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战开打酝酿已久/胡逸山博士

上篇谈到关税的基本理念、其利与其弊等,现在继续谈尤其为何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其可谓乐此不彼,甚至真情流露地说如果英文里有最美的字眼,那当是关税(tariff)一字!
特朗普在外交举措上本着他著名的商人本色,是不好打实体仗的,因为实体地打起仗来无可避免地会造成一片哀鸿遍地,生意就难做了,尤其是特朗普又不是军火商,而主要是搞地产与酒店生意的。
打实体仗则地盘难开工、酒店经营不了,尤其是如果那些战争是绵绵无绝期的。此所以特朗普极为着紧中东与乌克兰的战事要赶快结束,而且是要彻底的、不再重打地结束。
因为唯有那样,地产的重建才能开展、酒店才能再度开门。当然这里不是狭义地暗示特朗普在徇私牟利,而是广义地推测他的外交逻辑思维的实践。
贸易收支不平衡
实体的战争特朗普不好仗,但相对抽象、虚拟的贸易战,却是特朗普的心头之好。所谓贸易战,当然不是国与国之间真刀明枪地开打起来,而是通过抽取越来越高的相互入口的货品关税来做经济上的角力。
如特朗普在其首任内即对中国、欧盟等发动贸易战,即对从那些地区进口到美国的一些货品抽以高昂的关税;那么对方当然也“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也对从美国进口到那些地区的一些货品抽以高昂的关税。
那么如此一来一往的比高关税,会对各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显著的影响,就相似于实体战争会造成的破坏,所以才被称为贸易战。
而国与国之间要打贸易战的其中一个肇因,即为所谓的双方贸易收支不平衡。
如甲国出口到乙国的货品数量不多或价值不高,但从乙国进口很多货品或进口货品的价值很高,则甲乙两国之间的贸易收支通常不平衡,即甲国相对于乙国有着贸易赤字,而乙国相对于甲国则有着贸易盈余。
这也意味着甲国不但不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发展自身的经济、赚取更多的外汇,反而是越来越依赖(从乙国的)进口来维持经济运作,而外汇就一直在流失(买进口货品是要以通常是美元的外汇来付款的),可谓祸不单行。
治国如同一盘生意
这一来,对于如特朗普般极为计较生意赚多赚少、也把治理国家当作一盘生意来做者来说,当然极为不划算。
美国之前其实长期以来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大多处于盈余状态。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自至少一个半世纪以前,其工业发展相比于世界上大多其他地区即已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所以出口到其他地区的货品不但数量多,(因已加工所以)价值也较高,那么当然也就占尽贸易收支盈余的便宜了。
而美国商家、民众政府也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到底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高潮时曾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四成!)。
然而在大约半世纪以前,全球化的潮流开始兴起。
这所谓全球化,说白了就是因为美国国内的生产成本(主要是劳工开销)上升、当局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所以许多美商(也有日商、欧商等)便逐渐把厂房转到成本更为廉宜、监管相对宽松的所谓正崛起市场去生产,而接下来的,如西谚所说,便是历史了。
下次再续。
视频推荐 :
对等关税也许佳音?/胡逸山博士

要来的终于还是来了。美国新任也是原任总统特朗普自上台以来,雷厉风行地抓起关税这条大棍子,棒打包括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内的贸易对象,对从彼等进口的商品可是几十又几十巴仙地增加关税,令人叹为观止。
但特朗普看来对关税意犹未尽,这段日子里还不时地暗示说在4月初会有更大波、更全面的关税来临,即所谓与各国对等的关税,或特朗普口口声声说的“你抽我多少税,我就抽你多少税!”听起来可真豪情万丈!
而坦白说,作为世界上其中一个主要出口基地的东南亚的一众主要经济体,其中向来对美方施以偏高关税的,看来可能也没太过认真地把特朗普的这番话听进去,或至少没让人看到有太多的大动作来赶快在特朗普的大宣布之前调整针对美国的关税。
譬如为了保护各自的一些经营不善的本地关键企业,而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进口商品施以高昂关税的做法,也没有大刀阔斧地去削减,以便讨好似乎对他国“讨美国便宜”怒气冲冲的特朗普,希望他稍安勿躁。
特朗普有恻隐之心?
大家好像虽然不能说是坐以待毙,但总之就是没有太多的未雨绸缪。
而我们这些关心美国经贸政策的,昨天应该都顶着时差起得一大早来听取特朗普的这项对等关税大宣布。乍听起来,里边可说是有着好消息也有着坏消息。
好消息是特朗普看来还是有着恻隐之心的,他所宣布的这些针对各国的对等关税,还是有着减半的折扣的,譬如说一国如对美国商品征收50%关税,则美国只回敬以25%的关税,但也对所有国家施以最低10%的关税。
当然,这他国针对美国的关税多少,在这里是由美方计算的,其中不只是开宗明义的多少巴仙的关税,还有非关税壁垒措施,或美方所谓的非金钱性关税,譬如说各种的通关为难、出口补助、知识产权的侵犯等。
至于美方是如何把这些非金钱性关税量化为金钱数额,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这趟对等关税宣布的主要坏消息,当然是对于其他各国来说的,就是美方的这对等关税即便是减半,也还是很高的。如美方认定本地针对美方的关税是47%,所以就回敬本地以24%的关税。
换句话说,以后本地要卖往美国的商品,都会被美方课以相等于价格近四分之一的关税,不能说不是严重的打击。
而在特朗普在此次关税演说中所使用的多张列有国名与各自关税的展示牌里,本地还是名列第一张的,“排行”从上到下的第十一名,虽然目前还不知这排行背后的逻辑,而特朗普也用惊叹的语气来读到本地的国名。
不再忍受昂贵进口车?
从正面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显示在特朗普心目中本地与美国的贸易往来还是颇有“份量”的。但从负面的角度来看,这也可说是本地与美国的贸易顺逆差,也已经被虎视眈眈的特朗普盯上了!
无论如何,木已成舟,本地等本区域主要经济体又需要如何来补救呢?最重要的,顾名思义,这是(折扣了一半的)对等关税,要美方重新调低针对本地的关税,那么就要削减本地的有关关税。
如不能一直让本地人继续忍受购买昂贵进口车的苦日子了,所以,这宣布反而可能是为本地消费者带来更为价廉物美的佳音。
而你一削减关税,就不止是针对美国的关税了,而是也得削减针对譬如欧盟的关税,否则就引起美国以外的贸易伙伴国的不悦了。
这样以来反而是更大程度的促进低关税自由贸易,那不也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