亚州却没有。由于两个毗邻的社区仅隔了一条河,经济结构和商业循环非常相似,因此劳动市场的变动大致上同步。
但因为出现了最低薪金制的不同调,于是乎,一个随机形成的对照环境出现了,即经济学者所谓的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让两个地区之间的就业机会差异,得以反映最低薪金制的影响。
卡德和克鲁格发现,最低薪金不但不会伤害就业机会,对就业机会的增长反倒有些积极的贡献。
此文一登,争议不断,因为此发现有违当时学界的普遍认知,以为薪金既然完全反映了员工的生产力,低酬劳就意谓着低生产力,你不去搞好生产力,反其道而行来设定最低薪金,那不就是等同于给商家添麻烦,就业机会怎么可能不减反增?那一定是伪科学了。
但卡德和克鲁格一文终究还是开启了自然实验在经济实证研究的天下,为依证政策制定(evidence-based policy making)开疆辟土,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实证累积,经济学界来到今天,对于最低薪金制也多持肯定的态度。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上周一,更是把2021年二分之一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卡德,以表扬他于劳动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巨大贡献。
回看大马数据,虽然直接受最低薪金制影响的就业空缺增长在2013年1月以后下滑,但是缩减的幅度比整体就业空缺的萎缩来得小。
应依证制定政策
更有趣的是,当最低薪金在2016年7月上调至1000令吉以后,低薪就业空缺增长的速度,比整体就业空缺的还要快。这似乎也意谓着低薪就业机会随着最低薪金的落实不减反增。
我想主因是劳动市场摩擦很多,员工的流动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顺畅。
由于切换工作对于一般员工而言耗时费力,既有家庭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也有薪金以外的考量,员工和雇主在薪金上的议价能力一开始就向后者倾斜,薪金因此都是要低于劳动生产力的。
通过最低薪金制把薪金往上一推,那只会把雇主额外所得的份额,重新分配于低薪员工,却不会削减整体营收表现,对于就业空缺也因此没有负面效果。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全国统一执行的政策,我们无法百分百鉴定最低薪金是否导致企业裁员或者减少聘请,因为我们并没有一个自然对照环境来分辨那些置身于最低薪金制地区的企业的表现,是否有别于不受最低薪金牵制的企业。
我国的决策圈实在是有必要和学术界认真地建立起依证制定政策的传统,要不然纯粹依偏好拟策,我们也就仅能走这么远。
最低薪上调·旅游业复苏 消费力回升带旺零售业
(吉隆坡18日讯)大马消费行业有望在2025年迎好景,整体环境将受薪资上调、政府措施和旅游复苏带动,分析员点名,永旺(AEON,6599,主板消费股)会是其中赢家之一。
MIDF投资研究发报告表示,在宏观经济、就业水平稳定以及公务员薪资上调支撑下,国内消费的增长趋势将会持续。
大马12月份零售贸易额为658亿令吉,把2024全年总额推升至7649亿令吉;失业率则降至3.1%,創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双双哄抬零售行业增长。
劳动参与率稳步改善,加之通胀率放缓,反映潜在需求压力收到控制,为消费者购买力营造稳定环境。
此外,RON95汽油合理化政策延迟与其补贴机制,相信将会降低潜在影响,至于旅游业的逐步复苏以及即将到来的斋月季节性消费,无一例外将促进我国零售活动。
有鉴于此,消费必需品和百货商品的需求将保持强劲,所以从事相关行业的业者如永旺,将在此环境下如鱼得水,随着国内消费趋势扩大,推动2025年的收入增长。
政府已把最低薪金上调到1700令吉,于今年2月起生效;公务员薪资则在去年12月月上调,这将进一步支撑开销活动。
由于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加,内需强稳驱动下,永旺以及巴迪尼控股(PADINI,7052,主板消费股)都有望从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中获益。

旅游年提振消费需求
大马即将在2026年迎来旅游年,从2024年的国际游客人数增长来看,后疫情的强劲复苏已崭露头角。
分析员认为,随着航空线连接改善、签证放宽和针对性促销活动加持,大马作为旅游热门景点将日益增强,并转化为可观的旅游收入。
大马2024年录得1022亿令吉旅游收入,同比增43.4%,超出疫情前(2019年)水平,旅客人均支出则同比涨15.4%,至4086令吉,反映旅游业所呈现的高价值趋势。
MIDF研究表示,持续性的旅游复苏无疑会推动消费活动,让饮食领域、零售和便利店等关键行业受益。
游客流入将提振瓶装水的需求,让从事饮料业务的必胜(SPRITZER,7103,主板消费股)受惠。
食品方面,游客对尝试当地美食的兴趣浓厚,而具南洋风味的本地餐饮营运商——华阳餐饮(KOPI,0338,创业板)将成为旅客首选。
经营着全家(Family Mart)便利商的全利资源(QL,7084,主板消费股),则会从便携食品、饮料和旅行必需品的需求增长带动。
整体而言,MIDF研究的首选股为永旺和星狮集团(F&N,3689,主板消费股),至于近期涨势强劲的华阳餐饮和必胜,短期内上行空间有限,因而把评级下修至“中和”。

即饮业受成本拖累
然而,并非所有消费行业都满面春风,雀巢(NESTLE,4707,主板消费股)就可能会受原料成本冲击而前景不佳。
MIDF研究指出,2025年1月大宗商品售价喜忧参半,当中可可(涨139%)、阿拉比卡咖啡(涨78%)、罗布斯塔咖啡(涨79%),给咖啡和巧克力制造商带来成本压力。
但所幸原料如原糖、白糖和小麦的价格缓解,支撑烘焙、糖果和饮料的赚幅。
须知,雀巢的股价从去年11月起失守100令吉关口,12月份多在96到99令吉区间徘徊。
但迈入2025年,雀巢仍一路向南而行,还曾跌至88令吉,刷新52周最低点,该股目前游走在90令吉上方。
分析员指出:“雀巢未来预计会采取战略定价来缓解压力,并降低在关键商品的成本,从而实现更全面平衡的成本架构。”
目前,MIDF研究继续给予雀巢”中和“评级,目标价为101.90令吉。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