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财务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规划财富

生活每天本来就要面对材米油盐酱醋茶的经济压力,如果还经历“天有不测风云”之类的生活惊吓,更加应证了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凄凉处境。

所以,为了应对生活的处处挑战,如果没有奇计良谋,真的是难以应付。

我们就试试探讨兵法三十六计能否用在个人理财,能不能避免财务困境!

小故事

太太问老公要增加家用,因为百物涨价是真的钱不够用了。无奈之下,先动用储蓄吧。问题是非长远之计,必须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老公问太太要不要改变家庭结构。太太慌了,以为把老公逼急了要“休妻”。老公这时才慢慢道来:要不,我们变成“双薪”家庭。

心灵对话

A:这个月又要“吃草”了。

B:哇!才领薪水不久。

A:昙花一现……像魔术……

B:Now you see it. Now you don't.

大道理

小故事里老公希望太太能在经济上帮上一把,想要直接说却担心会有反效果。

所以略施小计,把话不说穿就能让太太体会愿意,真的可以说是用计高手。也可以说是生活情趣,还是苦中作乐吧!

不过话讲回头,面对艰难经济挑战的时刻,可以用上一些古人的智慧来化解问题,真的是何乐而不为呢?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

小故事里用转移话题和目标来达到目的,可以解说成“瞒天过海”的一种策略,来掩饰真正想表达先生要太太帮忙补助家庭开销。

或许可以把他比喻成先生的“词能达意”还有太太的“看破却不说破”来达到沟通的最高境界。

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三大条件,来设定计谋的初期,目标人物还有假设计谋得逞时的种种来作为思维参考。

计谋要得逞,就需要一套思维系统来监视每一项意图的实现。我们可以考虑财务规划六部曲来编排流程,并评估、执行和考察成果。

谋略六步曲

1. 目标评估

我们先预设立场和假设所要完成的目标或目的。就是常说的:START WITH THE END IN MIND 。有了立场假设,我们就可以评估现时要达到的成功率有多少成数。这时候也建议可以和身边“谋士”们一起探讨事情的利与弊。

2. 数据收集

“多算胜,少算不胜”,战争时代靠的就是时刻掌握时局的变化数据,和不时采取与收集数据。现在是大数据时代,要收集数据就只是指上键盘输入所要的资讯,就有千式百样林林总总的资讯随君选择。

3. 财务资料评估

多资讯就表示要花时间评估哪一项是有用的。不懂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经验,太多资讯就花费大量时间,倒不如一开始就先分类挑选比较好。我的建议是根据您的目标重要性为标准吧!

4. 计划建立

目标是“庞大“的,也很容易陷入见林不见树的困局。所以“计划的建立”就可以在迷失自我的时候,帮助我们尽快地找到突破口。计划就象航海时的指南针来引导我们。一套计划的建立,其实就是我们对可能面临的变化和困境先做出预设。

5. 计划执行

没有人懂计划和计谋可以不可以达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讲一百次不如实实在在的做一次,还有不停地尝试。许多计划的达成,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考验,才知道其效果。

6. 计划回顾

天底下没有不变的计划,还有计谋也不可能每一次使用都能得逞。我们需要耐心按部就班和观察细小变化来随机应变。

总结

有效和适当的使用计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处理钱财敏感话题时,更能表现谋略的重要性。毕竟同样的话要怎样表达出来,能让听者舒服,又能达到言者的用意,才是谋略至高境界。

我想只要用计本身是没有恶意(最好是双赢),也是表达高智慧的情节。尤其目前相对敏感的社会结构,会说话比会做事更胜一筹。

所以,我们可以参考和阅读古人圣贤的典故,再加上自己现时的思维,就能创造一些奇谋计略来突破困境。

 

 
 

 

反应

 

财经新闻

【南视界】快退休了钱不够用 投资还来得及吗?

根据马来西亚公积金局的数据,想过上体面的退休生活,至少需要39万令吉储蓄。但现实是,大多数人的存款远远不够,目前仅有36%的会员达标。

面对即将退休的财务压力,投资翻盘的想法虽诱人,但短期内收益的不确定性,加上市场波动风险,可能导致亏损。

更适合的策略是 分散投资,稳中求进:

·固定收益工具(50%):公积金、债券等提供稳定回报;
·股票投资(40%):选择优质蓝筹股或指数基金获取长期增长;
·高息定期或货币市场基金(10%):保持流动性,作为应急备用。

谨防高收益骗局,“稳赚不赔”的承诺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在投资前务必咨询专业人士。

此外,增加收入也是重要策略。出租闲置资产或兼职工作,都能为储蓄增添助力。

临近退休并非终点,而是重新规划的起点。只要合理管理财务,未来依然充满可能!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