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通缩未必可贺/胡逸山博士

上篇谈到邻国印尼最新经济数字显示该国已经踏入轻微的通货萎缩,而非举世闻之色变的通货膨胀。这里要强调的是,这里不是说印尼的经济发展已然萎缩了,起码还不是如此,而只是说印尼的整体商品价格下滑了。
但也要强调的是,通缩如果不处理好,的确也会导致经济衰退的。
换句话说,通缩当然不是自动的可喜可贺的一回事,因为通缩,尤其是持续的通缩,会引发至少两个相关的问题。其一是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们会抱着侥幸的心态,本来看到更为便宜的商品眼看就要购买了,但回心一想,不是说通缩吗?说不定明天、后天、下个星期、下个月的商品价钱会更便宜呢?倒不如那时才买不就更为划算?所以也就目前暂时不买了。
然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就是所谓的延迟消费了。而整体下滑的社会经济所需要的,不是中长期的、“以后更便宜时”的消费,而是现在立刻马上的消费来为经济注射强心针。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也。大家都把消费不断地往后推,说不定在这期间经济就已崩溃了!
商家不愿越卖越便宜
其二,商家的心理也很重要。在商言商,商家们当然都希望商品能够越卖越贵,这样彼等所能赚取的利润才会越来越高,而彼等扩充营业的意愿才会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向来对通胀极为“过敏”的美国联邦储备局(相等于其中央银行),也把它的通胀率目标定为两巴仙左右,而非零巴仙。
如果零通胀,那么商家至多也就是维持目前的营业规模,不敢说彼等会不思进取,但总之就没有那股要把生意越做越大的冲劲,那么整体经济发展也就难以往上冲了。
而如果是反向的持续性通缩,则商家们眼看商品的价格一直下滑,则也会对这盘生意意兴阑珊,轻者可能规模会越做越小,重者则干脆把整盘生意结束掉也未尝不可。如此一来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也就严重打击了。
所以,持续的通缩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两方面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只是可预见的短期通缩,那么可能还算可以吧,消费者们心想当下的商品低廉价格应该只是昙花一现,不赶快大买特买等到价格很快回升时那就走宝了;而商家们至少也会想到既然这通缩只是暂时的,那就把生意撑下去等着价格回弹吧!
通缩仅因电费跌?
此所以印尼的有关当局忙不迭地出来澄清,谓这趟的通缩是因为这阵子印尼的电费下跌,导致整体的生产成本下跌,那么商品价格也就应声下跌了,所以这通缩应该是突发的以及短暂的。
这种解释,坦白说颇为牵强。一方面如果需求侧(譬如说消费意愿)持续庞大的话,那么即便生产成本下降,精明的商家也还是至少维持原价,而非应声降价。可见需求侧其实也还是颇为薄弱的。
另一方面,如果只是电费的下跌就能导致通缩,那就更证明了整体价格本来就徘徊在或正或负附近,被下跌的电费推了一把也就跌往负面了。那意思说本来的价格形势本来就很疲弱。
再说,电费的下跌肯定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因为政府的能源补贴政策的,也就是说政府花上大笔公帑来把电费价格人为地压低,那也就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加上还有还有什么学童免费午餐等印尼总统的心头所爱项目,通通都是很花钱的。
所以就印尼的通缩来说,“好消息”可能是,这类的电费津贴可能难以长久地维系下去,至于那以后回升的电费是否就能减免通缩,那就只好拭目以待了。
视频推荐:
对等关税也许佳音?/胡逸山博士

要来的终于还是来了。美国新任也是原任总统特朗普自上台以来,雷厉风行地抓起关税这条大棍子,棒打包括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内的贸易对象,对从彼等进口的商品可是几十又几十巴仙地增加关税,令人叹为观止。
但特朗普看来对关税意犹未尽,这段日子里还不时地暗示说在4月初会有更大波、更全面的关税来临,即所谓与各国对等的关税,或特朗普口口声声说的“你抽我多少税,我就抽你多少税!”听起来可真豪情万丈!
而坦白说,作为世界上其中一个主要出口基地的东南亚的一众主要经济体,其中向来对美方施以偏高关税的,看来可能也没太过认真地把特朗普的这番话听进去,或至少没让人看到有太多的大动作来赶快在特朗普的大宣布之前调整针对美国的关税。
譬如为了保护各自的一些经营不善的本地关键企业,而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进口商品施以高昂关税的做法,也没有大刀阔斧地去削减,以便讨好似乎对他国“讨美国便宜”怒气冲冲的特朗普,希望他稍安勿躁。
特朗普有恻隐之心?
大家好像虽然不能说是坐以待毙,但总之就是没有太多的未雨绸缪。
而我们这些关心美国经贸政策的,昨天应该都顶着时差起得一大早来听取特朗普的这项对等关税大宣布。乍听起来,里边可说是有着好消息也有着坏消息。
好消息是特朗普看来还是有着恻隐之心的,他所宣布的这些针对各国的对等关税,还是有着减半的折扣的,譬如说一国如对美国商品征收50%关税,则美国只回敬以25%的关税,但也对所有国家施以最低10%的关税。
当然,这他国针对美国的关税多少,在这里是由美方计算的,其中不只是开宗明义的多少巴仙的关税,还有非关税壁垒措施,或美方所谓的非金钱性关税,譬如说各种的通关为难、出口补助、知识产权的侵犯等。
至于美方是如何把这些非金钱性关税量化为金钱数额,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这趟对等关税宣布的主要坏消息,当然是对于其他各国来说的,就是美方的这对等关税即便是减半,也还是很高的。如美方认定本地针对美方的关税是47%,所以就回敬本地以24%的关税。
换句话说,以后本地要卖往美国的商品,都会被美方课以相等于价格近四分之一的关税,不能说不是严重的打击。
而在特朗普在此次关税演说中所使用的多张列有国名与各自关税的展示牌里,本地还是名列第一张的,“排行”从上到下的第十一名,虽然目前还不知这排行背后的逻辑,而特朗普也用惊叹的语气来读到本地的国名。
不再忍受昂贵进口车?
从正面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显示在特朗普心目中本地与美国的贸易往来还是颇有“份量”的。但从负面的角度来看,这也可说是本地与美国的贸易顺逆差,也已经被虎视眈眈的特朗普盯上了!
无论如何,木已成舟,本地等本区域主要经济体又需要如何来补救呢?最重要的,顾名思义,这是(折扣了一半的)对等关税,要美方重新调低针对本地的关税,那么就要削减本地的有关关税。
如不能一直让本地人继续忍受购买昂贵进口车的苦日子了,所以,这宣布反而可能是为本地消费者带来更为价廉物美的佳音。
而你一削减关税,就不止是针对美国的关税了,而是也得削减针对譬如欧盟的关税,否则就引起美国以外的贸易伙伴国的不悦了。
这样以来反而是更大程度的促进低关税自由贸易,那不也很好吗?