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身分认同政治下的经改/黄锦荣

经济改革最大的敌人,并非技术困难,而是政治障碍。

消费税税制的失败,无关税率高低,也非进项税退税缓慢所累,因为从来就没有证据表明,3%比6%适合,而政策效率在利益团体的施压下可以改善。

然而,当消费税被讹传为“层层皆抽”,是国阵政府掠夺老百姓财富,劫富济贫,中饱私囊的工具的时候,消费税税制就不再是全民认同的税改,而是政治认同分野的工具。

所以,反消费税就要反国阵,就是反贪腐,反之亦然,站在对立面的就是走狗。

无论反消费税的言论多反智,也不管消费税税制的经济效益有多好,在一马世纪贪腐事件主导政治舆论的那些年,税改撇不掉政治上的身分认同,因此注定要成为牺牲品。

经改被扯上身分认同的案例不止税改一单。纳吉政权在2010年开始津贴合理化改革,于2014年完全取消RON97津贴,并接纳国家银行的建议,把津贴合理化所带来的一部分开支节省,以现金转移的方式,直接援助受到影响的低收入群体,所以才有了大家所熟悉的BR1M(后来各种版本的字母汤我还真的记不了)。

本来,以直接援助取代无差异性津贴,既符合经济原理,现金转移也是学界普遍公认为能够最大化个人福利的手段。奈何,到头来,现金转移被政治讹传为“现金为王”,化身政治符号。

有者认为那是为收买选票而来,有人以为那是政府滋养好吃懒做的一群,当然,也有人觉得那就是政府怜悯老百姓的善政,正如汽油津贴那样,取消的话就是苛政,必诛之。

经济效益失话语权

到底津贴或现金支付是瑞兽还是洪水猛兽,似乎都取决于政治认同,经济效益早失去了话语权,即便经济效应最终难免反噬政治认同挂帅的反智。

如果你是希盟铁粉,2014年时你一定铁了心,认定取消津贴即纳吉政府不顾老百姓生死,呜呼哉哉,而现金支付更是祸国殃民的肮脏手段。

但到了2024年的你,却也一定认为团结政府合理化津贴,都是救国救经济必然之痛,体恤人民之举,即便两者之间的原则同出一辙。

如果你是国阵政策曾经的受益群,对于团结政府接下来的经改所带来的痛楚,也必然归咎于巫统,视巫统为背叛者而唾弃巫统,在国盟的旗帜下,以推翻团结政府的苛政为救国己任。

历史纵然不重复,但2014-2018年的曾经,2024-2027也许将重演一遍,只是演员观众对调了位置,韵律却如此相似。 旧故重提,寓于提醒,在身分认同政治主导一切的氛围下,经改切忌漠视身分认同,因为族群权益分配并非你不谈就不存在。

像昌明经济框架那般只谈全民利益及分配而不谈族群,虽然貌似全民政策,但瘙不到痒处,土著就会觉得政府牺牲土著权益,非土著也感觉团结政府为了顾及土著感受而不再维护非土著权益,彼此都觉得遭受了背叛,结果昌明经济还是分裂了群体,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全民共识去推动全民经济。

不安全感滋生恐惧

如果说收入及机会分配不均,是大马族群政治多年来的魔咒,那么身分认同政治底下的梦魇,还包括政经的不安全感(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ecurity),彼此所担心的不再是“我可以得到什么”而已,更是“我会失去什么”,而“不安全感”这回事,也不完全是实实在在的失去,也包括“担心失去”的感受。

以史为鉴,昌明经济的经改,就不能忽视经济效益以外的考量,即便那是所谓的“感受”;经改所强调的好处,更不能仅是冷冰冰的数据和事不关己的经济效益,而是人民能够于短时间内确切感受到的红利;经改绝不能忽视其所带来的痛楚,毕竟“为大局着想”无法抵消经改对个人所带来的痛楚。

一旦忽视之,“不安全感”恐怕就是恐惧政治的温床了。

视频推荐 :

反应

 

国际

美政府效率部削支 借鉴阿根廷经济改革

(华盛顿22日讯)美国未来的政府效率部将推行的大规模削支计划,是受阿根廷极右总统米莱的大刀阔斧经济改革“启发”。

米莱本人在19日的一出播客节目中,建议将领导美国政府效率部的特朗普盟友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在削减开支方面“去到尽”。

马斯克曾赞扬米莱的削支计划“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拉马斯瓦米日前接受采访时亦称,美国需要模仿“米莱的类固醇催谷式削支”。

米莱在19日播出的美籍俄裔电脑科学家弗里德曼播客节目中,建议马、拉二人削支“用尽一切方法,尽全力减到极限,永不放弃并保持警惕”。

米莱去年12月上台后推动“震荡疗法式”经济改革,废除阿根廷18家政府部门中的9家,包括妇女、性别和多元部,以及教育部,裁撤数万公营机构雇员,外界估计至上月减少了31%政府开支,其间通胀率亦从25.5%下降至2.7%。

不过有关改革同时为阿根廷带来严重经济衰退,其中今年首季国内生产总值减少5%,最近6个月新增550万人陷入贫穷,多达数十万人上街抗议政府政策。对此米莱在播客节目中捍卫自己的政策,归咎贫穷问题是由前左派政府遗留下来。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