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踩过界不如做好本业/陈绣茗

木梳成家的故事(四)

今天依旧继续木梳成家的故事。上两期的分享,案例木梳企业逐步扩大成长,在市场小有名气,又加上得到资金的支持使得企业运作顺畅,利润也丰厚了,业主的自信与信心逐渐庞大,想说使用手上的资金进行其他的投资。

业主将目光专向电视业,因此投资拍摄电影。有一句这样的广东俗语“做生不如做熟”,涉足陌生的行业是危险的,虽然木梳业主在经营木梳事业获得成就,但是在电影界还算是门外汉,片子拍完后也出现几次赚大钱的时机,但由于他不了解行情给错过了。

就因为错过多次赚大钱的机会引致企业亏损巨额,顿时使到企业陷入资金危机。每每谈起这宗投资,业主常常告诫许多人“企业家头脑发热,对企业来说是危险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阅读此案例到此,就回忆起一宗相似的例子,其业主就是一家本地的自助餐服务业者,因内部管理系统整顿后获得效益提升使得顾客好评连连,也因此间接提升了企业顾客回流与购买其服务配套,企业在短短两年之间相续两度成长。

业主不晓得听从了哪些人的意见,就因此将资金投资食品大宗买卖上。业主说每个星期他们都需要采购大量的食材,既然如此为何不转向大宗采购,不但自家使用可以节省成本,剩下的材料还可以转售其他业主赚取利润。

业主的想法没有错,唯一疏忽的是他并不清楚这是做一个跨行业投资的决定,从一个自助餐服务业者的身份转成做买卖贸易。贸易看似简单但其背后也需要一定的操作,并非如想象般买回来再卖出去这么简单,更行况这个业主的投资是一项货柜进口的贸易。

后来有跟业主联系,知晓他们的投资失败企业内部资金一度吃紧,所幸的是他们并不是贪心之人,没有一次做巨额投资,也因此还为企业留有一口气。但就因这样的一个差错,不但大大打击了业主的自信,也引致在原企业在发展上的萎缩,使得这家企业丧失将其品牌推上更高层次的契机。

说回木梳业主的故事,经过电影事业投资失败的惨痛教训,业主下定决心专心一志经营木梳的企业。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分析,业主发现按照目前批发销售模式,虽然销售管道多元化而且有助于快速推向市场,但是却遇到两大问题。

1)冒牌货

不管设计制度或方法达到打假目的、或者是审查批发商销售的货品真伪,这两种方法都依然难以有效解决假冒的问题,再者成本也高。

2)价格统一

由于批发商是按购买价购买木梳,但是业者对于木梳的销售价决难以控制,价格混乱大大影响品牌的形象,想要将价格在众多批发商中统一的想法,也因为批发性质难以落实。在众多考虑中,最终业主选择将其木梳零售店连锁加盟化。

连锁策略双刃剑

由于木梳企业在当时已经是一个相当有名气的企业,其连锁加盟店一推出就吸引了许多申请加盟的人,其商店也因此快速在个开展起来。

经历了各种商场上的风雨,此时的业主已经完全成熟,他也明白连锁策略是一个双刃剑,如果连锁店经营不好,就会将品牌拖下水,而业主这么多年的努力也会付诸东流,由此内部管理变得重要起来。

木梳业主一手把关产品,另一手把关管理,严厉管理产品质量还有约束加盟商的行为。虽然木梳使用的木材是有医药根据,但仍然坚持不夸大木梳功能等,加强了市场对木梳企业的信心,就这样木梳企业逐步成长强壮起来。

木梳企业的故事今天就到此结束,看完这几篇的故事究竟能带给各位读者什么样的启发,我想还是比较重要的。至于本人这篇故事告诉我,小企业要成长是不仅仅是资金,创立初期业者本人的文化素养、精益求精的精神、还有品德修养也等同重要。

反应

 

名家专栏

做好诗,功夫在诗外/陈绣茗

木梳成家的故事(二)

今天让我们继续木梳成家的故事。

上期提到,木梳生产出来了,但销售却没有想象般的理想,结果导致公司节节亏损,最终了解木梳本身除了没有特色之外,缺乏品牌与宣传才是关键。

作品牌首要就是拥有一个好的名字。首先业主就将木梳取了个地方名字,广告宣传发了出去却没有带来太多的效益,考察一番了才知道,取着同样的地名的产品有很多,这个名字几乎成了“滥用”的同义词,所以并不能引起市场的注意。

业主又把木梳用性别区分改名成“先生”、“小姐”,结果广告宣传发了出去效果一样不佳。虽然市场是记住了木梳,可是由于先生、小姐乃广泛使用词汇,业主是打了广告,却也同时帮了别家做了广告,因此分散了效益。

上两期在品牌篇有提到,商家可以在品牌上赋予了美好的情感或代表了一定的文化,以达到为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的目的,案例业主也想到了这一点,但左思右想一直都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文化做为代表。

为品牌设计文化

业主找遍了家中收藏的书籍,也一直都没有头绪。直到一天在一本古诗读到这一句话“做好诗,功夫在诗外”,才恍然大悟般的理解虽然中华文化五千年博大精深,但真实上身边到处都是文化。

他回看家族传统木匠的历史,因为自己没有延续木匠这一个手艺,差一点就要断送在自己手里,决定将祖上的木匠手艺发扬光大,将这个老字号推出去。

故事到这里,各位读者应该对“延续传统”这个策略都非常熟悉,尤其是餐饮业。走在街头,不难看到“xx餐馆(自19xx年)”这样的招牌。

为品牌设计文化,其实就是商业策略的一种。我遇过为商家设计标识(的设计师,他们一般的收费都不非,详谈之下,原来设计一个好的标识,是要结合企业使命、未来、愿景等等,而不是单纯的创意设计、画个图案如此而已。

就因为程序如此繁杂,所以收费才会如此高昂。当然若仅需要一个普通标识来为自家产品或服务产生差异,也可以考虑从市场上购买标识图样样版。

产品的品牌情感

回到故事。决定了产品的名字,工作其实只是完成了一半,产品本身在硬件方面能带来的含意比名称更重要。业主想起自己喜爱画画,每当欣赏一副气势恢弘、或者寓意深刻的画,都能体会其中的无穷妙味。

但回看自己所生产的木梳,放在市场上和别家的木梳相差无几,毫无生趣,不仅在用料方面毫无独特,在工艺上也没有特别艺术味道。种种都与所设定的要推广的老字号,相差甚远。

业主由此在行业知识上下功夫,发觉原来木梳在木材选择都有着非常多的考究,最终选择一款木梳上等原料作为自己生产的木梳的原料,再加上木匠雕绘的工艺,将每一个木梳都利用热压、水磨等特殊工艺制成古朴、清雅、不生静电的木梳。

故事到这里,聪明的读者应该可以看出来,要使得一个品牌可以独特甚至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在标识设计上下功夫,商业的每一道过程、包括商品本身都必须与品牌策略有所贯彻,才能让品牌获得最高效益。

否则,不管品牌广告打得有多响,消费者却一而再,再而三无法从实际产品或服务中兑现广告所述的品牌情感,久而久之就会对品牌失去信心。

从这一期开始,此专栏将改为双周一刊,感谢各位读者一路来的支持与阅读。本案例故事未完,请在两星期后再续。

相关新闻:好产品也要好广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